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洋务运动,传统的说法是很有贡献,网络流传的说法是李中堂们辛苦了云云。咱们抛开立场问题,单单看一下军工产能就知道,洋务精英们所谓的先进根本不值一提,别说比不上同时期的西方强国,连欧洲18世纪的产能都不如。
洋务远动精英们在剿灭太平天国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在进行南北战争。原本以农业为主的美国南方不得不打造自己的军工企业,它的军工产能是60多万支步枪,平均每年的产能超过15万支。李鸿章们搞得洋务远动用了几十年时间,在溥仪退位时,也才生产了新式步枪17万支,几十年的总产能只是美国邦联兵工厂的年产量。
这种产能和18世纪初的欧洲同行相比,也差了很远。18世纪初,法国圣艾蒂安兵工厂(里昂附近)产能就超过了江南制造局。江南制造局在从1882年到1885年的中法战争期间,一共生产了12,000多支新式步枪,年产量是4000只步枪。法国圣艾蒂安兵工厂在整个18世纪产能最少的年份也是1万支,在法国大革命以前最大产能是2万6000支。这种兵工厂,波旁王朝一共有四个,法军在十八世纪大部分时期都有一年数万到十万支步枪的供应。
同样在18世纪初,沙俄的图拉兵工厂也有年产燧发步枪上万支的产能,在1721年它的产能扩大到15800支。整个北方战争期间,沙俄各大兵工厂可劲使唤农奴,一度把步枪产能提高到了11万支,产能把李鸿章们甩出了几条街。
沙俄的图拉兵工厂、法国人的兵工厂还不是老欧洲的技术高地,老欧洲真正的军工高地在尼德兰地区的列日。列日位于今天的比利时东部,它是17、18世纪欧洲最大的兵工基地,沙俄、普鲁士、法国、瑞典等大半个欧洲的兵工厂都是它的晚辈。早在16世纪,列日兵工厂就给西班牙军队提供大炮和火枪。尼德兰革命时期,这个兵工厂给西班牙军队、荷兰军队同时提供装备。它的技术人员还到沙俄的图拉、瑞典等地进行技术扶贫,打下了这些国家的军工基础。普鲁士从它的兵工厂挖人,沙俄还在七年战争中间接得到了它的火炮铸造技术(一个烈日兵工厂的技术人员,被普鲁士兵工厂雇佣,七年战争时期沙俄占领普鲁士,他又被沙俄政府、俘虏、聘请到图拉兵工厂)。
在18世纪,列日地区的兵工厂一年可以生产20万只步枪,产能超过全法国。法国大革命时期,比利时直接被法国吞并,成了新法兰西的本土。比利时人和法国人信仰相同,也有大量法语人口,这次吞并并没有引起比利时人的反感,在滑铁卢战役前还有大量比利时人站在拿破仑一边。列日兵工厂也直接被划到法军名下,列日兵工厂的技术人员还到法国兵工厂进行技术扶贫。因为有了这个军工基地的加盟,在1803到1815年法国生产了390万支各种枪支,枪械年产量达到了30万支。也正是因为有这个军工基础,拿破仑才能在称帝后动员了260万人参与战争。
反法同盟一边也不甘示弱,仅仅是英国就生产了310万各种枪支,反法同盟的其他各国也加班加点进行生产,终于凑出了330万人的大军击败了拿破仑。整个欧洲在19世纪初,仅仅斯枪械制造能力一年都在60万以上(只算了法国和英国就已经接近了这个数字,意大利特伦比亚山谷,沙俄图拉等地的兵工厂还没有计算在内),已经把李鸿章的洋务远动甩出了整个凡尔赛宫。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双方的差距就更大了,李鸿章们不是努力,实在是他们的本事太差。
没有产业链,一切从头开始,能够建起来就不错了。没有汉阳钢厂,汉阳兵工厂,抗美援朝的武器都不够
关键是民国那帮子政客,连李鸿章都远远不如
你看现在的穿越小说,有多少是回到唐宋用个把年就复刻蒸汽机的?现代的文盲尚且如此,你想想一百多年前的对待想法能有多单纯了。
[抠鼻]第一,欧洲人不会真心帮助中国人。第二,生产设备、技术是要花钱买的,从欧洲运来是要运费的,是要算时间差的,就算有了生产设备,还需要熟练工人、工程师。这些中国都没有。
李鸿章开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军舰,其成本价是欧洲同行同等规格军舰出口价的两倍。张之洞耗资两百万两白银创办了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钢铁厂,然而其一年的钢铁产量只有不到七万吨。
万事开头难,李鸿章自己都说自己是个裱糊匠,没有这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就工业现代化了
还不错了,这点投入比起给洋人的赔款和抢的奇珍异宝不值一提,清庭不舍得投入还到处搜刮,换来的是百姓都要给洋人引路
为何不吹民国大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