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是古代非常重要的军用物资,甚至诞生了“三甲下地府”的说法。铠甲也是很昂贵的物品,那么问题来了,铠甲到底有多贵重?古人丢盔卸甲跑路,能跑多远?
冷兵器时代,铠甲中也有顶级限量版,李世民打赢洛阳之战后,就穿着黄金铠甲进行了阅兵仪式;中世纪的欧洲君主也不惜重金,打造了雕花阅兵铠甲。顶级铠甲(可以找到记录的)价格是上千金币,1539年查理五世就花了1120埃斯库多定做了一副,把它卖了可以雇佣上百个佣兵打一个月。
中世纪早期,欧洲一套锁子甲可以换一匹战马,加上头盔等配件,全套铠甲等于一个富农六年的收入。百年战争时期,真的使用的铠甲价值100利弗尔,可以换取200亩土地。因为铠甲昂贵,英国佬当年甚至规定谁家有铠甲,可以穿着铠甲和领主作战,就直接晋升为低级贵族。
咱们老祖宗的铠甲相对便宜,基本等于一个普通家庭两年左右的收入。汉代铠甲的价格在6800文铜钱左右,折价等于200亩土地的粮食,也就是汉朝农民两年的收入(汉朝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土地是100亩)。两宋时期,一副铠甲的价格是30多贯。明朝末年,一副铠甲的采购成本是4两半,相当于北方一亩土地的价格。不管怎么计算,铠甲都是冷兵器时代很昂贵的作战物资,丢了它后果很严重。
英国人的老祖宗丢失了铠甲,那就是直接阶层跌落。八旗军的将领丢失了几十铠甲,每年至少会损失上千两银子。八旗军分铠甲后,规定一副铠甲一个月能领到三两银子的补贴,丢了几十副铠甲(他的家人部下穿,但他凭借这些铠甲领补贴,这是八旗贵族一个很重要的收入),就算是爱新觉罗家的王爷和贝勒都很难受。小兵丢了铠甲,那自然有军法处置。
人在战场飘,总有挨刀、跑路的时期,因此真要是遇到情况紧急,丢盔卸甲的情景就出现了,这也是跑路达人的必然选择。冷兵器的重步兵往往身穿几十斤重的铠甲作战,在防御和作战能力上远超轻装步兵。
五代初期的朱温州,就“选兵千余”,让这些战士穿着铠甲,在亲家的罗绍威的帮助下,团灭了来不及穿甲胄的魏博牙兵数千人。但重步兵往往跑不过穿着轻便铠甲的轻步兵,古希腊将领就利用轻步兵打了就跑的优势,反复挑衅重步兵,借此获胜。
古人的武装越野能力可远不如今天的军人,除了魏武卒等少数精兵外,古代大部分军人都不进行长距离武装越野跑训练。甚至在19世纪晚期,普鲁士军事条例,还禁止部队整装奔跑2分钟以上(今天我军、美军等标准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我军有实战中17分钟40秒武装越野五公里的强人),古人就更差了。
古代大部分军队都执行五天一操的训练标准(其余的时间有各种活动,元军还要给忽必烈修宫殿),在进行长时间的冷兵器格斗后,也没多少耐力奔跑。他们大概率跑不出普鲁士当年的标准,也就是全副武装下一次连续奔跑350步,遇到强敌,他们自然会丢盔弃甲。这时候他们最好别遇到秦军这样的部队,秦军的传统就是为了抢人头,可以扔掉铠甲(抢到后有很大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