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气,宋代诗人范成大则在《蝶恋花》中写道:“春涨一篙添水面。画舫夷犹湾百转。江国多寒农事晚。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诗中展现的正是谷雨时节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农事的繁忙景象。

明日,即农历三月廿二,是谷雨节气的前一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气不仅仅是时间的划分,更是人们顺应自然、祈求平安与丰收的重要时刻。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预示着降雨增多、气温回升,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在谷雨前一天,民间还流传着“做三事,吃2样”的习俗,旨在迎接暮春时节,祈求平安与顺遂。
做三事
祭仓颉
历史记载,仓颉造字成功之日,天降谷雨,黄帝因此将这一天定为“谷雨节”,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文字。从此,祭仓颉便成为谷雨时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在陕西白水县等地,至今仍有祭仓颉的庙会和活动。人们通过祭祀仓颉,表达对文字的崇敬和对文化的传承。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对先贤的敬仰,也寄托了人们对智慧与文明的追求。

赏春花
谷雨时节,正是春花烂漫之时。牡丹、杜鹃、樱花等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古人有云:“谷雨三朝看牡丹”,可见赏牡丹已成为谷雨时节的一大乐事。在河南洛阳、山东菏泽等地,每年谷雨前后都会举办盛大的牡丹花会,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赏春花不仅能愉悦身心,还能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勃勃生机。

走谷雨
古时,人们有“走谷雨”的习俗,即在谷雨时节外出踏青、游玩。这一习俗源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健康的追求。如今,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人们依然可以在谷雨前后抽出时间,到郊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春天的气息。这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还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吃2样
吃香椿
谷雨前后,正是香椿上市的时节。香椿芽嫩如丝,醇香爽口,营养价值极高。民间有“雨前香椿嫩如丝,雨后香椿硬如木”的说法,因此谷雨时节吃香椿已成为一种传统。

香椿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提高免疫力、健胃理气的功效。在北方地区,人们常用香椿炒鸡蛋、拌豆腐等菜肴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吃乌米饭
乌米饭是谷雨时节的一种特色美食。相传,吃乌米饭可以驱邪避灾、保佑平安。在一些地区,谷雨这天还有吃乌米饭的习俗。

乌米饭的制作方法简单而独特,将糯米浸泡在乌树叶汁中染色后蒸熟即可。乌米饭色泽乌亮、香气扑鼻,口感软糯可口。吃上一口乌米饭,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味道,还能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明日三月廿二,谷雨前一天,让我们遵循传统习俗,“做三事,吃2样”,在暮春时节迎接平安与顺遂。无论是祭仓颉、赏春花、走谷雨,还是吃香椿、乌米饭,都是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尊重。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感受春天的美好与宁静,祈愿未来的日子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