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0.5%,深圳多军竟幻想房价大涨?4个角度分析可能性

橙声细语 2021-07-14 10:41:45

痴迷于炒作深圳房价暴涨的“多军”,任何一个政策都能被解读成房价上涨的前兆。

7月9日,央行发布消息,从7月15日起,下调其他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预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消息一出,中国房地产报的记者就收到来自深圳中介的消息,“央行放水,深圳房子又要涨价了”。

但是深圳房价真的会暴涨吗?中国房地产报发布一篇文章《央行降准,深圳多军亢奋,竟幻想房价又要暴涨》中指出,“如果可以把控信贷不流入房地产,房价炒作空间其实比较小。”央媒已发出提醒,期待深圳房价暴涨的,应放弃幻想。

从4个角度分析,深圳房价也缺乏暴涨的基础。

1.深圳供地提速,楼市中短期走向平稳

2021年7月9日,深圳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居住用地供应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加大居住用地供给,提高居住用地比例。文件第八条“促进留用土地开发建设”中明确规定,可申请商业用途改成居住用途,已有居住用途的可提高开发强度。

原来土地用途是居住地,可申请提高土地开发强度。超出原来批复建设规模的,可用于建设公共住房。

原来土地用途是商业,可申请部分或者全部商业建筑面积改成居住用途。

文件第十条规定,在保持原来批准容积率不变的前提下,可将商业建筑面积全部或者部分改成出售的公共住房。

过去,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深圳人多地少,加剧了楼市供求矛盾,但现在允许商业用地改住宅用地,在有限的存量基础上,加大了住宅用地的比例,可有助于缓解楼市供不应求的矛盾。

7月9日,深圳第二批次集中供地公告发布,共公开挂牌出让22宗住宅用地,总建筑面积约279.92万平方米,5月份深圳首轮集中供地91.01万平方米,第二次集中供地的面积是首次集中供地面积的三倍之多。

除了供应土地规模大增外,出让的22宗地中,其中17宗属于“普通商品住房+出售型安居型商品房”用地。11宗地达到溢价上限后竞公共租赁住房面积。

安居型商品房在房价上仅相当于商品房的一半。如龙华区A817-0614地块要求,建成后,普通商品住房售价、安居型商品房平均售价,分别不得高于75700元/㎡、36600元/㎡。

增加住宅供应,对商品房和安居房限价,是落实“房住不炒,住有宜居”的有力体现,是保障深圳楼市平稳健康发展的切实举措。

2.深圳严查经营贷流入楼市

部分中介炒作房价要涨并非空穴来风,央行降准预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银行将有更多的资金投放于贷款市场。深房理的案例已经表明,本来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的经营贷,一旦被炒房团利用,将再次助涨房价。购房者通过中介,中介设立空壳公司,帮助购房者申请到“经营贷”用于买房首付,而经营贷的利息比房贷利息还低,这也是疫情后深圳多个楼盘火热的原因之一。但是从本轮调控来看,深圳打击经营贷进入楼市的力度是空前的。

2020年底,银保监会就要求,对2020年6月以来的消费贷、经营贷进行倒查。本轮调控针对信贷资金进行审查、严查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查首付资金来源,范围和力度持续加强,深圳较早跟进,未来信贷资金流向监测或将常态化。2020年上半年,深圳银行业自查房抵贷违规流入楼市;2021年3月开始,深圳开始严查首付款来源,需查近一年银行流水单。根据中国房地产报的调查,深圳以前刚注册的公司也可以做“经营贷”,现在要一年以上。

3.深圳率先发布二手房指导价

2021年2月,深圳率先发布二手房指导价,二手房的流动性大为减弱。二手价格机制逐步建立,或成为新一轮楼市调控的重要工具。二手房指导价模式之下,银行按指导价进行放款,一般指导价低于实际挂牌及成交价,银行放款少、买家购房门槛上升;目前深圳二手市场出现明显降温,各二手项目指导价和挂牌价的差异会比较大,政策对投资客影响较大,会尽快止损卖掉,出现部分降价卖房的行为。

深圳二手房指导价机制涉及3595个住宅小区二手房,各大银行按照参考价发放贷款,通过与银行的联动,配合二手房信贷政策等一系列方式,可实现降低杠杆的作用。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到5月,深圳二手房网签量分别为5272、4869、4369、3781套,已经连续三个月下跌。2021年5月,二手房成交周期为313天,较上月拉长24天。

根据证券时报消息,最近几个月,深圳西部的南山和宝安一些业主主动调低挂牌价,深圳大学区招生、集团化办学也在持续推进,有的业主选择急售手上的房子,甚至包括一些学区房。

4.租房时代来临

2021年7月7日,《深圳市住房发展2021年度实施计划》发布,购房政策层面,深圳将严格审查贷款申请人收入证明、资金流水,确保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政策执行到位,还包括政策性租赁房的相关计划。

文件明确,2021年新开工商品住房约7万套,计划建设筹集租赁住房10万套。租赁住房数量比全年商品房计划数量还要大。文件还提出,加大公共住房的配套设施建设,逐步推进公共住房项目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完善。

除了增加租赁房源供应外,6月深圳已发布通知,加强对租房市场的监管,住房租赁企业单次收取租金超过3个月的,纳入资金监管,住房租赁企业不得诱导租客使用租金贷。

从深圳的集中供地计划就可以看到,深圳正在加大公共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的供应。原来闲置的商业、厂房,也可以申请改为租房用途或者改建成公共住房。

许多人会因为租房的落户、上学各种不方便而买房,但一旦租购同权到来,租客的权益得到保证,有助于贯彻房屋的居住属性,如果租房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炒房空间也就少了。

以深圳的房子为例,原来的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的地价一般比同地段的住宅地价低,如今又鼓励闲置工业改租赁用途,这类土地的地价成本更低。如果一套深圳的商品房用于出租,房子的成本价可能是600万到800万,年租金至少10万到20万才能维持经营。但由工业用地改建的租赁房,成本价可能只要60-80万,年租金1万-2万,大幅度减轻了租客的压力。

从以上四个角度来看,深圳从土地、金融、租赁、限价等各方面维持房价平稳,手段多样,在各项措施影响之下,深圳房价大概率不会像一些炒房客期望的那样暴涨了。

0 阅读: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