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宫里的胤祥画像
大家好,我是兰台。
凡是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一定对电视剧里的怡亲王胤祥记忆深刻;不管是在电视剧里还是在真实的历史中,怡亲王胤祥对清世宗绝对说得上:“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而好猜忌的清世宗雍正帝也对他的十三弟怡亲王胤祥信任有加,甚至直接让胤祥主持武举考试,三品以下武将的升迁完全由胤祥一个人说了算。
以至于互联网上有人给胤祥取了一个外号:“常务副皇帝”。
那么,胤祥死后他的后人过得怎么样?怡亲王胤祥有后人流传至今吗?
接下来,兰台就会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怡亲王胤祥后人的情况。

爱新觉罗·胤祥
01、胤祥,全名爱新觉罗·胤祥,出生于公元1686年11月16日。
他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十三子,母亲是敬敏皇贵妃章佳氏;顺便说一句,皇贵妃是清世宗登基后封的。
胤祥在清世宗夺嫡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并且是清世宗进行摊丁入亩等多项改革的主要助手;他于公元1730年6月18日(雍正八年)去世。
他去世后,清世宗给了胤祥一系列超规格的待遇。
首先,清世宗把胤祥的怡亲王爵位从普通的“降等袭爵”改为了世袭罔替,怡亲王这一系成为清朝第九位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也是第一位恩封的“铁帽子”王。

电视剧《雍正王朝》
胤祥于清世宗在位时曾改名“允祥”,待其逝世后,朝廷颁布御旨,特准胤祥以原名赐葬,为清圣祖所有儿子里唯一获准改回本名者。
不但如此,清世宗还把胤祥的儿子无论嫡庶都封为了贝勒,还加封胤祥的嫡次子弘晈为世袭罔替的宁郡王。
还是清高宗乾隆帝登基后觉得他父亲对怡亲王这一系实在好的有点过分,于是取消了宁郡王世袭罔替的地位。
不过还是让宁郡王这一系享受了亲王降等袭爵的待遇,也就是降到镇国公就不再降了。
胤祥虽然有八个儿子,但是庶长子弘昌、嫡次子弘晈、嫡三子弘晓三个儿子活到了成年。
胤祥死后,他的怡亲王爵位由嫡三子弘晓继承、庶长子弘昌是贝勒、嫡次子弘晈则获得了宁郡王的爵位。
只不过三兄弟的命运各不相同。

电视剧《雍正王朝》剧照
胤祥生前很不喜欢弘昌这个庶长子,一直把他圈禁在王府里,一直到胤祥去世才被清世宗放出来封为贝勒。弘昌被放出来后,清世宗还公开批评他秉性愚蠢。
秉性愚蠢,向来不知率教,伊父怡亲王奏请圈禁在家。
乾隆四年,弘昌又卷入了“弘晳逆案”里,虽然没有被圈禁,但是他的贝勒爵位被革除了,成了闲散宗室。
公元1771年6月3日(乾隆三十六年)弘昌去世,终年66岁。
他死后没有谥号。
弘昌有四个儿子,长子永喧在乾隆四年被过继给了胤祥嫡长子弘暾为嗣,只不过他在公元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就去世了。
弘昌其他三个儿子受父亲连累,最高的职务也仅仅是第四子的三等侍卫。

弘晓画像
02、说完弘昌,再来说说承袭了怡亲王爵位,第二代怡亲王弘晓。
弘晓也真是挺倒霉的,他虽然承袭了怡亲王爵位成了“铁帽子”王,但是也成了清高宗打压宗室的“工具人”。
清高宗经常借一点小事就公开大骂弘晓根本不配当胤祥的儿子,连他爹胤祥的小手指头都赶不上;后来还让弘晓当一等侍卫,在乾清宫门口给自己看大门。
可能也就是这个原因,弘晓56岁就去世了。
弘晓一生最值得称道的是他是曹雪芹的“保护人”,家里有全本的《红楼梦》。
弘晓也有四个儿子活到成年,怡亲王的爵位由他第二个儿子,也是嫡子的永琅继承;其余三个儿子只获得了三等镇国将军、三等辅国将军的低级宗室爵位。
之后第四、第五代、第六代怡亲王也都是弘晓的直系血脉继承。
然而就是辛酉政变了,相信看过电影《垂帘听政》的朋友都知道,作为顾命八大臣以及肃顺铁杆盟友的第六代怡亲王载垣是被慈禧太后赐死的。

电影《垂帘听政》里刘晓庆扮演慈禧太后
他死后,怡亲王的爵位一度被朝廷剥夺了,甚至安排了庄亲王的四世孙载泰以不入八分辅国公的身份袭爵。
为什么用载泰呢?
这是因为当时载泰被过继给了第二代怡亲王弘晓的曾孙奕菘为嗣子。
不过在清朝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又重新恢复了怡亲王的爵位以及世袭罔替的待遇。
朝廷还安排胤祥嫡次子弘晈的四世孙载敦承袭了怡亲王的爵位,载泰则安排继承宁郡王的爵位,此时宁郡王这一系因为降等袭爵的关系,降到了最低的奉恩辅国公。
换言之,1864年(同治三年)怡亲王的爵位又重新回到了胤祥子孙的手里,只不过这一次胤祥嫡次子弘晈从小宗变成了大宗,而原本大宗的弘晓子孙因为载垣的关系,变成了小宗。

第一排右四为末代怡亲王爱新觉罗·毓麒
03、之后怡亲王的爵位就一直在弘晈后人之间流转了。
末代怡亲王爱新觉罗·毓麒就是弘晈的六世孙,胤祥的七世孙。
毓麒其实命很苦,他才出生两个月父亲就去世了,没多久他母亲也去世了;他其实是被比自己大十多岁的两位哥哥照顾下长大的。
因为之前的怡亲王溥静参与到义和团事件里,让慈禧对怡亲王这一支相当不满;于是慈禧故意跳过了毓麒两个年长的哥哥,故意让才一岁的毓麒当上了末代怡亲王。
只不过当时他还太小,怡亲王府主要由他两个哥哥说了算。
等到他14岁结婚时,清朝已经灭亡了3年了。
毓麒这个怡亲王也就只有清朝的遗老遗少还承认了。
根据毓麒的长孙金启运回忆,毓麒这个末代怡亲王脾气很坏,不仅殴打王府的太监,还经常殴打自己的子女。

毓麒的长孙金启运
他的儿子金恒柱曾告诉侄子金启运,毓麒这个末代怡亲王最爱踹他:
老王爷说打人不打脸。可他使劲踹人骂人,一边踹一边骂、一边骂一边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连挨三脚!那叫狠!那叫疼。
金启运的姑姑金素贞也说,她小的时候被毓麒用皮鞭抽:
老王爷活着的时候最不待见的是我。有一回,他拿皮鞭子蘸水抽我。
总而言之,在金启运的笔下,他这位从没有见过面的爷爷,一辈子活的稀里糊涂,就靠着典当怡亲王府的古玩字画维持“王爷”的体面。1948年,末代怡亲王毓麒在北京怡亲王府去世,终年48岁。
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后,虽然毓麒本人没有去长春,但是毓麒安排了自己十五岁的嫡长子金恒枢去长春,当了溥仪的“御学生”。
原本金恒枢是要跟着溥仪在二战结束后进苏联的战俘营的,但是1941年金恒枢的女儿在北京出生,他先请假回了北京,然后他觉得溥仪给日本人当儿皇帝,实在丢人,于是就请了长假脱离了伪满。
金恒枢在抗战结束后就在北京的某小报当了摄影记者,后来他又和好友成立了北京最早的私人话剧团——北京民艺话剧团。

胤祥之墓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民艺话剧团并入了北京实验话剧团,金恒枢后来从演员转成了幕后工作人员。
金恒枢有四子两女,长子金启运退休前是北京的副处级干部。
他的儿子金焘春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跟着他三叔移居香港了。
以上就是爱新觉罗·胤祥后人的情况的简单介绍,大家有什么想讨论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
参考资料:
《清朝皇族后裔的故事:末代怡亲王和他的长子长孙》,爱新觉罗·启运,新华出版社出版;
雍正:胤禛, 雍副:胤祥。
副处,相当于副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