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大驱编队继续环澳,首次抵近澳60海里,或还在进一步靠近!

老王评武器 2025-03-04 05:30:51

2025年3月3日,中国海军055型万吨驱逐舰“遵义舰”编队再次刷新环澳航行的“最远距离”——澳大利亚国防部声称其位于珀斯东南方向550公里海域(约合305海里),但根据地理位置测算,若以正东南方向直线推进,该点距离澳南部海岸线仅剩115公里​(约62海里)。这一数据与此前中国军舰过托雷斯海峡时的常规警戒距离相比,明显向前推进了至少30%。

055编队最新航迹

值得注意的是,编队尚未北上靠近澳大利亚东部,反而持续在南部海域徘徊。军事观察家指出,这种“卡位战术”可能是为了测试澳大利亚的防御反应极限,同时为未来可能的行动积累经验。而澳媒此前高调宣称“邀请中国军舰穿越巴斯海峡”的言论,如今看来更像是一厢情愿的“心理战”——毕竟,真正的“接触”远比口头表态更具分量。

最近距离海岸约62海里

澳方焦虑但中国有底气

关于距离的争议,暴露了双方对“安全边界”的认知鸿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享有12海里领海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中国军舰在60海里外航行完全属于公海范畴,甚至未触及澳大利亚的“毗连区”。反观澳大利亚,近年来频繁炒作所谓“中国威胁论”,却对美军航母编队常年抵近悉尼港的举动视而不见——这种双重标准堪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更值得玩味的是,中国此次行动正值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演”期间。当美国第七舰队忙着在菲律宾海域“秀肌肉”时,055大驱编队的低调逼近,形成了一组意味深长的战略对照:一边是美国高调拉帮结派渲染“中国威胁”,另一边是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大国风范”。

抵近巡航

环澳巡航实现从威慑到规则的重新定义

测试“新安全架构”的承受力​

自拜登政府提出“印太战略”以来,澳大利亚被定位为“关键支点”。然而,中澳贸易额在2024年逆势增长8.6%,铁矿石、煤炭等资源合作持续深化,这让澳大利亚陷入“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尴尬困境。中国军舰的抵近航行,实质是对澳方“选边站队”的隐性警告:若继续充当美国遏制中国的“马前卒”,必然面临更直接的军事压力。

打破“西太平洋铁幕”的战术尝试​

从地图上看,珀斯所在的西南澳洲海域,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关键枢纽。中国军舰此番行动,不仅压缩了与非洲、中东海上航线的战略纵深,更直接威胁到美国在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的补给线。军事专家分析,055大驱编队携带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和电子战系统,足以对澳大利亚本土的军事设施构成有效威慑。

用“存在感”重塑地区话语权​

过去五年,中国海军常态化巡航钓鱼岛、西沙群岛,如今将触角延伸至澳大利亚海域,标志着其从“近海防御”向“蓝水海军”的战略转型加速。相比之下,日本海上自卫队虽频繁抵近中国沿海,但其行动始终局限在“反制挑衅”的被动范畴。中国此次主动展示力量,旨在向东南亚、南太平洋国家传递清晰信号:域外势力若想插手亚太事务,必须学会与中国“共处”。

澳方的要求下次帮它实现

中国未来十年的“深海棋局”

中国055大驱编队的此次行动,只是大国博弈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首艘国产航母“福建舰”加速测试,第二艘075两栖攻击舰下水服役,一个覆盖5000海里的远洋作战网络正加速成型。

075两栖攻击舰

在这个过程中,澳大利亚的角色将愈发微妙:它既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又是美国“印太战略”的关键支点。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黄永年所言:“澳大利亚若不能在外交政策上保持平衡,终将成为大国竞争的牺牲品。”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场发生在深海之上的博弈或许遥不可及,但它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国家的命运,永远与海洋的航向紧密相连。

结语

从珀斯东南的62海里海域到更远的深蓝,中国军舰的每一次航行都在重构地区安全格局。它昭示着:真正的大国风范,不在于炫耀武力,而在于用实力守护和平;真正的国际秩序,不该由某个国家说了算,而应由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书写。当美国航母还在南海搅动风云,当欧洲盟友在乌克兰危机中进退失据,中国正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证明崛起的力量可以如此从容。

0 阅读:81

老王评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