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就在不经意之间

重磅 2025-01-12 07:36:42

《感动就在不经意之间》作者:林鸿展

特别感谢百变鬼才萧宽艺术大师真诚题款并赐稿、中国榜书第一人高山得林题款、及新华社《半月谈》原主编林双川书法艺术家题款、上海书法艺术家刘震题款、东营胜利油田书协副主席岳书成艺术家、北京天香画社姚翠芝团队、太原德艺双馨模范王承图艺术家、、、、、还有许许多多的书画艺术家在此就不再一一提名了,再次感谢了!

我组织了这次中国《印象日照》民间公益性社会活动,让我感悟许多。首先这次活动是非官方举办,纯属民间个人行为。这样的征稿活动就让大家对我们的诚信度打上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因为诚信是当今社会最最重要的东西。征稿就是伸出手向书画艺术家们乞讨,这种活动在几年前好像市场很大,艺术家们都需要这种平面载体进行其人其事的宣传,送上几幅作品完全不觉得心疼,还就怕预选不上,有着忐忑不安的惶恐之感。短短几年就风气突变,这个社会就让人谁也不信任谁,互相提防着对方,生怕上当受骗。可以理解,大家是被骗怕了。再加上经济社会的诱导,一切向“钱”看的歪理邪说,造就了许多艺术家一切唯钱是图、唯利是图,许多借口,冠冕堂皇,言之凿凿。艺术随之也就变的浮躁了、功利了、不再传统了。尽管书画征稿活动冠以慈善公益事业的高帽,也几乎打动不了一些书画艺术家那颗被铜锈熏染的心,这些原因掺杂着慈善事业不慈善所造成的。伪慈善、伪公益、伪捐款….这一“伪”字,造就了某些所谓“艺术家”的更好借口。

艺术本无价,为了糊口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若打着艺术的幌子进行敛财,就会让世人所不嗤。艺术财富是公共资源、是社会的、是大众的、是天下黎民百姓的,脱离了这些,将是空洞的、乏味的、无聊的、低级的。在市场规律的运作下,书画艺术适当收取润笔费用是可取的、正常的、让人理解的,这些都无可厚非,毕竟生活为了艺术,艺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是,我们还是希望不要把艺术做的太商业化,铜锈味太浓不可取。

征稿的过程,感动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北京的姚翠芝老师所带领的天香画社书画艺术团队就给我们以感动、以鼓舞、以信心、以力量,给当今书画艺术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她们费尽了心血,给我们寄来了精心准备的作品,这是对当今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的一次巨大的打击。

百变鬼才萧宽大师,在新的世纪擎起了诚信这面大旗。向信任宣言、向诚信立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堪为当今艺术界一诚信楷模。萧宽老师是何等繁忙,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题写了《中国文化艺术网》、《中国印象日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精彩作品。我亲手收到萧宽老师委托快递公司寄来的作品及资料后,我禁不住泪水打湿了双眼。我是在夸张吗,我是在渲染吗,不,不会的,我是真的被这些优秀的艺术家感动了。

新华社《半月谈》原主编林双川老师、上海书法艺术家刘震老师、山西太原八旬老人王承图老师等都是在陌生的拜访留言中续写了友情,挥毫写下了作品。从陌生到熟悉,这短短的距离就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攻不破的堡垒。这些真正的优秀艺术家为我们这个缺乏诚信的时代做出了榜样。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不仅仅是物欲横流,不绝对是唯利是图,还有真情存在,还有大义存在,还有真爱存在!当然最能够打动人心的还是那份不经意之间的感动!

0 阅读:0

重磅

简介:关注城市发展,关心都市民生,讲述有温情的青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