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将领的美貌妻子,有哪些人返回大陆?结局如何?

热看点 2024-03-04 08:50:18

在民国时代,国民党的将领因为位高权重,往往能够娶到特别漂亮的妻子,羡煞旁人。

然而,时代大潮不可抵挡,随着蒋介石的失败,那些如花美眷也随着丈夫去了台湾,风光不再,她们中有的人尚能安稳地渡过晚年,有的却颠沛流离,有的在台湾了此残生,有的后来又回到了大陆寻亲访友,同样的官家太太身份,却演绎出不一样的人生。

国民党高级将领张灵甫的第四任妻子王玉龄

在遇到她之前,张灵甫已经有了三段婚史,他的原配夫人名叫邢凤英,是中学的时候父母给他安排的包办婚姻,也就是童养媳,虽然邢凤英十分贤惠,深得张父张母的喜爱,但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张灵甫和她的文化水平差距过大,因此没有共同话题,更没有任何感情。

在未和邢凤英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所谓的真爱,张灵甫又将刚刚迎娶的第二任妻子吴海兰带回了家,两人还没有热乎几天,张灵甫就误会妻子和人偷情,盛怒之下,他不分青红皂白,枪杀了吴海兰,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

在出狱后,张灵甫又娶了来自西安大家族的高艳玉,他没想到的是,出身高贵的高艳玉居然吸食鸦片,烟鬼上瘾的时候往往神志不清。

一次,高艳玉吸食鸦片的时候不慎点燃了蚊帐,导致两人的女儿被活活烧死,另外,她还特别迷信,儿子身患阑尾炎,高艳玉没有选择送医,而是试图通过鬼神之道解决问题,结果可想而知,儿子也不幸夭折,经过连番打击,张灵甫一气之下休了高艳玉。

后来张灵甫欲再娶一位妻子,但此时他已人到中年,只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温暖普通的家庭,因此拒绝了来自各路女星和名媛的追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王玉龄。

王玉龄出身于湖南长沙的富商家庭,不仅长得花容月貌,而且颇有学识,很对张灵甫的胃口,他一听说长沙湘中女校有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校花,便立即前往,展开了猛烈的追求,但始终没什么效果。

为了近距离接触王玉龄,他派出手下张处长和处长夫人,张处长的夫人和王玉龄是旧识,她邀请王玉龄一家前往张灵甫的府邸赴宴,正吃饭的时候,张处长对王玉龄的伯母说:“我们副军长还没结婚呢,你们家的哪位小姐合适?”

伯母说:“我们家的小姐早就名花有主了。”

张处长不死心,又说道:“找那没主的。”伯母回答道:“没主的又太小。”

张处长见状所幸也不再暗示,直接面向王玉龄,笑道:“找那不大不小的!”

如此直白的话,让才十六岁的王玉龄羞臊不已。

王玉龄早年丧父,母亲又忙着操持家务,她的情感世界存在缺位,正渴望被关注和爱护,再加上张灵甫虽然比王玉龄年龄大很多,但相貌堂堂,英俊非凡,谈吐风雅。

所以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虽然王玉龄的母亲强烈反对,但在1945年秋天,两人还是在上海金门饭店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此时王玉龄年仅17岁,婚后的生活十分甜蜜,她的脑海中满是未来相夫教子的美好愿景,但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刚刚结婚两年,丈夫就在孟良崮战役当中身死,19岁的她,也因此成为了寡妇,这个时候,他们的儿子才刚刚降生十几天。

1947年5月,在山东蒙阴县的孟良崮,国民党军队和解放军展开血战,最终国民党第74师被歼灭,师长张灵甫重伤身死,张灵甫去世后,他的随从参谋杨占春受他之托,带了一封信给遗孀王玉龄。

后来在一次访谈当中,王玉龄回忆当时的情形:“他就把这封信交给我,他就跪在地下哭,所以我才知道,他是真的死掉了。”

陈年旧事浮上心头,王玉龄一时竟声音哽咽,眼角发红。

在这封遗书当中,张灵甫的言辞十分激烈,临死前心中依旧充满了旧时代国民党军人的粗暴和火气,像在发出绝望的呼号:

“今日战况更恶化,弹尽援绝,水粮俱无,余与仁杰决战至最后,以一弹饮绝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人民与部署,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待之,幼子望养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诀矣,灵甫绝笔,5月16日孟良崮。”

在跟随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王玉龄独自抚养着儿子,生活十分艰难,按理说丈夫是为了蒋介石的野心而战死,作为家属,理应受到当局照顾,然而所谓的抚恤统统没有,为了谋一条出路,她在孙立人的帮助下,漂洋过海去了美国。

在美国,王玉龄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儿子,一边求学,充实忙碌的生活让她渐渐忘掉了失去丈夫的伤痛,由于自身拥有丰富的学识,再加上努力,她们母子二人逐渐在大洋彼岸站稳了脚跟。

她先是进入罗斯福医院工作,后来又因为优秀的表现被美国航空公司录用,她在航空公司工作了20多年,并在此期间再婚,但正如很多人说的那样,不是原配的婚姻始终存在问题,最终这段婚姻也不了了之。

时间来到70年代,王玉龄在退休后,一直特别思念祖国,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回去看看,没想到的是,不久她就接到了来自周恩来的邀请。

在再三犹豫下,王玉龄还是带着儿子回到了祖国,站在这片热土上,她切实感受到了新中国的发展变化,决定放下过往的恩怨和成见,和中国共产党握手言和,不再回到美国,而是定居上海。

2021年10月9日晩上10时30分,王玉龄在上海家中去世,享年94岁。

李宗仁的妻子郭德洁

李宗仁大多数人都很熟悉,但他的妻子却甚少有人知道。美艳不可方物,却有着不输男儿的志向和才华,描述的就是他的妻子郭德洁。

她随李宗仁走南闯北,风光无比,但她对于丈夫的帮助是实打实的,真正的下得厨房上得厅堂。她既是贤内助,也是理财专家,帮助丈夫解决了很多经济上的难题,还曾经帮助他和美国接洽,甚至帮助他成功竞选副总统,她本人也过了一把第一夫人的瘾。

郭德洁本名郭儒仙,儒仙这样明显带有文人气的典雅和一点点男儿气的名字,与她的经历正相互应和。她是最早一批接受西式教育的女性,不同于这个时代的其他女人。

虽然只是出生于小康之家,但她的目光放得十分长远,在其他女孩儿遵照传统学习女红的年纪,就不顾邻里异样的眼光,决定进入桂平女子学校读书。

李宗仁在桂平驻军的时候,因为妻子照顾孩子不在身边,因此倍觉寂寞难耐,一次在闲时观看学生游行,不觉眼前一亮,领头的女学生朴素典雅,清丽动人而又落落大方,一下子就抓住了李宗仁的心。

此时的郭儒仙刚满18岁,正是青春动人的年纪,李宗仁在万寿宫召开桂平县各界人士代表座谈会,她身穿粉红色的学生校服,在会上慷慨陈词,侃侃而谈,语中肯,针砭时弊,无一不切中要害,令在场男儿汗颜,也令李宗仁感到不可思议。

之后经人牵线,两人算是正式结缘。

李宗仁在娶到郭儒仙后,将她的名字改为更有女人味的郭德洁,希望她能够坚守女子珍贵的品格,德行高洁对李宗仁一心一意。

事实上,这个时候李宗仁还没有和原配李秀文离婚,他和李秀文是典型的包办婚姻,感情淡漠,李秀文长得不漂亮,也没有什么文化,连名字都是李宗仁给她改的。

希望她秀外慧中有文化,可这显然是在强人所难,因此李宗仁对她并不满意,一直想找一个自己钟意的女人作伴。

一个这样的女人,显然即便知道丈夫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也毫无办法,认命的李秀文只能在老家照顾公婆,抚养孩子,了此一生。值得一提的是,也许上天是怜悯这个柔弱本分的女人,李秀文一直活到102岁的高寿才与世长辞。

在成为李宗仁的妻子后,郭德洁也并不满足于阔太太的生活。

在参加北伐战争的时候,她担任广西省党部监察委员兼“广西女子北伐工作队”队长,成为第七军的坚强后援,这支队伍拥有自己的称号,叫做“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政治部妇女宣传队”,担任宣传、看护、慰劳等工作,不仅满足了自己的事业心,也为李宗仁积累了声望。

1947年,随着李宗仁的威势日益高涨,他的野心也已经按捺不住,几经权衡后,他决定竞选南京政府的副总统,此举风险极大,会得罪很多人,想到国民党政府和美国千丝万缕的关系,李宗仁决定向美国政府求助。

他做了两手准备,一边利用上海著名交际花蓝妮和孙科的花边新闻攻击竞争对手孙科,搞臭他的名声,另一边盛情邀请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

夫妻二人在见到司徒雷登后,郭德洁亲自为他沏茶,用最鲜美的水果招待他。司徒雷登不知道这两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依然很受用,笑道:“上帝也没法吃到这样好的水果哩!”

“大使先生,您便是活着的上帝啊!”郭德洁这奉承的机灵话立刻引得司徒雷登和李宗仁哈哈大笑。

两人谈起当时解放战争的局势,眼看国民党军队已经朝不保夕,李宗仁述说自己害怕被困在北平,取得了司徒雷登的同情,眼看时机成熟,郭德洁趁机叹了口气,说道:

“大使先生能否助我们一臂之力?我想请大使先生回南京后向蒋委员长美言几句,放我们回广西!”

司徒雷登心中了然,权衡利弊后,也许是因为眼看蒋介石节节败退,想要重新培养一个美国的代理人,因此决定帮他们一把,就这样,在美国的全力支持下,李宗仁成功上位,并为后来的总统宝座奠定了基础。

然而,愉悦的时光总是过得短暂,1949年,夫妻二人害怕被蒋介石针对,因此并没有去台湾,而是去了美国。

1965年7月,郭德洁随李宗仁乘飞机回到了阔别16年的祖国,在机场,周恩来、彭真以及贺龙等党中央领导热烈地致以问候,对这位领导了台儿庄大捷的英雄给与了极大的尊重。隔年,郭德洁因乳腺癌在北京离世。

白崇禧的原配夫人马佩璋

前两位国民党将领的妻子都不是原配夫人,而这位马佩璋却是白崇禧真正的结发妻子,陪他走完了一生。

马佩璋出生于广西桂林,父亲马健卿是清末的贡生,曾在地方任职,还是广西银行常务董事,富裕而开明的书香世家让马佩璋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也如愿考入桂林女子师范学校,再加上本身秀美的长相,成为众多青年心中思慕的对象。

到了婚配的年纪,来马府求亲的才俊如过江之鲫,几乎要踏破马家的门槛,不料马健卿一个都看不上,把他们都轰出了门外。

唯独白崇禧被他看重,时年白崇禧刚刚32岁,就已经率军击败并赶走旧军阀沈鸿英,他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光明的前途得到了马健卿的青睐,英俊不凡的外貌也俘获了女儿的芳心,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白也是回族。

新婚燕尔,马佩璋却来不及享受爱情的甜蜜,就要跟随丈夫去救援被唐继尧的弟弟唐继虞率军围困的柳州,情势危急,两人星夜兼程,不可谓不辛苦,白崇禧常年的军旅生涯早就习惯,但马佩璋可是一个弱女子,然而她一咬银牙没有任何抱怨。

在白崇禧离开桂林驰援柳州后,沈鸿英为报复白崇禧,于1925年4月2日派儿子沈荣光攻陷桂林,此时的马佩璋并没有跟随白崇禧出城,而是留在了桂林,沈荣光得知消息,下令全城搜查白崇禧夫人马佩璋,还放言:凡捉到马佩璋或报告其下落者,予以重赏。

眼见丈夫来不及回援,马佩璋没有惊慌,经过乔装打扮躲进了道生医院,这才逃过一劫。

糟糠之妻不可弃,这次共患难让白崇禧和马佩璋的感情愈加深厚,之后的几年,马佩璋为白崇禧先后生下了两个女儿:白先智和白先慧。

然而,纵然丈夫和自己感情笃厚,但还是无法控制好色的本性,就在1930年,趁自己不在身边,白崇禧在广西南宁和一名叫王氏的女子发生了关系,甚至还生下了一个儿子。

收到消息,马佩璋不禁悲从中来,自己已经尽力做好妻子的本分,从没有过分的举动,却依然收不住丈夫的心,但她没有大闹离婚,而是冷静下来,带着女儿匆匆赶往南宁。

她找到白崇禧,没有大声辱骂,也没有卖惨祈求,而是极为平淡地说道:“这里发生的一切,我都知道了。局面已成这样,我这命苦的人也只有认了。现在,你必须作出选择:如要她,我就马上离开;如要我,你必须与王氏断绝一切关系!”

她又找到王氏,对她说:

“这一段时间,多亏你对我丈夫的照顾,我很感激你。

我回来后,再不需要你照顾了。你生了‘黑仔’,外面人都不知道。

这也好,你可干干净净地回到家里去。‘黑仔’留给我们抚养。

我们考虑你这一两年为白家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准备在经济上给你补偿,以使你今后的生活不致发生困难。”

马佩璋冷静高明的手段最终解决了这件事,她将“黑仔”视如己出,也保住了和白崇禧的感情。

晚年的马佩璋因为日益恶化的高血压被迫入院治疗,情况很不好,白崇禧拖着病体,尽力照顾着老伴,两人真正做到了相濡以沫,白头到老:

“我母亲生病的时候,我父亲去探病,提着一些食物,他的腿也不良于行,他年轻的时候被枪打过,走路一跛一跛的,是那种丈夫照顾重病妻子的一面,那种非常凸显人性的一面,”白崇禧和马佩璋的五子白先用说道。

1962年12月4日,马佩璋因病在台北病逝。因为蒋介石的严密监视,至死都没能回到大陆。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