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5系列上市发售至今,尽管伴随着缺乏创新、挤牙膏等一系列争议和吐槽,但总体看来,消费者市场的反馈仍然是“难逃真香定律”,销量和热度仍比较出众。不过,与此同时,另一份数据表明却表明苹果对产品零部件供应链的调整,正在加速替代中国本土供应的零部件。
不久前,日经济新闻与拆解机构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公布了一份关于苹果新款iPhone 15系列拆解分析报告。根据报告数据显示,iPhone 15 Pro Max内部零部件来自于公国大陆供应的占比仅2%,相较之下,美系、韩系、日系等零部件占比,则分别为33%、29%以及10%。
对比近年来,每年的新款iPhone在内部零部件占比中,对于中国的国产零部件占比和需求始终保持下滑趋势。中国大陆供应零部件组成占比数据,iPhone13系列占比4.5%,14系列占比3.8%,15系列竟仅占2%。
由此可见,苹果对于iPhone产品零部件加速去中国化的进度已经十分恐怖。这意味着,中国供应商基本被苹果踢出了核心元器件供应链。与此同时,相较于其他厂商,苹果在供应链话语权和选择性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友商无法比拟的。最为恐怖的是,凭借品牌、生态、用户忠诚度等一系列优势,苹果尽管在去中国化,但庞大且扎实的中国消费者市场以及果粉群体却并不会褪去对苹果系产品的购买力。
在供应链体系上,苹果去中国化,本土供应商要有危机感。
在商业角度上看来,苹果对于供应商侧面的筛选和调整,显然将高价高利润空间预留转移至欧美日韩系供应商,包括高通、三星、SK海力士等一系列供应链龙头。被苹果从供应链剔除,对于本土供应商体系意味着失去更多高利润空间,毕竟苹果这类头部客户对于各类零部件的需求量十分庞大,且利润空间更加充足,一旦失去苹果,意味着利润和订单量的大幅下滑。
诚然,加入果链成为苹果供应链体系的一员,虽是诸多本土供应商不可多得的上位机会,但过度依赖苹果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被剔除果链,就将直接面临着高额亏损甚至退市风波,欧菲光的利润亏损则是前车之鉴。
客观来看,本土供应商为求稳健发展,更应理性看待不同手机厂商,而非过度依赖于苹果或其他某一家,也就是不能将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的道理。另一方面,在核心零部件环节上的产品更新迭代、技术研发也必然保持高度激进,包括芯片、存储、镜头、显示屏、等关键技术领域以及核心零部件上,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自然会赢得手机厂商以及消费者的认可。
宏观上看来,时刻保持危机感才是促使中国在核心元器件供应链上,可持续化良性发展的关键先决因素。
一方面,消费者市场的支持,另一方面,其他手机厂商的认可。归根溯源,一切都来源于产品竞争力和技术优势,在内存、镜头、显示屏等核心零部件领域,本土供应商相较于高通、三星等海外老牌巨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始终保持足够危机感,长期致力于提升技术和产品持续化综合竞争力,才是提升中国供应链的关键,而绝非单一依赖于苹果一家的大订单、高价采购获取的短期利益。
另一个层面,中国本土核心元器件供应链的更新迭代,产品竞争力,直接关乎到各大手机厂商的产品竞争力以及品牌溢价能力。拥有更多本土供应商,输送技术领先、品质过硬的核心零部件,华为、小米、OPPO和vivo等一众本土品牌,在产品竞争力方面自然也会得到更多赋能加持,和苹果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赢面自然也就更大。
从短期利益,到长期发展,苹果在不断加快对中国本土供应链的替代,直接传递出了一个危险信号。过度依赖于苹果,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始终保持高度危机感和竞争力,不断优化提升产品和技术竞争力,争取到更多的市场认可,才是发展正道。
在某些层面上看来,富士康的代工从根本上只限于廉价劳动力,利润薄弱,根本不足以进阶为供应链体系的核心圈层。随着苹果供应链体系的加速去中国化,随时可能音缺乏核心市场竞争力,而面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