彼此折磨的东亚女人

DrawKer 2024-11-27 10:29:59

我这辈子大概率不会有自己的女儿了,但这不影响我本身就是别人的女儿。

于是,这一生仍然要处理母亲与我的关系。

可能因为东亚女性的高语境文化特征太过突出,女儿与母亲的关系始终被隐匿,直到近几年因为女性议题被大量讨论,不仅在我们的《好东西》里被反复提及,也在韩国的《关于女儿》中被具象化。

终于在今年,《关于女儿》被导演李美朗拍成了《关于我的女儿》,以一位50多岁的护工阿姨为主角,讲述着东亚女性的共鸣故事。

主角“妈妈”在养老院照护一位德高望重的富婆奶奶,有钱没有家庭的老年生活如何,这位富婆奶奶的经历可能算是其中一种答案。

毕竟人都会有动弹不得的一天,那时候钱能不能管用,终归还是个未知数。

所幸“妈妈”是个好心人,甚至还主动对抗养老院中不公平的现象,只为了给富婆奶奶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可眼前的一切更让妈妈担心起至今未婚的女儿——不结婚你老了谁来照顾你呢?

不问还好,一问就把女儿的女朋友给问回家里来了。

好不盼来女儿回家一起住,却看着受过良好教育、身为大学老师的女儿竟然有个交往七年的女朋友。

妈妈无法接受。

是啊,在大多数笃信婚姻制度的家庭里,喜欢同性都是天大的“出格”了,更何况此时的妈妈已经看到了孤独终老的实例有多么残忍。

于是在这个小小的屋檐下,三个女人一台戏,两代人开始了极限拉扯……

《关于我的女儿》整体仍然是淡淡的气质,平静到看不见任何人在发疯,却又压抑得仿佛每时每刻都有人濒临崩溃。

这氛围感,也是像极了当下社会的实际情况。

所以,到底是谁在逼迫谁呢?

是妈妈独断专行,控制女儿过长辈认为美好的生活?

是女儿不计后果,忤逆母亲只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是,也不全是。

东亚女性最厉害的特长便是忍耐,为了逃离原生家庭,为了抚育下一代,为了堵住旁人口舌,她们可以忍耐婚姻中大多数的不幸福,甚至对一切“不舒服”自我合理化。

说实话,这是一种很厉害的能力,也是她们可以突破无数困难的核心力量。

于是,她们认为自己的女儿也继承了这种力量,甚至把这一切归功于“婚姻令人成长”。

可随着女儿们受教育的机会增多、经济独立的可能性提高,婚姻制度已经无法让清醒的女性看到有利可图的地方,反而尽是剥削与压迫,那为什么要选择让自己的痛苦的方式去生活呢?

毕竟婚姻中的另一个性别此生都在玩狩猎游戏,新鲜感一过去就腻了,让女人用一生辛勤去赌一颗不会变质的责任心,实在不如自己赚钱来得有实感。

也正是因为女性们慢慢看懂了社会系统的运行规则,结婚制度才在一代又一代女性的心中从“必要”变成了“没必要”。

只可惜,这种反思的风潮无法百分百传递给母亲们,毕竟这样的反思极有可能在否定她们忍耐的一生。

《关于我的女儿》电影最后,母女也不算是达成了百分百的和解,但至少在生活的细碎里,亲情维系起了一种血浓于水的理解,也唯有母爱能将“不理解但支持”诠释得如此生动。

这更是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一个从控制欲满满到学会放手的母亲,一个从“你必须要结婚”到“你也可以找个女孩一起过”的妈妈,因为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在爱情和婚姻里被消耗,她已然拿出了最与时俱进的心胸。

或者说,唯有东亚女性真正学会反抗,学会允许自己做自己,更允许别人做别人,我们才能停止相互折磨,走上属于独立个体的探索之路。

不吹不黑,追个热点,说个观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