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劳模的榜样力量如同引航灯塔,他们用担当指引方向,用实干踏浪前行,为奋斗凝聚共识,为发展积蓄动能,他们中有扎根田间的 “大地耕耘者”,有社区健康的“守门人”,有守护全市温暖的“热力当家人”,他们用匠心诠释责任,以实干铸就丰碑,让劳模精神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市总工会与市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奋斗者之歌——五一劳模风采录》,集中展示我市各条战线涌现出的模范人物,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追寻劳模的光辉足迹,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在我市新义社区,有这样一位医者,她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爱心呵护每一位居民的健康,她就是新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梁萍,也是居民心中的健康“守门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等多项荣誉称号的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劳模精神。《奋斗者之歌——五一劳模风采录》系列报道今天带您走进劳模梁萍的奋斗历程。
每天清晨,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梁萍就已踏上“扫楼”之路。作为家庭签约医生,她要定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测量血糖血压。这些老人居住的小区大多没有电梯,爬楼成了她工作的常态,每天平均爬楼几十层,步数在微信朋友圈常年领先。多年的“扫楼”经历,让她练就了独特本领,“眼功”“手功”“嘴功”“脸功”“腿功”样样精通。
全国劳动模范 新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梁萍:每当夜幕降临时,我站在小区楼下看哪家有灯光,就先走进哪家,这就是我们平时要用眼来看,也就是我们的“眼功”;每次敲门也要掌握轻重缓急,先轻后重,敲得轻了怕老人听不见,敲得重了怕引起居民反感,敲得急了又怕老人着急,这就是“手功”;在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政策时,还要会宣传,面对一些家庭不愿意签约时,要放下脸来,语重心长、有耐心地说服他们,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式来说服居民,直至签约成功,这是“嘴功”和“脸功”;“腿功”就不用说啦,每个小区基本需要跑7—8个单元,每个单元要爬5—6层楼,现在练得我们每个工作人员连我自己腿脚都非常灵活。
在新义辖区,人口众多,不少居民长期受病痛和心理问题困扰。梁萍深知,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治疗疾病,更要关心患者的心理生活。对于慢病患者和独居老人,她格外用心,检查细致全面,像对待亲人一样关怀他们。现在越来越多居民自愿签约家庭医生,续签率逐年上升。如今,走在社区里,总有居民热情地和她打招呼,老人们更是把她当成亲闺女。
全国劳动模范新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梁萍:有时入户随访,我会为失能、半失能老人购买瓜果蔬菜,尤其是在秋冬季节的时候,天气比较冷,进户测血糖测血压的时候,首先先把自己的手搓热乎,出门时会顺手带走门口的垃圾袋,就是希望通过这些小小的细节与举动,捂热居民的心,让患者感受到温暖。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梁萍在管理上坚持“四抓、两创新”。在她的带领下,中心虽然面积不大、人手紧张,但每天前来问诊的群众络绎不绝。她总是第一个到单位、最后一个离开,亲力亲为指导同事工作。
全国劳动模范新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梁萍:我们抓职能转型,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抓硬件设备更新,提升健康体检辅助检查水平;抓信息化建设,形成“基层首诊+市医院诊断”模式;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分级诊疗秩序。创新服务项目,增设中医特色理疗科室;创新人才培养,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梁萍还深入了解基层情况,以市人大代表的身份多次提出医养结合的建议,推动了“一老一小”服务的发展。梁萍在基层公共卫生岗位上坚守30年,用脚步丈量社区,用爱心呵护居民健康。作为医者,她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居民拥有更好的健康保障。
全国劳动模范新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梁萍:我将坚守初心,携手全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让家庭拥有医生,让医生融入家庭,让家庭医生成为辖区居民健康“守门人”,让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逐年提升。
编后:
在梁萍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她用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践行着“医者仁心”的使命,成为居民健康的坚实“守门人”。这个五一,让我们向梁萍这样的劳模致敬,是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着力量。
记者/王娟娟 温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