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家境不好还不认真读书?
很多时候家境好的孩子才能不受各种干扰专心读书。甚至一路读到博士,家里都不要他操心,养他一辈子都没事。“认真读书”这四个字可分析的点太多,首先什么叫“认真”?家庭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大概率伴随的问题是父母文化程度不够,“认真”这个词可能小孩就没从父母那感受到过,怎么去“认真”。并且“认真”需要心理状态良好、注意力极其容易集中,家庭不好的小孩在这两点上很难做到。这就引起另一个概念,家庭需要有“爱”才会更容易让小孩学会“认真”。天天家里摔摔打打吵吵闹闹,小孩天天心里恐慌、焦虑,“认真”状态很难进入只说说我作为班主任看到的一些现象:很多孩子很无助。他们一开始兴致勃勃想要学习,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们读书声音都很响亮,特别想要小红花,因为一年级的知识很简单,只靠听课是可以轻松考90分的。越往上知识越难,绝大多数普通孩子无法完全独立消化课堂上的知识,在完成习题的时候,他们想问问父母,结果父母也不懂。想问问同学,同学不一定有耐心转着角度一遍遍讲。想问问老师,老师肯定会解答,但是回家作业在家里写的,很少有学生会直接打电话给老师去问。越学越困难,越学越无助,越学越没劲,学习积极性就在日复一日的打击中消磨殆尽,最后摆烂了。这个问题明显就问的不对。上了大学了,爱不爱学习跟家里面穷不穷关联又不大,而且即便说是家庭条件不好,其实和大部分同学差距也不大,大部分同学的家里都是普通工薪阶层,无非就是月薪1w和5000的差距,谈不上什么阶层差距,真有钱的也就那么几个,而且早准备出国留学去了。我从小在县城读书,父母都是农村出来的,周围亲朋好友家里条件都和我差不多,家里在我之前都没有人读过高中。我根本就没有好好学习的概念,也不知道为啥要努力学习。好在智商比较高,上课随便听听就能在县城中学考到年组第一第二,高三一年都在打游戏追剧,根本不知道要努力读书考好大学有什么用。后来大学去了c9,发现周围人全是三线城市以上出来的,父母也全是高知,很多同学都从小精通琴棋书画,聪明努力还会搞人际关系。而我像个傻子一样,什么也不懂,也不会规划人生。大学时候我就对自己和周围同学的家庭方面的差距感到抑郁不平,调节了好几年才调节好心态,才开始真正地理解努力学习的意义,才开始真正努力学习,而不是像高中似的摆烂。你有什么看法呢?快来评论区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