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古代,五大三粗的男人受欢迎?分别是哪五大、哪三粗

小韾说球 2019-06-10 23:41:13

为什么在古代,五大三粗的男人受欢迎?分别是哪五大、哪三粗

中华民族是一个语言文化十分鼎盛的国度,这些语言通过文字的记载,通过口口相传,逐渐形成了特定的形式,如成语、歇后语、诗歌、辞赋、散文,它们有的短小精悍,有的蕴含哲理,有的优美绮丽…,在民间,许多人从这些语言文字中,摘录出那些言简意赅的词语或者句子,以加强日常交流的说服力,或者来说明一些生活常识,于是便产生了谚语。

例如:“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从传记文章中摘录而出,用以说明道理的谚语。这种谚语,则是民众通过日积月累的观察,发现的一些生活经验,然后编成朗朗上口的句子,传授给下一代人,这些,相比较之下,略微粗俗,例如:“兔子不吃窝边草”、“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些都是话糙理不糙的名句。

在古代,有一个形容男人的词,或者说是谚语,叫做“五大三粗”,这个词要是放到现在,形容某个男人,那绝对会让对方恼羞成怒,因为在现在人眼中,这的的确确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在古代的时候,“五大三粗”的男子却非常受欢迎,因为,那时候说一个男人“五大三粗”,确是实实在在的夸人,褒义词,那么这个词什么意思呢?

它是一个形容外貌的词,是指一个男人外形出众,高大威猛,身材魁梧,这个词就出自梁斌的《播火记》。那为什么形容人魁梧要用五大三粗呢?究竟是哪五大?那三粗?

第一大:耳大,从相术来看,耳大代表有福相,在古代的插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得道高僧,道教真人,都是耳朵十分大,这其实就是对于他们美好祝愿。

第二大:肩膀宽大,肩膀宽大的人,一般来说比较稳重,胸怀比较开阔,身材比例也非常好,并且做农活也是一把好手,古代毕竟是农耕时代,力气大会做农活的男人肯定受到欢迎,那时候粮食是硬通货,有粮食在手,什么都好说。

第三大:手大,手大也是力气大的标志,能够做农活,什么农具都能上手,并且还有一句谚语叫做“手大能聚财”。即使不做农活,有一把力气,无论是给人打工,还是参军都有十分不错的出路。

第四大:臀部大,臀部大的人,下盘稳,所谓“腚大江山稳”,这也是民间谚语,是一种有福气的象征。

第五大:脚大,脚大走四方,农耕社会,大地就是人民的衣食父母,有一双宽厚的大脚,走到哪里都不怕没有饭吃。

三粗,则是腿粗、腰粗、脖子粗,这都是有福相的象征,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够长成这副模样,绝对是家里有钱的主,像那些官绅富豪,都是三粗的形象。

男人五大三粗的形象,在古代人民眼中,基本就是最完美的形象,毕竟那个时候娱乐圈不发达,不能靠脸吃饭,大家靠的是力气,所以时代追求决定审美,大块头自然而然成了那时候的审美标准,是绝对褒义词,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谚语都渐渐遗失了原本的意义。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