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南渡?为什么叫“衣冠”南渡?

历史民族 2025-04-04 11:28:04

中原氏族南迁图

衣冠南渡,指晋朝时中原政权和文明首次大规模南迁,由黄河流域迁至长江流域。八王之乱后,晋怀帝、晋愍帝时期仍战争不断,中原空虚,内徙的周边游牧渔猎部族相继建立政权,威胁到西晋政权,最终匈奴攻破中央朝廷,即“永嘉之祸”。同时,司马睿经营江南,迎接中原汉族士族臣民从西晋京师洛阳南逃。王导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豪强,协助晋元帝司马睿重建朝廷,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晋室渡江后,定都江东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是古代中国正统皇朝首次由中原迁都至江南,亦是继孙吴后在江南建立的第二个汉人建立的偏安皇朝,连同南朝四个皇朝,合称六朝。

各地情况福建

在福建,从唐代初年开始出现“永嘉之乱,衣冠入闽”的传说,最晚在唐宋之际,已有“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的具体叙述:自永嘉二年(308年)起,中原士族开始大规模进入福建,入闽的主要八姓,指林、陈、黄、郑、詹、丘、何、胡。专门研究魏晋南北朝史权威的历史学家王仲荦教授则认为,自永嘉元年(307年)至刘宋泰始二年(466年)一百六十年间,北方流民分七个阶段南下,但流亡南下的人大都只抵达荆州、扬州、梁州、益州等地,没有流入福建的记载。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朱维干教授也认为“衣冠入闽说”不仅无根据,且背离四世纪当时的历史局势。

江南

东晋建都建康,大量士族从华北,南下江南一带,在江南落地生根。华北士族南渡,号称侨姓,居首者: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合称“王、谢、袁、萧”。

此外也有其他士族南渡,如祖逖、苏峻由原本青州刺史部迁居至江南。

代表人物

五马渡江

王导:西晋亡国前南下,助晋元帝在江南稳固政权。

谢安:晋朝名相,曾协助东晋在“淝水之战”中获胜。

为什么称为“衣冠”?

衣冠,指代的是士人,

衣冠南渡,本意为缙绅、士大夫等避乱南方并落地生根。

衣冠

1、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

2、泛指衣着,穿戴。

3、专指礼服。

4、代称缙绅、士大夫。

5、借指文明礼教。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