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判20年,罚款1亿美元?面对DeepSeek美国祭出“最激进立法”

鱼料科技 2025-02-08 13:58:40

禁不了技术,“禁人”最高判20年,罚款1亿美元?面对DeepSeek的崛起新的“禁令”来了,而且很离谱!

据悉,法案被称为“迄今为止针对AI最激进的立法行动”,但其立法进程已因争议被“暂时搁置”。 内容如下几点

法案内容:技术脱钩与严苛惩罚

2025年2月,美国参议员乔什·霍利(Josh Hawley)提出《2025年美国人工智能能力与中国脱钩法案》,核心目标是全面限制中美在AI领域的合作,并直接将使用中国AI技术(如DeepSeek)的行为定性为犯罪。根据法案:

1. 刑事处罚:任何美国公民或企业下载、使用或进口中国开发的AI技术(如DeepSeek),可能面临最高20年监禁;个人最高罚款100万美元,企业最高罚款1亿美元。

2. 技术合作禁令:禁止与中国高校、实验室合作研发AI技术,违者可能被驱逐出境或影响移民身份。

3. 出口限制:禁止向中国出口AI相关技术或知识产权,切断双向技术流通。

DeepSeek的崛起无疑让美国科技股的地震频发

DeepSeek-R1模型的发布成为导火索。这款由中国开发的AI聊天机器人,以极低成本(仅为OpenAI同类模型的3.7%)实现性能超越,短短18天下载量达1600万次,登顶全球140国应用商店榜首。其开源特性与低价策略引发行业“降维打击”,被《经济学人》称为“商业模式的革命”。

美国科技界因此陷入恐慌:

市场冲击:美国AI概念股一周内市值蒸发超1万亿美元,英伟达单日暴跌600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技术焦虑:参议员霍利称,中国AI的突破可能威胁美国技术领导地位,并“将数据用于对抗美国”。

争议:国家安全还是市场保护?

尽管法案以“国家安全”为名,但其动机与合理性广受质疑:

过度严苛的惩罚:20年监禁被批“不成比例”,可能扼杀科研合作与学术自由。民主与技术中心指出,该法案甚至可能波及开放互联网上的学术论文共享。

2. 市场保护主义倾向:批评者认为,法案本质是遏制中国技术竞争。微软CEO纳德拉等业界领袖肯定DeepSeek的技术价值,强调其开源模型推动了行业创新。

3. 孤立风险:哈佛研究员Ben Brooks警告,过度限制可能使美国在全球AI竞赛中被孤立,而开源社区的力量正逐渐超越闭源模式。

四、国际社会的连锁反应

除美国外,多国对DeepSeek采取审慎措施:

欧洲:意大利以数据隐私为由封锁访问,法、德限制其数据获取,要求安全性评估。

亚太:日本建议公务员谨慎使用,韩国加强监管审查,澳大利亚敦促公民警惕数据风险。

企业层面:Armis、Netskope等网络安全公司屏蔽DeepSeek,70%企业客户要求限制访问。

中国的回应与未来挑战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强硬表态:“技术遏制无法奏效”,并呼吁中美合作弥合全球数字鸿沟。与此同时,DeepSeek的技术路线被业界视为“国运级突破”,其开源模式与成本优势可能重塑全球AI供应链。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

数据隐私争议:DeepSeek将数据存储于中国,需应对各国法律差异与公众信任问题。

地缘博弈:桥水基金达里奥指出,AI竞争是“任何国家都输不起的战争”,中国需在芯片短板与应用优势间找到平衡。

美国对DeepSeek的封杀,折射出全球化背景下技术主导权的争夺日益激烈。尽管法案暂被搁置,其提出的“脱钩”逻辑可能成为未来科技战的常态。如何在国家安全与开放创新间找到平衡,将是中美乃至全球共同面临的课题。正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所言:“AI的未来不属于某个国家,而是全人类的协作成果。”

0 阅读:37

鱼料科技

简介:科技就是知识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