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股“杀疯”的基金经理,离职了

觅荷谈商业 2025-03-10 13:56:49

市场一好确实有点心浮气躁的。

最近股市窜来窜去的多,基金经理动向关注的少,今天拉数据才发现,原来熟悉的基金经理,不少又有变动,其中一些还是大家关注度较高的。

一、王士聪

王士聪本周六卸任了所有的基金。真的吐血……刚纳入到池子想买点的说

他的离职,应该让很多资深基民都会觉得难过吧,比如早就买了他基金的@ 茶杯白水直接就痛心疾首的说“港股战神”就和天塌了一样。

王士聪的南方香港成长的业绩近一年都是TOP1级别。

他2024年至今,在港股捞到了过63%的收益率,这还是在重仓股主要以消费而不是科技股的前提下,其中给他带来丰厚收益的就还是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

他的持仓,几乎都是消费类的小众独特标的,近一年最牛的战绩是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是公募基金集体错失的一个票,就算是港股消费ETF,这只大牛股也没有被纳入过。

最早看中泡泡玛特的只有宝盈基金的杨思亮、富国基金孙权、曹晋等,22年一季度,易方达张坤、萧楠也曾买过,但过于左侧几乎都是割肉跑路。

王士聪是24Q1进入的,到了年底,已经成为第一大重仓,换句话说,王士聪是为数不多完整吃到泡泡玛特暴涨的这一段。

老铺黄金收益颇丰是他拿到了基石配售,

港股基石投资公募基金参与度非常非常少,老铺黄金当初基石配售也主要是顶级PE,南方基金是唯一抢到的公募基金(想不到南方基金还有这样的彩蛋……)。

依靠这个动作,如果持有至今,老铺黄金给王士聪管的基金净值做了非常大的贡献。

不过王士聪好像是公募基金中比较专注港股IPO市场的,看过一次调研纪要,感觉他是结合一级市场思维做二级,整个会更加偏向基本面右侧投资。

我之前不太信任玩港股的主动权益,所以看的很少这类基金,更别说这种极其小众的公募玩家,结果这会刚注意有点兴趣,就离职了

二、于洋

于洋管理的富国新动力,新聘了林庆合管。

这个动作是想帮着处于迷茫期的于洋把业绩搞上去还是于洋准备离职了,不是很清楚。

我之前跟踪于洋还是跟踪的比较紧的,前面几年防守的也确实很好,但后期市场转科技后,他完全没有跟上,反倒医药大砍仓切成了银行红利。

这种大转换当初感受到的是他无奈的妥协。之前于洋是极其悲观的,但924以后,似乎还是陷在熊市思维中出不来。

你要说他亏吧,其实也没太亏,但在成长风格强势、很多主动基金经理一把翻身的大前提下,这一波大贝塔 没抓住,那么已经等了三年的投资者很难再继续等他三年。

说起来,谢家乐也从大成跳槽去富国一年就跑了,总感觉谢家乐还是跑早了,他是“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的进攻型选手,离职时间是2月,但凡他多几个月,这业绩不得起飞……

不过据说去私募了,不妨碍人家发财了……

三、提云涛

提云涛最近在陆续卸任产品,管理的基金也几乎都新聘了管理人,应该大差不差的要离职了。

提云涛主要做量化投资的,属于公募基金最“古早”的类型,整个量化思维强调有“逻辑的量化”,比较偏向基本面因子,比较中规中矩。

所以看 他访谈,说很早就发现低价股因子特别有效,但因为不是有效市场的长期逻辑,所以就没有把相关因子纳入进去了。

这种基金经理的好处就是整个业绩会比较稳定的有些超额,不会出大错,缺点就是业绩不会特别突出。

但机构是比较喜欢这一类的,因为可预期、可解释,不怕突然飙车或者坠崖。

感觉老一辈管理人都是这个风格,包含赵晓东。

这类权益部分有稳定预期做二级债还是有优势的,像中信保诚至选跑的就很好看,年化6%,最大回撤-3.79%,性价比很高了。

话说中信保诚量化投资起来一些,左手江峰、右手提云涛,现在“基石人物”离开,不知道后续是否会有影响。

可以马克观察。

四、王海峰

最先问王海峰是否要走的好像还是后台的小伙伴,问了一下可能性比较大。

王海峰之前没怎么看过,看了一眼他的银华鑫盛灵活,业绩可圈可点,回撤也控制的还行。

问了下跟踪过的朋友,说他择时和选股能力属于中上水平,组合配置的较好,比较均衡,是通过周期的研究来决定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整体思维较为左侧。

据说机构对他是比较喜欢的~~

五、周克平

周克平去年年底开始就陆续卸任产品,之前大家应该就都要有预期了,所以这周把剩下的基金卸任了后,市场波澜不惊。

就是有点子唏嘘,当年2020你年10月发的5只创新未来基金,现在好像就剩下陈皓了。

周克平虽然是科技选手,其实投资思维和当下稍有差别,他焦距的先主要是先进制造业、新能源、云计算SAAS、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传统行业的效率提升等。

这一波集中在算力、人工智能、运用端等,和他看的方向稍有差别,这一波思维没有马上转换过来。

以前科技选手不算特别多,2014年的时候周克平还是华夏基金机构投资部唯一的TMT研究员。

现在一堆后浪一个比一个凶猛,原先的老前辈多少有点落寞。

想想做科技型基金经理真的挺难的,从消费电子到芯片半导体,从移动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方向选错,短期业绩分化巨大。

如果对科技不敏锐,又很容易追高,今年的DS行情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反应稍慢一些的,被套的概率挺大的。

想想这种卷,所以科技选手从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科班出身、年轻化一些的,最近也在盘当下哪些科技型选手不错的,回头和你们分享一波,互相讨论一下哈。

0 阅读:17

觅荷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