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日常生活之中注意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在早上的时候,银行前面经常会有“武装押运”的车。
车旁边还有拿着枪支的人在旁边守护,保护车的安全,而在这押运的车内运载的就是银行的钞票。
老百姓一般都是会把自己的钱存在银行,因为银行安全,放在家里可能还会丢失或被偷,而放在银行不仅可以赚利息,还特别的安全。
那在我们看来无比安全的银行为什么不让钱过夜呢?一般他们都把钱送去哪里了?
用于存放大量现金的金库一般是二类金库,这种金库通常都配备有先进的监控系统以及报警装置,可以对金库进行24小时监控。
每个城市的银行基本都有对应的金库,在金库也有工作人员,每天早上的时候,工作人员会清点现金和相应的凭证之后,然后由押送人员装上车,运送到对应的银行的网点。
等到银行下班的时候,银行的工作人员再将所有的项目都盘算清点好,然后将现金和凭证装箱,让运钞车再把钱运回金库。
值得一提的是运钞车的路线都是精心设计过的,不管是早上送银行还是晚上送金库,都是提前有计划好的。
一般押运车走的路线沿途都有很多的监控,基本上都是无死角的,而且人流多的地方,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安全。
因为路上监控多,人流量大,那犯罪分子就很难下手,即便出现意外事件,那也有目击者以及监控可以提供证据,方便后期破案。
而且用来装现金和凭证的箱子也很沉,一般有二十多斤,加上现金的重量,一般大概有三四十斤,这也就增加了抢箱子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来回护送过程中的安全性。
武装押运的车也不是负责全部的网点,而是只有几个网点,所以车上也不会有上千万的现金,押送部队一般是一个司机,一个提钱箱的人,然后1到2个荷枪实弹的安保人员。
那每天这样来回送不麻烦吗?银行的防护等级也很高,到底为什么不能放在银行里呢?
虽然说每天押送现金的步骤非常麻烦,但是这个方法是能保证最大安全性之中的最优解,可以有效防止外来风险。
抢劫银行的事件其实不在少数,集中储蓄在银行之中的话,一旦发生损失,那就将是巨额,虽然银行也有非常严密的防范措施,但是夜晚是无人看守的。
如果放在银行雇人看守的话,那至少需要两个人来互相监督,以防止监守自盗,这也就意味着要多付两个人的工资。
但是话说回来,银行的防火防盗措施不如金库,万一发生火灾,那依旧会带来很多无法承受的损失。
再者每次运送到金库以及从金库运出来,工作人员都要详细进行账目核对,存取款、余额等都是要盘点清楚的。
如果说一直存在银行的话,那可能就会有不按时核对账目的情况出现,这样系统的账目就会变得混乱起来,再整理就会很麻烦。
有的工作人员可能也会监守自盗,比如在一些小银行当中,有的经理可能会把储户的钱放到别的银行或者是去投资来赚取利息,进而会造成老百姓没钱可取的情况。
综上各种原因,所以才需要每天都用押运车运送银行中的钱,既可以避免损失的情况的发生,也可以更好的对银行中的工作人员实施有效的管控,防止贪污腐败的情况的发生。
而且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腾飞,老百姓的储蓄都逐渐多了起来。这样的话银行的存款也会相对应的大幅度增加。
因为每个网点在一般的情况下都有固定的分配分配金额,大概在50万左右,如果有人想一下子取走数十万以上的话,那银行是不会直接让取走的,因为没那么多钱。
一般是需要提前预约,这样运钞车就会运送足够的现金来促进日常业务的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都方便了老百姓日常业务的办理。
而银行的押运最初的时候是始于明末清初,当时为了保平安,所以钱庄、票号都会委托一些信誉良好的镖局来“押镖”。
这我们在一些电视剧当中其实也能看到,后来在十九世纪末的时候,我国就效仿西方的金融业成立了自己的银行,建立起了自己的押运队伍。
半个多世纪以来,金融业在以飞快的速度前进发展,银行的押运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初银行押运钞票用的是人力黄包车以及自行车,后来上海解放,脚踏三轮车开始成为押运的主力。
当时在马路上经常就是一名车夫蹬着一辆三轮车,然后上面坐着押运人员,后面再跟着一个挎着木壳子手枪的守护人员,骑着自行车在后面守护。
到了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需要人力蹬的三轮车慢慢就被换成了三轮的微型汽车,银行的押运工具也自此进入了机动车辆的时代。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金融业就进入了一个急剧发展的时期,银行的业务量也飞速增加,微型汽车无法再满足日益增加的业务需求,所以就有了第一辆押运车。
这个押运车是由一辆130型的载重汽车改装形成的,押护人员的枪支也升级了,整体都变得正式起来。
到了九十年代,其各方面的功能都变得先进起来,专业的运钞车当中不仅有冬暖夏凉的设备,而且安全性能也大大提高了。
不仅仅有了防弹防盗的功能,而且网络通讯也非常流畅方便,不再像之前那样,在简陋的环境下艰苦工作了。
现在的银行押运人员都是专业的人员来承担的,押运车的损坏以及盗用的情况都是由银行专门的保卫科负责的。
这些人员既不是保安也不是警察,不过他们也有专门的名字叫做“经济警察”,就是在上世纪90年代诞生的一个警种。
不过其业务是当地公安机关来指导的,人事关系属于其所属企事业,他们是有编制的,是公安正式配置的人员。
在我国全国的经警队伍大概有73万人左右,要想当运钞员的话,是有一定的门槛的,不仅要求有经过专门的部队训练,而且还要求能够熟练枪支弹药。
对于自身背景的话,是要求不能有犯罪记录,有的地方可能还会有身高等其他方面的要求,有的人会想这些押送人员手里拿的枪是不是装的空弹。
他们这些人配备的枪除了霰弹枪之外,还有97式18.4mm系列防暴枪,这种类型的枪可以发射多种弹药,比如催泪弹、橡皮弹、杀伤霰弹等。
如果在运送银行的钱的路上出现意外的话,他们是有权射击的,一般是先口头警告,如果警告没有用的话,就会鸣枪示警,依旧没有用的话,就会直接开枪射击非致命的部位。
虽然工作流程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来准备,必须确保每个环节都不能出现纰漏,在押运的过程中,精神也需要高度集中。
除了我们日常所见到银行的押运车之外,我国还有运钞列车,像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的押运中心每天就需要承担大量的火车、汽车的武装押运任务。
这里也有专门的铁路押运人员,主要就是负责跨省人民币的武装押运,保障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的现金供应以及港澳和东南亚地区人民币现钞的跨境流通需要。
在夏天的时候,车厢中的环境是十分的艰苦的,不仅闷热,而且还有很大的异味,他们需要睡在这里,因为装有发行基金的箱子在这里,
这些工作人员的床就是这些装钱的箱子,因为需要全天24小时值班看守,所以里面还会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设施。
比如水桶、小马扎以及用来吃饭的简易的小桌子等等, 在日常护送的工作过程中,也要特别留心,因为货物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紧急启动或者是刹车而倒塌。
他们有时候需要进行下车补给,有时候掌控不好时间,就很有可能掉队,并且这样的情况还时常发生,这个时候押送人员就需要马上协调铁路部门来追车归建。
现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越来越普遍,现金的流动性也大大降低了。
相应的银行的现金运输压力可能会小一些,但是完全被取缔是不可能的,在人们的眼里,数字货币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没有现金带来的安全感足。
不过未来的发展会怎么样我们尚未可知,至少目前银行押送现金的措施对于银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你会把钱安心存在银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