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心
编辑|娱叔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即,毛主席指示筹备国旗事宜。
数量惊人的2992幅设计作品纷至沓来,角逐新中国“颜面”。
而“五星红旗”在当时只获得15票,却最终逆袭“黑马”。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背后的故事。
3000 份心血,角逐新中国“颜面”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即,万事俱备、只欠“旗帜”的东风。
毛主席指示筹备国旗事宜,6月15日,全国政协“国旗筹备会”正式成立。
并于7月14日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刊登了关于“国旗”的征集说明。
评委专家提出,好的国旗图案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一、要有中国的特色,比如中国的一些比较著名的地理,或者关于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优秀传统、独特文化等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二、要有政权特征,要体现出新中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三、要以庄严简洁为主。国旗是体现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承载,不可轻浮。
截至8月20日,国旗评选委员会共收到 2992 幅作品,摆满了评选会场。
而参与设计“国旗”的投稿者也是涵盖各行各业。
有身经百战、心怀壮志的军区司令朱德,虽公务繁忙,但仍抽空绘出心中国旗的模样,将对军队荣耀、国家新生的期盼融入设计;
有远在异国、心系故土的海外华侨,他们听闻征集令,跨越重洋寄来饱含思乡爱国情的稿件,盼祖国有鲜明旗帜屹立东方;
还有在工厂车间的工人师傅们,在劳作之余用画笔勾勒着对新中国的憧憬,为国旗添上代表工业力量的齿轮线条......
这些作品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阶层。
大家都怀揣着对新中国的热爱,用线条和色彩描绘着心中的国旗。
评选小组日以继夜,反复甄别,依据设计要求、寓意表达、视觉美感等多方面考量。
在众多投稿中选取了38份草图为国旗图案进入评选环节。
“三号作品”以185票遥遥领先这 38 幅作品,皆是匠心独运。
有的以鲜艳的红色为底,融入象征着工农阶级的镰刀锤子,而金色的颜色则在诉说着“革命”的艰辛与胜利;
有的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金色的五角星,光芒四射,寓意着党引领人民走向光明;
还有的巧妙搭配色彩,以横条、竖条展现着国家的力量与秩序。
其中,“三号作品”格外引人注目。
它以大红色为底色,鲜艳夺目,好似燃烧的革命烈火,又似喷薄而出的朝阳,洋溢着蓬勃朝气。
旗面左上角,一颗巨大的黄色五角星居于核心,光芒万丈,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行的方向。
一条金黄色的横条横穿旗面,仿若奔腾不息的黄河自西向东,孕育着无数中华儿女,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民族的坚韧。
整体构图简洁有力,寓意深远,将政zhi内涵与文化底蕴完美融合。
让人一眼望去,便能感受到新中国的磅礴气势与无限希望。
“三号作品”第一次在政协会议上展出,便成为全场焦点。
众人纷纷围拢,目光被深深吸引,发出阵阵赞叹。
在投票环节,“三号作品”以 185票的压倒性优势遥遥领先,成为人气之王。
而“五星红旗”在此次的投票中仅获得15票。
在此刻,似乎已经笃定“三号作品”将成为新中国国旗。
“五星红旗”以15票逆袭“黑马”就在众人皆以为“三号作品”胜券在握之时,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总理紧锁眉头,语重心长地指出: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尚面临诸多挑战,香港、澳门等地仍游离在外,台湾也与大陆分隔。
此时,若国旗上有一条分割线般的横杠,极易让人联想到国土的分裂,勾起国人心中的伤痛,更会给外界别有用心者可乘之机,歪曲新中国形象”。
这一深刻洞察,如雷贯耳,大家意识到,国旗的象征意义不容半点瑕疵,必须慎之又慎。
“三号作品”的支持率也随之直线下滑。
这时,有人将仅有15票支持率的“五星红旗”举荐给毛主席。
主席拿起五星红旗设计图,目光中透露出欣赏与笃定,他说:
“这五星红旗,简洁大方,寓意深刻。大五角星宛如领航的巨擘,引领着四颗小五角星,恰似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众志成城,向着光明未来奋勇前行。
这不正是我们苦苦追寻的,能凝聚民族精神、展现国家风貌的最佳图案吗?”
话语落地,如巨石击水激起千层浪,众人纷纷重新审视五星红旗,越看越觉得精妙。
大红色底色代表着革命先烈的鲜血;
大五角星象征着“党”引领着方向;
四颗小五角星紧紧环绕大星,象征着人民手牵手围绕党中央的核心;
五颗星皆采用黄色,既契合中国人的肤色,又寓意光明与希望;
将五颗星置于旗面左上角,确保旗帜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飘扬都能光彩醒目。
最终“五星红旗”经过委员们的举手表决一致通过,逆袭“黑马”正式成为新中国国旗。
而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在当时只是上海一名普通的财务工作者。
他在《解放日报》上看到了国旗征稿的启事,决定投稿。
其创作“五星红旗”的灵感来自于一句歌词“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他联想到“救星”与“星星”寓意上的联系。
再加上当时工农红军是以“五角星”为自己的标志,而中共又是人民的“大救星”。
于是他决定以“五角星”作为国旗上的最主要元素。
曾联松设计的“红底五星旗”图案在2992幅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采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如今,当我们仰望五星红旗在蓝天高高飘扬,心中涌起的是无尽的自豪与崇敬。
她飘扬在繁华都市的上空,见证着国家的经济腾飞,科技创新;
她飘扬在偏远边疆的哨所,守护着祖国山河,慰藉着戍边将士;
她飘扬在国际赛场的领奖台,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健儿的风采。
结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她是中华人民团结一心的力量源泉。
她是历经沧桑却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
她更是伟大祖国的象征。
部分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澎湃新闻|【国庆特辑】新中国第一面国旗背后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