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政坛“黑马”华国锋是如何一跃成为“英明领袖”的?》人民网
2:《毛泽东五次拟接班人真相:为何仓促选定华国锋》人民网
1976年,随着周总理、毛主席的相继离世,华国锋这位“政坛黑马”,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可与此同时,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党内老革命威望犹存,政治新秀也不遑多让,为什么最终胜出的人会是华国锋呢?而对于这一切,毛主席他老人家早有考量!

让我们一起将时间倒回到那个,充满动荡和转折的1976年
事实上,在华国锋崭露头角之前,毛主席并不是没有培养过别人。
党内元老刘少奇,曾是老人家十分中意的人选!亲密战友林帅,也曾被老人家寄予厚望;年轻的王同志,一度被老人家重点提拔过;而邓小平,更是被老人家盛赞,无论政治还是军事都是一把好手1976年1月,周总理的离开,让整个中国上下都陷入了悲怆,可相比之下,中央高层内部却面临着一个,现实而又棘手的难题,那就是国务院总理的位置谁来当?

那一刻,几乎所有人脑海里都浮现着同一个名字,邓小平。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由他接替周总理的工作,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可出人意料的是,1月28日,毛主席提议华国锋任命为代总理,并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虽然前缀有个“代”字,但他的“实习期”只持续了,短短两个多月。
4月7日,在毛主席的提议下,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华国锋担任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要知道,在副主席前面加“第一”前缀,这是一种史无前例的提法

早在1956年中共八大时,毛主席只是提议刘少奇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并不加“第一”两字,虽然那时候,刘少奇在五位副主席中排名第一,早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而到了中共九大,林帅成为唯一的副主席,自然也不必加“第一”。
可为什么到了华国锋这里,毛主席会给他加上一个前缀呢?
因为当时的中央副主席,不仅仅只有华国锋一人,相比之下,王同志担任时间要早,而叶剑英的资历之深,又是华国锋难以相比的。
所以,老人家必须给华国锋加上“第一”,也正是这史无前例的两个字,让华国锋的身份从此明了!

这也意味着,华国锋击败了年轻的王同志以及元老邓小平,距离最高权力,仅仅只有一步之遥。
而此时,距离他当选政治委员,才仅仅只过去了三年,距离毛主席的离开,也仅仅只剩下五个月时间,而伟人之所以这么做,无疑是在为中央和国家做最后的安排!
可无论是党内资历,还是个人能力,都并不属于头筹的华国锋,为什么会被选中,承担起党和国家的重任呢?毛主席主要有三点考量!
那么,华国锋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
首先,华国锋年富力强:
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老一辈革命家固然宝贵,可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毛主席深深地意识到,在国家建设上,需要的是既懂革命又懂建设的新生力量。

相比党内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领导人,年轻干部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精力也更为充沛。
当时,华国锋只有55岁,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黄金年龄。而这也正符合毛主席"培养接班人"的战略眼光。
其次,华国锋为人忠厚踏实: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舞台上,不乏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之人,尤其是十年动乱期间,更是涌现出一波玩弄权术之流,把整个中国搅得一塌糊涂。
而华国锋性格低调,不露锋芒,不喜争名逐利,做事稳健不冒进。

更重要的是,华国锋在北京“无依无靠”:
以毛主席的命令为首要标准。一来,他与小组织没有瓜葛,二来,与周总理、叶帅也有没有交情,站在中立角度,更方便日后工作展开。
最后,华国锋具有丰富的革命斗争和基层工作经验。
虽然是后被中央“捞”上来的地方干部,但他的革命资历,却并不逊色。

早在1938年,他就投身抗日战争,在敌后战场上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新中国成立后,他又被派到湖南工作,推进土改、领导剿匪,还创办了第一个农村合作社,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县委到地委,从地委到省委,从省委再到国务院,华国锋的工作资历,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迈上来的,自然容易得到领导人和百姓们的认同!
正是基于以上三方面原因,毛主席这才选定华国锋为总理,以及日后承担大任的人选。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华国锋的表现,确实印证了毛主席的慧眼识才。

毛主席去世后,华国锋从处理伟人后事,到成功粉碎小组织一系列活动,很快就得到了党内领导同志们的认可,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推崇,成为当之无愧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