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要求取消英语,其中被提起最多的理由之一就是只有中国学生学英语,其他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就不用学英语。这个观点对不对呢,我不知道,也懒得去查询,即使查询了也无法说服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因为他们是不可能承认自己的观点是瞎说乱扯的。

我就说一件真实的事情,大家自己分析外国的学生学不学英语。去年10月份,我闺女和几名大学同学组成团队去法国巴黎参加生物竞赛,就是有些知名度的iGEM。在飞机上,坐在我闺女旁边的是一个年龄相近的西班牙女孩,一路上两人用英语交流。我女儿回来之后和我说,她的英语比那个西班牙女孩差太远了。那个西班牙女孩是在北京旅完游直飞巴黎去读书。

到了法国巴黎,闺女和同学们就是依靠英语在巴黎坐公交乘地铁找酒店的,即使有的法国人不说英语,也听得懂英语。而参加竞赛时,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她们之间都是用英文交流,无论是德国的巴西的参赛学生,还是日本瑞典的参赛学生,都是说英语。甚至还出现了一个小笑话,我闺女和几个来自香港的学生竟然用英语聊了好几句才知道双方说中文更方便。评委提问和答辩都是英语进行,在巴黎比赛,都用英语,可见英语的国际化程度多高。

这件事让我明白,非英语国家的学生也是要学英语的,英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了,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交流工具。英语的国际地位是高于其他语言的。就像国内的普通话一样,让各省市人都能进行交流,如果不说普通话,很多省之间交流都困难。普通话就是国内地位最高的语言。所以,那些说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只有中国学生学英语,是完全错误的观点。

还有人说,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了都是白学的,根本不会用,学得都不怎么样,连基本对话都不会。这种认知是以前,以前还真就是学得都是哑巴英语。但是从英语改成从小学学起之后,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并不差。我闺女的英语水平也不高,大约是国内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在巴黎返程登机时,没有让她上飞机,因为机票多出售了,我闺女的机票正好是多出售的。

于是她就和航空公司进行了交流,阐明了自己要去荷兰转机,不能延误否则会耽误从荷兰飞北京的航班。所以她不接受几种解决方案,只能接受升舱。最终结果也是给她升舱没有耽误转机。我想说的是,中国大学生英语的平均水平,足够出国交流了。非说不能的,也许遇到的大学生都太差了。

其实,去世界任何一个国际机场看看,去世界任何一个科学交流大会听听,说的都是英文。英文目前就是被世界自发选出的一种通用语言,想取代太难了。要说中文比英文更先进更科学,这个的确是事实。

但是已经形成了通用英语的环境与共识,很难改变了很难有语言替代英语了,因此学习英语就非常有必要了。以后的趋势是中式英语,用中文的组合方式说英语,简化词根不用大量造字,这是应当也是一个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