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13岁,正在上初一。最近很长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不怎么爱说话了,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跟我们交流特别少。
让他讲讲学校发生的事儿,他就随便敷衍几句,然后就沉默了,要是我再追问,就不耐烦了,脾气大得很。我上了一天班,本来就特别累,回到家还得做饭、做家务。他不体谅我也就算了,还整天给我摆脸色。这些我都能
忍,可儿子最近这次考试,成绩竟然下滑了十几名,这我实在接受不了。于是,我就开始限制他用手机,要是他想查资料,必须得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才行。为此,我们之间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吵。儿子气得摔门而去,我心里
也是久久不能平复。想当年,我们省吃俭用,好不容易买了学区房,就是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因为这个初中学校是我们当地重点初中,儿子经常给之前小学同学炫耀,说自己去了重点,看他嘚瑟样,我忍不住
说他:“人家学校好,又不是你学习好,你真有本事,你考第一呀!”儿子一下就怂了,真是一点也没有志气!而且整天想一出是一出,总想做些“出风头”的事情。
常向我们抱怨学校,抱怨老师,比如老师拖堂、同学幼稚、学校环境不好、食堂饭菜难吃等等。我反驳他说:“别人都好好的,怎么就你事儿这么多。”他爸爸也在旁边帮腔:“你就专心把自己的学习搞好,管那些干
啥。”没想到,儿子渐渐变得沉默寡言,总是独自待在房间里玩手机,也不怎么跟我们沟通交流,对待学习也是完全不想学,成绩大幅下滑,性格也越来越叛逆。直到上次吵架,儿子气得摔门而去,在外面晃荡到很晚才回
家。我担心了一整天,生怕他出什么事。也是经过这件事,我才开始认真反思,是不是以前对他的教育方式哪里出了问题?让那个阳光的孩子,变成了现在沉默寡言、不求上进的样子?
了?为了弄明白到底怎么回事,我在网上搜索解决孩子厌学、叛逆问题的方法,还读了好多心理学相关的书籍。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篇讲述 “中国式扫兴父母” 的文章,看完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文章讲:
有时候父母不经意间就成了孩子第一个 “霸凌者”,他们总是习惯用高尚的名义,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做出一些扫兴的行为。
久而久之,孩子内心的渴望和热烈,就慢慢演变成了失望和压抑,从而变得自卑从而变得自卑、沉重和内耗。
看着看着,我惊讶地发现,文章里提到的大多数情况,我和老公都能对号入座。原来不知不觉间,我们早已经成了 “扫兴式父母”。
再也没考过 100 分。当时我认为,这么说会激励儿子,让他有动力去追求下一个 100 分,觉得自己在给他正向的鼓励。但现在想想,我的话实际给儿子传达的信息是:我考 100 分,妈妈也不满意,既然是这样,那我考100分有什么意义。算了吧,反正我永远得不到肯定。于是,慢慢地儿子就失去了动力。仔细回想,我和老公似乎都
没怎么认可、肯定过儿子。因为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特别严厉,他们从不夸奖我,说出口的只有指责、贬低,还有没完没了的鞭策。所以,我对待儿子时,也不自觉地用了同样的方式。就算犯错的是别人,我也会一脸严肃地
警告儿子:“你可别犯同样的错,得引以为戒。”当儿子委屈巴巴地跟我抱怨 “我又没犯错”时,我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
一次次扫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毫无价值,甚至不配拥有快乐,便不再与父母建立情感连接。直到现在我才彻底明白:养育孩子,父母倾听、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十分重要。当孩子感到痛苦的时候,我们要倾听他的声音,共情他,给他支持;当孩子分享快乐时,要试着去理解他,陪他一起享受那一刻的满足。只有让
孩子真切地感受到 “父母在和我共享情绪,参与我的世界”,他才会充满安全感,和父母之间的感情也会更加紧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和老公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掉“扫兴”这个坏毛病,让儿子感受到爱与认可。具体做法如下:
中。所以渐渐地,儿子变得沉默,不再跟我们交流。现在,我决心收起责备和负面情绪,试着去理解儿子,先和他共情,再慢慢地引导和鼓励他。那天,我鼓起勇气走进儿子的房间,认真地对他说:
儿子,这次考试不理想,你也特别难过吧。妈妈知道,其实你已经很努力了,只是学习这件事急不得,还需要些时间。
别担心,我陪你一起找找原因,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咱们都一起面对,一起解决,好不好?
儿子半信半疑地问道:“妈妈,你说的是真的吗?”我微笑着冲他点点头:
是真的。以前是妈妈不好,总是不问青红皂白就指责你。不过,现在我也在学习,以后我和爸爸一定会多理解和支持你的。
儿子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但在后面的日子里,他对我们不再是防备状态,整个人都显得放松了,也不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当孩子面对挫败和挑战的时候,我们家长应该给他鼓励,而不是一味去指责、继续施加压力,这样只会起反效果。只有孩子不再防备我们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有机会跟孩子沟通,才能进行教育,否则一切都没法谈。
觉写跑题了。”听到这话,我心里 “咯噔” 一下,刚想脱口而出:“让你不认真审题,这下考砸了!根本拿不到名次!”但我很快冷静下来,要是我真这么说了,儿子肯定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没价值、没意义,被我这么一打
击,估计就心灰意冷了。其实,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我们最终的目标,不是他做对几道题,也不是非要考上哪所大学,而是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是有价值的、能做成事的。于是,我把焦点放在复盘思考上,对儿子说:
“那你现在觉得,作文的立意,应该是什么方向了吗?”
儿子听了,直接跟我说:
“写到一半我就发现有点偏了,但硬改也改不回来了。”
我笑着回答:
“没关系,这就是写文章最常见的问题,这也是一次很好的体验,才能知道下次写作文,要好好构思之后,再动笔。”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自觉学习、自律成长,出现问题时,责备只会把孩子推开,引导孩子思考问题,寻找如何改善、解决的方法,才是真正提升孩子面对困难时勇气和智慧的最优解。
待,把“扫兴”变“助兴”,让他能开开心心地和我们交流。前几天,儿子一脸兴奋地跟我们说,学校新成立了一个机器人社团,他特别想参加。我笑着回应:听起来挺酷的!这可是个能锻炼你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好机会。
你要是感兴趣就去参加,我们支持你。不过也要注意不要影响学习,相信你能平衡好两者的关系。
儿子听了,开心得直点头,信誓旦旦地保证:“我保证不会影响学习!”事实证明,儿子加入社团后,不但没有
耽误学习,反而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现在放学一回到家,他把时间安排的明明白白,先把作业做完,就去钻研机器人的操作方法 ,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比以前积极太多了。而我和老公,选择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持续学习,努力做好自我管理,时刻保持热情、自信,浑身充满正能量,把我们自己的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