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为什么大费笔墨的来写香菱?

布衣悦读 2022-12-07 14:04:51

香菱本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是真真的值得我们怜惜、怜悯的女孩。也有版本上写的是甄英菊,谐音“真应局”,说香菱是照应全局的女子,以其开头,以其结尾,映射十二钗的结局。

红楼梦第五回点出了香菱乃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我们不妨和正册、又副册的首位对比一下,正册的首位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又副册的首位是晴雯。

香菱的长相,按周瑞家的说,“这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的小蓉奶奶的品格儿”。

也就是说长得像秦可卿,而秦可卿又是太虚幻境里“兼美”的现实投影,兼具黛玉和宝钗的美,可见香菱的容貌应该不次于黛玉和宝钗。而晴雯呢,风流灵巧、言辞犀利,是怡红院里最聪明的女孩,香菱是否聪明呢,从香菱学诗,可以看出来,香菱其实也是绝顶聪明的,很短的时间竟然能记住上百首诗,且能做出含量比较高的诗来。

香菱的判词第一句是“根并荷花一茎香”,林黛玉是芙蓉,和菱角统归一类,香菱学诗,黛玉又是她的师傅,两人的命运互为参照,互为映射,可见这个副册的第一个女子,和正册中的林黛玉是息息相关的。

香菱是“平生遭际实堪伤”,林黛玉则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雪剑严相逼”,虽然林黛玉没有拐子的直接肉体折磨,但是疾病却没有一刻远离过他,从小药不离口。香菱被打是苦,黛玉吃药也是一种苦。

遇到冯冤,香菱本以为自己的罪孽圆满了,但是没想到蹦出来一个呆霸王,最终彻底把香菱带入了深渊。黛玉来到荣府,好的是遇到了宝玉,宝玉虽百般迁就她,可偏偏又来了个宝钗,宝玉虽然不喜欢宝钗,但宝钗却是王夫人,甚至后期的贾母心目中理想的宝玉的伴侣。

贾母和王夫人都是很务实的人,给宝玉娶亲肯定要考虑到子嗣的问题,显然黛玉的身体是一大硬伤,尽管贾母对黛玉也是疼爱有加,但为宝玉娶亲的大事还是不容马虎的,况且秦可卿又是个前车之鉴。

这样看,黛玉的悲剧和香菱的悲剧有一个大的共同点,就是最终的归属问题,黛玉和宝玉没能在一起,焚稿断痴情,香消玉殒,香菱被薛蟠抢走,最终被夏金桂折磨而死。

“晴为黛影”,黛玉是芙蓉,晴雯也是芙蓉,晴雯作为又副册第一人同样也是薄命的。香菱的薄命,直接暗示着黛玉和晴雯,而黛玉、香菱、晴雯又是正册、副册、又副册的领头者,所有的红楼女儿都是薄命一族。

实际上,无论是否在册子里,红楼的女儿都是薄命的。比如瑞珠宝珠,因为撞见贾珍与秦可卿的苟且之事,一个触柱而亡,一个出家为尼;黛玉一死,雪雁立刻被打发了,紫鹃随着惜春常伴青灯古佛。

从香菱的家道看,又和贾府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甄家的小荣枯对应的是贾府的大荣枯,甄家被当地推为望族,贾家被天下推为望族,甄士隐观花修竹,神仙一流的人品,贾政不以俗务为念,每日和清客们吟诗作赋,甄士隐是“真费”,贾政也是做啥啥不成,功名考不上,诗词也做不好,放个外任还被上欺、被下瞒。

香菱的家庭暗示着贾府的败落,香菱的薄命也预示着十二钗的薄命,只是所有女子中,香菱是最凄惨的一个,一生仅有短短的一段明媚时光:大观园学诗。

在大观园里她释放了天性,如痴如醉地学诗,天真烂漫地斗草,洒脱无羁地和姐妹们谈笑……昙花一现的幸福之后,最终复归于薄命的结局: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