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知青岁月:时隔五十年再回第二故乡,他说除了回忆更多的是忧伤

草根知青 2024-03-08 09:31:17

(本文为今日头条原创首发内容,七十二小时内请勿转载!)

自从退休后,刘绍杰他们当年一起下乡插队的十一名老同学年年都聚会一次,每年的聚会都是在春节过后的正月二十,因为这天是刘绍杰的生日。刘绍杰老师当年是知青点的小组长,他为大家做了不少事情,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

今年的聚会依旧是正月二十,那天刚吃过早饭不久,大家就陆续来到了大明湖附近的那家全鱼宴餐馆,刘绍杰老师和餐馆老板熟悉,他们用餐能享受八五折优惠。

老友聚会

餐馆老板很热情,他亲自到店门口把大家迎接到餐馆内。因为提前有预约,老板把最好的单间留给了他们,餐桌上还提前摆好了瓜子,泡好了茶,房间内的温度也调到了最佳温度。

一年不见,大家聚在一起特别兴奋,特别开心,大家都相互握手问候,刘绍杰老师还和大家热情拥抱。大家坐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

上午十二点正式开席,全鱼宴摆了满满一大桌子,白酒是刘绍杰老师从家里带来的。刘绍杰老师的女儿女婿都是单位的精英,工资待遇丰厚,刘老师家里自然缺不了好烟好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的兴致更加高涨,从同学情说到了下乡插队,从招工回城说到退休,但大家说得最多的还是下乡插队的一些经历。

临近散席的时候,刘绍杰老师说:“回城后咱们一直也没回第二故乡看看乡亲们,心里感到挺愧疚的,当年乡亲们对咱们可真不错,给了咱们大家很多关爱和照顾,特别是张队长,我回城时,他还杀了一只大公鸡给我饯行……”说着说着,刘绍杰老师竟然情不自禁地抹起了眼泪。

刘绍杰老师的一席话让大家都感动了,大家一致赞同,重返第二故乡,去看望乡亲们。

说走就走,3月1日(阴历的正月二十一)一大早,大家就按头一天的约定,提前等候在泉城公园附近,刘绍杰老师安排了两辆七座商务车,大家把携带的礼物都放在行李箱内,六点准时出发。早一点出发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开早高峰,以免市区内堵车。

可说是一路畅通无阻,过高架上高速,总共不到三个小时,刘绍杰老师他们就来到了聊城地区莘县的张家庄村,也就是原来的张家庄大队。

图片来源网络

两辆商务车停在村口,大家走下车来,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村子里的变化也太大了,当年的泥泞小路不见了,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替代了当年的泥泞小路,村口的那几棵杨柳树也都不见了踪影,水泥路两侧也像城里一样,修建了绿化带。站在村口,看着宽阔的路面上不见一个人影,大家心里都很失落,久违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

在村口站了足有五分钟,大家没再坐车,一起步行往村里走去。

走在前面的刘绍杰一边欣赏村子里的风景,一边回忆着过去的情景。来到村子中心的十字路口,大家才有了一点印象,当年村里代销点(供销社的分支机构)的老房子变成一排新房子,门窗都是铝合金的新式门窗,一块“张家庄食品超市”的牌匾格外醒目。

走进超市,超市里除了店主,没有顾客。店主是一名抱着孩子的年轻媳妇,看来了这么多顾客,她很高兴,笑着跟大家打招呼。刘绍杰买了一箱矿泉水,一边给大家分水喝,一边问店主:“请问一下,三队的老队长张庆坤大叔家还住原来的地方吗?”“你说的是我二爷爷家吧,他家还是住原来的地方,就是这南边道东那四间红砖墙的房子,白瓷砖大门那家,二爷爷和二奶奶都在家。”

听了超市店主的话,大家心里总算踏实了,在来莘县的路上,大家还担心能不能见到张队长呢,毕竟他的年龄也不小了。刘绍杰他们来插队落户是1974年的秋天,当时张队长都三十六岁了,这一晃就五十个年头了,老队长也八十五岁了,刘绍杰他们都六十六七岁了。

图片来源网络

来到张队长家门前,大家推开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径直走进了院子。张队长家的院子挺大,院子靠东墙那边有一个围着纱窗的鸡圈,鸡圈里有十几只鸡,有公鸡也有母鸡。院子南墙根有一堆棉柴,应该是烧火用的。院子里有点杂乱,但很有生活气息。

老队长家的四间房子虽然不是原来的房子了,但也不是新建的,看上去至少也有二三十年的房龄了。

就在大家站在院子里回忆以前的情景时,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惊慌失措地迎出来,打量着大家问道:“你们这是……”老人话没说完,突然认出了站在自己面前的刘绍杰,他有些激动地说:“刘绍杰!是你吗?”这位老人就是张队长。

听到老队长叫出了自己的名字,刘绍杰的眼泪喷涌而出,他扑上去拥抱住老队长,哽咽着说:“老队长,我是刘绍杰,我们来看您了,您老了……”

老队长擦掉眼泪,仔细看了看大家,指着站在最后的一位女士说:“孙淑贞,你的模样一点都没变,还是这么瘦,当年给你记五分工,你还不高兴,人家女社员挑一百二十斤高粱头(高粱穗),你连七十斤都挑不动。”老队长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

在院子里说了足有十分钟,老队长才想起来让大家进屋喝茶。老婶子(张队长在老伴)看到大家,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拉住孙淑贞的手说:“闺女,还记得不?你刚来插队时,我还给你缝过一个垫肩哩。那年秋后搞水利建设,你还是跟我学会的推独轮车。”“老婶子,我记着呢……”孙淑贞话没说完,眼泪已经溢出了眼眶,想想老婶子当年待她们女生就像自己的闺女一样亲,她真后悔到现在才回来看望老婶子和老队长。

图片来源网络

好在老队长和老婶子耳不聋眼不花,身子骨还挺硬朗,大家心里才宽慰了一些。

大家喝了一杯茶,老队长就撵着他老伴去超市,让英子(超市店主)打电话订餐(乡里的饭店送餐到家)。刘绍杰赶紧拉住老婶子说:“婶子,你快坐下,咱们说说话,今天不订餐,一会去饭店吃。”刘绍杰说完,让司机开车去乡里的饭店预定两桌酒席,说十二点半左右开席。

拉了一会家常,刘绍杰就问当年队里的一些老人。这一问才知道,老支书都去世十几年了,队里的会计老两口也不在了,王保管两年前去世了,他老伴去了县城的闺女家。当时三队一共一百四十多口人,现在三队一共还有十几口人,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年轻人和中年人都进城打工或搬到城里居住了,今年过春节,整个村里都不超过一百人。四十多年前,张家庄五个生产小队,总人口将近八百人。

说完这些,老队长也难受起来,他低声说道:“你们要是再晚两年回来,兴许就见不到我了,再过不久,这个村子也许就没有了,听说咱这也要合村并镇了。”

听了老队长的话,大家心里都很难受,村子里的房子基本还都挺好,就连胡同里的土路也都修成了水泥路,家家都接通了自来水,道路两侧和胡同里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国家为改变农村面貌投资很大,农村都建设好了,村子里却没人了,这能不让人伤感和难过吗。关键的是合村并镇要大拆大建,又要花很多钱,可在乡镇建了楼房又有几个人居住啊?因为年轻人都在城里买了房子,就连城里的房子都空着,他们还要到别的地方去打工赚钱。

临近中午的时候,老队长领着刘绍杰他们去看望了几位健在的老人,都送了礼物。行动方便的,刘绍杰就邀请他们中午一起去乡里的饭店吃饭。乡亲们都很感动,都把家里的土鸡蛋和小米面送给他们,张队长还抓了几只大公鸡,装到化肥袋子里让他们带回济南去。

中午去饭店吃饭的老乡没几个人,年龄大的老人都不愿去,说心意领了,就不去了,去了也坐不住。老队长和老婶子都去了,老队长还喝了不少酒,他说这么多年经常会想起刘绍杰他们,当年刘绍杰送给他的那个军用水壶,他至今还保留着呢。

知青们当年居住的地方

相聚的时间总是太短,吃完午饭每人喝了一杯茶,刘绍杰他们就把几位老乡送回了村里,老队长又带领知青们到他们当年居住的知青点看了看,那四间房子虽然已经很破旧,但基本还算完好,房顶上还做了铁皮瓦以防漏雨。

老队长说,当年知青们回城后,这几间房子就让一位孤寡老人居住了,前几年那位老人去世了,房子也就空了下来,还是村集体的财产,村里人也都知道这是省城知青居住过的地方,乡亲们都管这里叫知青点。可惜这几间房子成了村里最破旧的房子,房龄快五十年了。

下午三点多,知青们返回时,刘绍杰把一沓钱塞给了老婶子,老婶子说啥也不要。刘绍杰对她说:“婶子,这是我们大伙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吧。这么多年了我们才回来看你们,心里挺愧疚的,你就别再让我们难受了。”

老婶子收下了大家的心意,她和老队长还有好几位乡亲一直把大家送到村头还不肯回去。分别的时候,老队长苦笑着说:“这把年纪了还能见到你们,我很高兴,就怕以后……”老队长话没说完,就抹起了眼泪。

站在村口,刘绍杰他们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时隔这么多年,乡亲们依然还是这么热情,这么亲切,他们感到很温暖也很愧疚。大家和乡亲们挥手道别,刘绍杰握住老队长的手说:“我们以后会经常回来看看的……”

带着留恋和感动,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令他们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一路上,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振兴乡村的战略还在推进中,村子变美了,村里却没有了往日的繁荣和热闹,几乎成了空村庄。村里没人居住了,修这么好的路,投入这么多资金还有什么意义啊?

图片来源网络

刘绍杰老师说,时隔这么多年重返第二故乡,除了感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和亲切,剩下的只有回忆和忧伤了。以后的乡村振兴将何去何从,这个还很难定论。假如以后没有了乡村,他们也就没有重返第二故乡的可能了。没有了乡村,哪里还有乡愁?乡愁这个词语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意义了。

作者:草根作家(讲述人:刘绍杰老师)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