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
这是陈奕迅最著名的一首歌,也是他所主演的电影《每当变幻时》最合适的一首歌。
这是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的一系列作品,其中《每当变幻时》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对于许多影迷来说,可能还是有些小众。
电影的两位主演都比较奇怪,陈奕迅和杨千嬅,这绝对是两个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在音乐上。可作为一部电影的男女主演,就显得那么陌生。

彼时的杨千嬅,还未出演《志明与春娇》,在繁华的港影市场倒是参演过不少作品,可是大多数是一些快消品喜剧电影,扮演的角色也是五花八门,没什么代表性。
而在《志明与春娇》后,轻熟港女的标签可以说牢牢绑定在了杨千嬅身上,她也成为这一标签的代言人。我想彭浩翔在选定“余春娇”这一角色之前,一定看过《每当变幻时》。
是《每当变幻时》这部电影,帮杨千嬅找准了她的荧幕形象,那种说不上多好看却别有成熟韵味的都市轻熟女形象,还有表面冷酷毒舌却暗藏温柔的港女性格。

而陈奕迅呢,则是那种“日子人”,居家型港男的代表款式。两个歌坛巨星,在电影中却意外有CP感,可以说是最合适的一对荧幕情侣了。
他们俩代表着香港人的两种形态,一种忙着讨生活,一种忙着挣未来。而陈奕迅饰演的鱼佬就是忙着讨生活的人,而杨千嬅饰演的阿妙则沉浸在挣未来中。
电影中的主要场景是在一处菜市场。现在很多人已经知道,这些整日在嘈杂市场混迹的小老板,远没有看起来那么不堪,他们中许多人还是挺挣钱的,远比很多光鲜的上班族好。

这样的日子,在鱼佬眼中就很不错。
可菜市场的环境始终上不得台面,没有人希望永远和那些腥味作伴,没有人喜欢终日为了一块几毛就争吵不休的工作环境。
阿妙就很不喜欢,她要走出去。
所以从一开始,阿妙和鱼佬就是注定要离别的。

很多人是在TVB和港片的熏陶中长大的,自然很熟悉香港影视作品里那充满了“做人呢,当然是开心最重要,我煮碗面给你吃”的和谐氛围,也自然而然的期待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每当变幻时》给人的感觉可能也是这样,鱼佬是个非常有烟火气的男人,而且对阿妙一片痴心。而阿妙虽然是个独立女性,可她终究还是发现了鱼佬对自己的重要性。
那他们大团圆了么?并没有。

哪怕这对荧幕情侣已经征服了每一个观看这部戏的观众,可他们终究还是没能在一起,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在十年后重逢,阿妙确实感到了遗憾,她也会想当初要是没有拒绝鱼佬,是不是会和鱼佬现在一样,有家有口过着幸福的小日子,而且鱼佬身边的那个人是她。
可那只是想想而已,人是无论如何都会对当下的生活抱有遗憾的。难道阿妙选择了鱼佬就不会有遗憾么?她一定也会想如果当初能拒绝鱼佬就能离开这个该死的菜市场。

这就是《每当变幻时》,它有着传统港片的温情款款,但也有着对于生活、对于爱情、对于人生选择的新思考,难怪能在豆瓣得到8.0的高评分。
这是一部温柔的都市电影,也希望观看这部电影的各位能被温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