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是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我市高阳镇临水村智慧农业园,智慧科技农业与文旅观光碰撞融合,科技赋能的田园风光吸引着八方游客,成为我市传统农业蝶变升级、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踏入智慧农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区,巨型钢架结构支撑起的联栋玻璃温室晶莹剔透,展馆内,错落有致的立体栽培架层叠延伸,搭载着无土栽培系统的管道蜿蜒分布,嫩绿的蔬菜、娇艳的果蔬沿着支架蓬勃生长,构成一幅充满科技感的立体田园画卷。漫步其中,既能触摸到现代农业的科技脉搏,又能感受到自然生长的蓬勃生机。
高阳智慧农业园讲解员 李伟杰:这片区域就是叶菜森林的区域,这边种植的是叶菜、京水菜,采用立体管道错层栽培技术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都是无土栽培模式。可以看到所有植物根部都是清晰可见,管道里都是水分和养料,通过立体排列的形式能够在单位土壤面积内种植更多的植物,提高产量。
这种立体管道错层栽培区域面积共计580平方米,一次能栽种叶菜17600余株,使用该技术,全年最高可完成8茬叶菜的种植,实现14余万株叶菜供应。在展馆内,像这样新奇的栽培模式还有很多,记者看到,如水车轮般的滚筒式栽培模式,以及花瓣式、三角立柱型、鱼菜共生等栽培模式次第铺展。在气雾培区域,一排排“破墙而出”的叶菜悬空生长,叶菜根部水雾喷头定时喷洒出细密的水雾,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朦胧诗意。
高阳智慧农业园讲解员 李伟杰:这片区域所有植物的根部是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就是在设备中有一个特殊的装置,将水和养分打成气雾状,直接喷洒在植物根部,这样就能将营养直接传输到根部,让蔬菜的生长速率更快。
先进的无土栽培、节水灌溉等技术赋能,让这里的农业生产打破季节与地域限制,展现出蓬勃生命力,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能,而且实现了水肥精准施加,提高水肥利用率。此外,联栋玻璃温室内供暖、排风、遮阳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智能化调节的湿度、温控设备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作为农业科普示范的前沿阵地,这个近8600平方米的展馆集农业科普、观光旅游、研学活动等功能于一体,除了蔬菜,馆内还种植有人参、板蓝根等中药材,槟榔、散尾葵、百香果等南方植物。除此之外,还设有科教学堂、番茄科普园供儿童研学游玩,五一期间,展馆也面向广大游客开放,成为人们亲近自然、感受现代农业魅力的好去处。
依托周边旅游资源,智慧农业园还将深入打造集杂粮优新品种展示、油菜花海、菜田迷宫、乡野花海等项目于一体的科技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种植体验区,通过创新的农业活动、艺术化的场景布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孝义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梁晓辉:通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展示,开展科普教育,提升我市设施农业、杂粮种植、果蔬种植水平,引领周边种植户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多元化经营和增收。
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实施和完善,临水村智慧农业园将成为推动我市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致富,书写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记者/冯静 祥溥 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