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玉中的童子如何识别他们所处的年代

恋石斋记文化 2024-10-04 10:10:33

老玉童子的断代通常依据其造型、纹饰、雕工、玉质等方面的特点来判断。不同朝代的玉童子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

1. 宋代:宋代玉童子通常头部较大,脸形短宽,后脑勺凸出,头顶一绺短发,或形如鸡心,或分向左右,脑门宽大。眉毛为阴刻的八字眉,这是宋代玉童子区别于后世同类玉雕的最显著的时代特征。童子身穿近膝的对襟长衣和肥大的筒裤,衣裤的褶皱短而细软。

2. 元代:元代玉雕童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大发展,盛行“深刀重刻”的雕琢手法,线条粗壮有力,造型多呈动态。元代人物的发髻开始凸起,耳朵也开始立体化,但是又保留了人物手部比较夸张的做法,即手和袖同宽甚至略宽于袖口。

3. 明代:明代玉雕童子承袭了宋元遗风,同时也有发展创新。此时期的发髻形式多样,发髻的线条稀疏粗短,耳朵大多为不规则长方形,用一条阴线表示眼睛,不刻眼珠,蒜头形鼻等。手的比例趋于正常化。腰间束带或扎蝴蝶结。如果持有荷花,荷花的位置已经下移到背后。

4. 清代:清代玉雕童子雕刻细腻精致,具有灵动感。形态也比较多样化,如击鼓、戏兽、蹲卧等,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人物面部雕刻,用偏刀法斜削进去,使眼睛下面颧骨突出,鼻梁、鼻尖都比宋代小孩高得多,立体感强。衣服大都是宽大的长袖,衣襟的阔边、袖口、下衣或裤脚的边沿和腰带等,都用阳文,使衣服比身体凸出许多,衣服轮廓分明,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特征。

通过这些特征,专家可以对老玉童子进行相对准确的断代。当然,实际的鉴定工作可能更为复杂,需要结合实物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 阅读:8

恋石斋记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