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高龄生下双胞胎女儿,拼命赚钱存下700万,母爱伟大让人敬佩

可妈早教日记 2022-03-30 13:35:03

60岁的年纪本该安享晚年,和闺蜜们打打牌,和老伴一起旅旅游,过好退休生活,再或者帮孩子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可有一个60岁的老人却选择了一条让所有人都理解不了的路。

60岁的她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做试管婴儿生孩子。所有人都觉得她疯了,这个年纪都该当奶奶了,孩子出生了她就老了,以后谁来照顾?

最关键的是女人35岁后就属于高龄产妇,60岁的年纪生孩子,身体能承受吗?危险和难度要比其他孕妇高出很多倍,简直是开玩笑。

一、女儿出事后,生活黯淡无光

她原本是一个有名的医生,丈夫在军校任职,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是医生,有一个女儿婷婷,就在女儿嫁人后却很快不幸离世,女儿的离开让她失去了希望,曾经她准备买一块墓地去陪女儿。

老年丧子的悲痛无人能理解,每天以泪洗面,感觉生活一点乐趣也没有。后来她想过收养一个孩子,但福利院的人说很多孩子将来可能会去寻找亲生父母,她的一丝希望又被磨灭了。

二、做试管自己生孩子

领养失败后,盛海琳不死心,打算自己生孩子,可60岁的高龄生孩子谈何容易,亲朋好友都劝她别做傻事,连丈夫都不支持,但曾经是医生的她却执意要做试管。到处求医,她先后去过上海、西安、广州,终于她有希望了,医生专门为她制定了一套方案。

但她身体无法跟年轻适龄女性一样,所以每天都需要打针吃药,终于有一天医生告诉她真的怀孕了,但身体情况却很糟糕,高血压、低蛋白血症、肝腹水……甚至在第20天的时候就出现了大出血,情况不容乐观。

好不容易熬到7个月,身体无法承受,医生只能提前剖腹产,可孩子一出生一个3.7斤,一个2.9斤,双双被送进了保温箱,每天高昂的费用让他们苦不堪言,本来为了怀孕就已经快倾家荡产了,现在孩子出生奶粉、尿不湿,再加上早产的孩子每天住院,看着每天3万的高昂费用,更是让人头疼不已。可能借的亲戚都借遍了,还是无法继续生活,那一刻她才知道这才是开始。

三、为了生活,不得不坚强

女儿3个月后,她只能出去工作,但两个孩子的花销加上之前的债务很多,她只能选择高收入的工作,于是她全国各地开讲座,开始拼命赚钱。

但这意味着自己无法陪伴孩子,身体不适、精神恍惚,很多时候她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折腾?为啥要生孩子?

原本就生活拮据,这时候丈夫又中风了,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除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还要照顾老伴。可路是自己选择的,再难也要走下去。

在她悉心照料下,老伴很快好了起来,平时把女儿交给老伴和保姆照顾,自己则全国各地挣钱。她不止一次表示:“后悔曾经的决定,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定三思而后行。”

四、未雨绸缪,为孩子将来打算

这12年,没有一天是闲下来的,她每天都在挣钱的路上,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12年她已经积攒了700多万教育基金,而72岁的她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好好陪伴一下女儿了。

“我这十年拼命挣钱,也兑现了我的承诺,我不会给社会增加负担,我现在的积累,完全可以让两个孩子过得很好。”

每周她带女儿上舞蹈班,生活过得惬意又自在,很多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但心里有她知道重新成为妈妈的那一刻,这一切都是自己该做的。

五、60岁生孩子支持还是反对?

很多人说这个妈妈太自私,只想着自己,60岁生孩子,无论是自己还是孩子都承担了很大风险,等孩子20岁她都80岁了,孩子上学也会被指指点点,被别人嘲笑。为了自己的意愿让孩子将来受罪。

但也有网友表示支持,妈妈都是伟大的,她拼命生下孩子,这一份勇气就让人敬佩,她又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为孩子将来做好了打算,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

我们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任何人都有当父母的权利,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

六、普通人能否借鉴

但作为普通人不建议借鉴,毕竟我们无论在经济还是身体还是技术方面,我们都无法与盛海琳相比。

1、普通人身体承受不了的

普通人60岁的年纪早就不具备生孩子的条件,45岁后生孩子都有很大风险,怀孕的辛苦和身体的各种不适,没有强大的身体承受能力是万万不行的。

医生还是会建议夫妇们不要超过35岁再生育。一方面过了35岁后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不如之前,其次,35岁后生孩子身体恢复起来很慢,再者年纪太大未来照顾孩子精力有限。

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精子和卵子的质量更好、产妇在生育之后的恢复更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出现像盛女士这样的情况,年纪过大的父母也很难保证自己可以在较长时间内陪伴着孩子成长。

2、普通人经济条件不允许

养两个孩子付出要比一个孩子多很多,更何况他们需要请保姆,两个孩子的医药费、住院费、教育费用等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更何况普通人60岁以后已经没有赚钱能力,勉强靠退休金维持生活,而盛海琳本来就是名医,她有一定的影响力,赚钱能力也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

3、普通人精力跟不上

养育过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养育孩子要付出大量精力和体力的,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60岁以后的人,无论在体力还是精力方面都大不如前,再加上孩子哭闹、生病更是身体吃不消。

而盛海琳之前就是医生,对照顾病人和孩子都很有经验,无论是对自己的身体照顾,还是对家人的照顾都是得心应手。

所以普通人不要轻易学习她的做法,虽然母爱伟大,但这种尝试和成功的案例出现的概率很低,我们不要随意评判。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0 阅读:644

可妈早教日记

简介:专注于育儿、亲子关系研究,分享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