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兄弟姐妹好几个,最“命苦”的是老几?答案让人泪目

幸运女孩二一六 2025-01-30 09:44:42

普通老百姓,家里兄弟姐妹多的情况很常见。孩子多了,家里会很热闹,尤其是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让人羡慕。

我身边许多独生子女的家庭,都羡慕别人有兄弟姐妹,说他们小时候很孤单,要是有兄弟姐妹陪伴就好了。

但是,每个家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也是如此。我身边许多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大多都是一肚子苦水,说自己太“命苦”。

家里兄弟姐妹好几个,到底谁最 “命苦”?我发现大多数家庭的答案都很相似。

老大:一句你是老大,应该的、有苦无处诉

在很多多子女家庭里,老大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全家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新生命上。老大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可谓是家里的“心头宝”,父母疼爱,爷爷奶奶也护着,有啥好吃的、好玩的,都先可着他来。

我发小是家里老大,他常跟我念叨,小时候爸妈对他那叫一个宝贝,走哪儿都带着,想吃什么爸妈也舍得买。 可随着弟弟的出生,一切都变了。

父母忙不过来,照顾弟弟已经焦头烂额,对老大的关注自然而然就少了。老大不仅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还得帮忙照顾弟弟。

发小上小学二年级,每天回到家就要先照顾弟弟,给他喂饭,陪他玩,还要学着做饭做家务。他上小学四年级时,已经会烧稀饭、炒土豆丝等一些简单的菜了。

但是父母不觉得她懂事,要是弟弟磕着碰着或者闯祸了,爸妈第一个指责的就是她,说她照看弟弟不用心,没用。

发小心里很委屈,自己也是个孩子,却要做那么多事,还不被父母看到。她弟弟从小就不用做家务后,后来有了妹妹,日子也过得比她好。她虽然已经出嫁了,有了孩子,但是每次提起小时候的时候都会哭。

除了偏心之外,父母对老大的期望往往很高,希望他们在学业、事业上都能做出一番成绩,给弟弟妹妹树立榜样,最好能事业有成,多多帮衬弟弟妹妹们。

家里有好事,父母想不到老大,一旦需要出钱出力的时候,就开始把责任往老大身上推了,认为他们是老大,付出再多都是应该的。

发小的父母生病,父母和弟弟妹妹都让她照顾,说谁让她是老大呢。

这种无形的压力,让老大在成长的道路上负重前行,心很累,却有苦无处诉。

老二:夹缝中求生存的无奈者

在兄弟姐妹中,老二的处境也挺尴尬。他们既没有老大出生时的那份独一无二的宠爱,也没有老幺被全家人捧在手心里的待遇,就像被夹在中间的“小透明”。

父母的注意力,不是在老大身上,就是在照顾年幼的老幺。我同事就是家里老二,他跟我说,小时候过年买新衣服,爸妈给老大买的是又贵又好看的,给老幺买的也是精挑细选,到他这儿,就随便挑一件,能穿就行。

学习上,爸妈也很少过问他的情况,他感觉自己就像个没人管的孩子。

为了引起家人的关注,老二往往会努力表现自己。有的变得特别懂事,事事都抢着干,就盼着能得到一句夸奖;有的则变得叛逆,故意惹事生非,希望以此来吸引家里人的关注。

不管是哪种方式,老二在成长过程中,都承受着比其他兄弟姐妹更多的心理压力。

从心理学角度看,老二常常处于一种“比较劣势”。他们会不自觉地和老大、老幺比较,觉得自己既不如老大优秀,也不如老幺可爱,这种心理落差,很容易让他们自卑又敏感,害怕得到又害怕失去,所以一直患得患失。

他们渴望被爱,却因为没有被父母好好爱过,所以不知道怎么爱自己。

老幺:被过度保护的“巨婴”

老幺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在很多人眼里,那是最幸福的,全家人都宠着惯着,要啥给啥。确实,小时候的老幺,享受着哥哥姐姐的照顾,父母也对他们格外宽容。

我邻居家的小儿子,就是家里老幺,从小被宠到大,犯了错,有哥哥姐姐帮他扛着,父母也不舍得打骂。 可这种过度的宠爱,也给老幺的成长带来了不少问题。

而且,老幺常常被父母当成小孩看待,即使成年了,家人也不放心他们独自做事。

邻居家的儿子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嫌上班太累,父母托人帮他找工作,他总是懒懒散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作没几天就被辞退了。

现在就在家啃老,缺钱了就问父母要。父母生病了,也是让哥哥姐姐管,他做甩手掌柜。如今35岁了,没车没房没存款,父母为了他的婚事天天唉声叹气。这样没有责任和担当的人,谁家姑娘愿意嫁给他呢?

老幺往往习惯了被照顾,容易养成别人做什么都理所当然的心态,因为遇事有家人护着,心理上也难以真正成熟起来。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孩子之间的烦恼和压力也不一样,无论谁最 “命苦”,都希望往后的日子里,大家能多换位思考,父母理解孩子的不易,兄弟姐妹之间相互体谅。

许多子女对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斤斤计较,并不是他们心眼小,而是心里有过不去的坎。

即使是兄弟姐妹,血浓于水,付出也是相互的,亲情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希望我们都能明白亲情的可贵,珍惜与家人的相处,以后回首往事,心里留下的是感动而不是心寒。

0 阅读:35

幸运女孩二一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