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琳对着手机镜头九十度鞠躬的时候,她家客厅的白色窗帘正在随风飘动。这个画面我反复看了三遍,突然想起上个月在菜市场遇见的那对吵架夫妻——女的举着芹菜骂老公不会砍价,男的蹲在地上数硬币。真人秀里那些抓马剧情,可不就是咱们老百姓日子的放大版吗?要说这对夫妻上综艺的遭遇,简直比八点档连续剧还跌宕起伏。李行亮原本在婚庆圈小有名气,商演价格从五千涨到两万用了八年,结果节目播出后订单全黄了,现在天天在家带娃。倒是他媳妇麦琳,从围着灶台转的家庭主妇突然成了热搜常客,前几天还看见她在直播间试口红,虽然人气不如那些明星,但评论区可热闹了。这事儿得从去年秋天说起。当时《再见爱人》节目组挨个联系本地有点名气的夫妻,麦琳接到电话时正给孩子辅导作业。制作人说能请情感专家帮忙调解矛盾,她心动了。要知道两口子结婚十七年,从租地下室到买学区房,什么苦都吃过,可日子好起来反而天天吵架。有回我在小区超市碰见麦琳,她购物车里全打折菜,说老李演出减少后家里开支得精打细算。谁能想到这么普通的家庭主妇,上了电视就变成全网热议的"窒息妻子"?
节目剪辑真是门学问。记得第三集有个片段,麦琳因为老公忘记结婚纪念日摔了遥控器,弹幕瞬间炸锅。有人说她更年期提前,有人猜是剧本设计。后来制作人私下跟我朋友透露,这段争吵原本持续了四十分钟,最后剪出来的都是火药味最浓的部分。现在想想,咱们在短视频平台刷到的那些家长里短,不也都是掐头去尾的精华版吗?真人秀就像个哈哈镜,照出来的都是变形的人生。
最让人唏嘘的是李行亮的变化。以前他背着吉他跑场子,衬衫永远熨得笔挺。现在刷到他抖音账号,最新视频是教闺女弹《小星星》,评论区总有人阴阳怪气"软饭男"。有次在乐器行碰见他买琴弦,整个人瘦了一圈,结账时盯着价格标签看了好久。这让我想起老家表叔,当年开厂风光无限,破产后连抽的烟都从中华换成了红塔山。男人这面子啊,有时候比命还重要。
麦琳的翻红之路更魔幻。刚开始被骂上热搜那阵,她连菜都不敢下楼买。后来不知找了哪个高人指点,突然走起励志路线。现在看她小红书账号,早上六点打卡健身,中午分享减脂餐,晚上直播读心灵鸡汤。前两天发的素颜对比照,点赞破了十万。要我说这届网友也是奇怪,前脚骂人黄脸婆,后脚又夸自律女神。话说回来,能把骂声变成流量,也算是个本事。
这事给咱们普通人提了个醒。现在短视频平台到处都是"夫妻档",有直播吵架的,有演恩爱的,还有假装偶遇的。上次看见对中年夫妻在公园直播"偶遇初恋",演到动情处还抹眼泪,结果下播就为分账吵起来。要我说啊,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何必拿到网上让人指指点点?话又说回来,要是真能靠这个赚钱,估计不少人都会心动。就像我家楼下卖煎饼的夫妇,自从开始拍"夫妻创业日常",现在都开上分店了。
说到这节目组的套路,真该给他们的剪辑师颁个奥斯卡。明明两口子私下和好了,非得把冷战片段剪到下期预告里。有回看花絮,麦琳给工作人员带了自己烤的饼干,这么暖心的画面正片里压根没出现。这就好比咱在家做了四菜一汤,别人只拍到你偷吃剩饭的镜头。所以说啊,电视里演的看看就好,千万别当真。昨天还见着小区里王大妈拉着李大姐分析节目细节,那认真劲儿比当年孩子高考还上心。
现在这对夫妻算是摸到流量门道了。麦琳道歉视频里那封手写信,我数了数少说有两千字,关键句都用荧光笔标着。评论区从清一色骂声变成两派混战,有人心疼她不容易,有人说是炒作高手。要我说这就是互联网的玄学,黑红也是红。你看那些带货主播,哪个不是从被骂开始的?上周看她直播间卖洗衣液,明明说着"去污能力强",弹幕都在问婚姻危机怎么化解,这画风也是绝了。
这事让我想起老家堂妹。前些年非要去参加相亲节目,家里拦着不让,结果现在天天后悔没赶上网红经济。要说现在的婚恋市场,线上线下早分不清了。公园相亲角的大爷大妈都学会用短视频引流,条件好的姑娘小伙简历直接做成电子相册。有回看见个六十多岁大爷举着二维码牌牌,说扫码看闺女详细资料,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说到最后,还是得佩服麦琳这股韧劲儿。从全网群嘲到直播带货,这心理素质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昨天刷到她教网友扎高马尾的视频,弹幕飘过句"姐你美瞳链接发一下",突然就觉得这世界挺魔幻的。当初骂她最狠的那拨人,现在成了铁杆粉丝。要我说啊,互联网没有永远的黑历史,只有不会洗白的当事人。这不,听说已经有母婴品牌在接触他们了,说不定过段时间就能看见夫妻俩直播卖奶粉。
各位看官要是闲得慌,不妨猜猜这对夫妻下次上热搜会是什么剧情。是突然宣布怀三胎?还是开夫妻情感咨询班?要我说啊,保不齐哪天就开始拍《再见爱人》幕后纪录片了。这年头,只要脸皮够厚,眼泪够真,啥故事都能变现。说归说,真要换成咱们自己,估计谁也扛不住那铺天盖地的骂声。所以啊,看个热闹就行,较真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