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孩子爱“搞破坏”,恭喜你,这是孩子聪明的表现

琦想妈妈 2020-09-19 08:39:17

小侄女快3岁了,弟媳和我说孩子在家里就是一个超级破坏王,家里好好的芭比娃娃,小侄女玩着玩着就摔到了地上。还用剪刀将娃娃剪开。一个女孩子,看到门把手,都会乐此不疲地拧啊拧,仿佛是不把它拧下来就不罢休。

弟媳还说上次和我一起买的口红和眉笔,被小侄女拿来直接当成写字笔用,满屋子乱画。孩子总是在变着法地破坏东西,她都快愁坏了。

我和弟媳说,孩子进入动作敏感期了。弟媳很吃惊地问:“还有动作敏感期这新名词?那孩子到了这个时期,我们怎么做好?”

孩子在进入动作敏感期之后,内心深处就会迸发出一股强烈的激情。这种激情促使着孩子在周围的环境中寻找可以锻炼自己的工具,他们迫切地想要满足自己的需求。

像前面我的小侄女实际上就是将布娃娃、门把手和口红等当成了自己锻炼的工具,通过这些破坏行为,她在锻炼拧、插、剪这些手部精细的动作。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应该认清,孩子的破坏行为并不是故意为之,只是出于本身锻炼的需求。如果你的孩子有这些搞破坏行为,恭喜你,那是孩子变聪明的机会。

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包括塞、插、舀、敲、涂、穿、拧、倒、剪等,这些动作都需要手臂小肌肉的配合,孩子寻找一些工具所实施的各种破坏行为,实际上也是在不经意中开发了自己的手部动作。

爱玩、好动、会捣蛋,是宝宝的天性,只要不做危险事,就不能妄加指责,否则容易抹杀宝宝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面对喜欢破坏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01.确保孩子安全就大胆放手

当孩子有破坏行为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给宝宝的探索行为创造安全的条件,比如整理好房间环境,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我那时候是这样做的。把有危险的东西放到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然后便是有耐心地反复提醒孩子。

当宝宝做了有危险的事情时,我会在事发现场看着宝宝的眼睛,用简短易懂的话语告诉孩子“这样做很危险,以后不可以了”。

02.“不管”是最好的管

孩子出现破坏行为,完全是顺应自己自然发展的需求。父母不要管制太多,管制太多的孩子,会逐渐成为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

因为在家长专制下的孩子,短期看是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受影响,长期来看,会给他留下阴影。

所以说我们对孩子这种行为,在安全的情况下,不管是最好的管。

03.给孩子寻找一些替代品

孩子在寻找可以锻炼自己的工具,但是身边又没有相应的教具或者玩具,于是就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门把手、床单这些日常生活用品之上。

我家大宝处于动作敏感期时,我就为孩子准备一些替代品,这样孩子在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精细动作得到发展之后就不会再破坏家里的物品了。

04.阻止宝宝的不好行为

宝宝好奇心重,对于新鲜的事物总是要捣弄一下, 当宝宝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在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要让他尽情地玩,但是像小刀、电器等这些容易造成伤害的物品,我们一定要明白地告诉宝宝“不行”。

05.宝宝冒险失败,不要嘲笑

宝宝冒险失败,我们不要嘲笑他,因为种泼冷水的行为会很打击宝宝探索的欲望和热情。

孩子会觉得父母不支持他反而在看他的笑话,这样很伤害宝宝的自尊心和与家长之间的亲密感情。

如果宝宝探索失败,我们要多鼓励孩子,我们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寄语:对于喜欢破坏的孩子,在确保宝宝安全,我们就大胆放手,我们不要常常大声喝止,这样会令宝宝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0 阅读:6

琦想妈妈

简介:专注孕产和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