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呐,就怕上头、不理性。
房地产市场火热的时候,大家头也跟着热,村里不呼吁买房,能沾边的也都不犹豫。
这几年大家都冷静下来了,也许是钱包不够鼓了,也许是真的静下心思考了,结果就是大家都理性对待房地产,反而直接和间接获得了各种让利,房价优惠、利率降低、高得房率、人性化设计、准现房等等,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但也不用感谢谁,这都是自己争取来的,用你们的沉默对待换来的本该就属于自己的让利。
公摊这个问题,说实话对现在的房价影响有限。
公摊面积本来也是和购房者玩的数字游戏,明年多地取消公摊后,让大家知道钱花在多少平方米上,也就是更透明化。
但对于房价的影响还是不大,价格还是由供需关系决定。取消公摊,不是开发商要主动拿出利润让利购房者,他们的成本摆在那,这是红线,所以实际上结果只是单价上涨。
以前房地产火热的时候,公摊面积可以均摊总价,降低单价,让实际房价看起来温柔一些。
现在房地产下行期内,去掉公摊,按实际得房面积计算,单价就会增高,也是能让房价看着下跌幅度没那么高,实际上也不过是计算方式变更带来心理作用。
也许会用这一点来突破限价令。
取消公摊,可以让物业费更规范一些。以前就有人调侃,明明物业只负责公摊面积的维护,业主屋内的卫生、维修都不负责,为何还要按建筑面积付物业费?物业一般的回复就是我们按前期签署的物业委托合同做事,业主的调侃有理有据,物业的回复也合法合规,到底谁错了呢?谁错不要紧,结果是业主承担的。

这下好了,取消公摊,按套内面积售卖,物业费可以降低了。
除了物业费,未来可能还会有其他税收,业主房本上登记的数字变小了,出的税费也会降低。但业主实际使用面积没变小。
以前100平米的房子公摊大概20%,实际体感和数字还是有差别的,住起来感觉可能会有点小,但看到数字又会感觉自己的居住面积还不错。
这就是税收的艺术,拔毛不留痕。

相比取消公摊面积,房地产想要出现明显转机,更重要的是预售制改革。大家没钱可能还有待商榷,毕竟今年前十一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9.39万亿元,但现行的预售制导致的购房者几乎100%责任制,才是房地产市场信心大跌的主要原因,也是让购房者难以下手的主要原因。什么时候把购房者的应有的权益还给他们,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或许能回升一些。
购房者最怕的是什么?买预售房像开盲盒,货不对板都是常有的事,退一步讲,就算和之前承诺的不一样,能按期交房业主也有个房子住,最怕的是延期、烂尾,房子拿不到,还要背负几十年的贷款,甩也甩不掉,只恨当初。
购房是普通人一生当中最重要、最大的支出,保质、保量、保时交付,本该是对开发商最基本的要求。
取消公摊,应该是为房税开路。[静静吃瓜]否则,公摊面积建筑成本,终究是买房人埋单,付了钱,却没产权,权益如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