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瀚海盐碱地,不止长出了光伏,还种出了三米高的优质牧草!

凌统的世界 2024-09-28 13:25:09

你敢信吗?在咱们国家广袤的黑土地上,竟然隐藏着一片荒凉的“无人区”,面积比整个台湾岛还要大!

这里,就是松嫩平原西部的盐碱地,因为寸草不生、环境恶劣,被称为“八百里瀚海”。

然而,就是这片被很多人视为鸡肋的土地,却让一位女院士看到了希望,她要用科学的力量,让这里重焕生机!

你可能会好奇,这位女院士是谁?她究竟有什么“妙招”,能让寸草不生的盐碱地长出庄稼?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大家都知道,咱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强调科技兴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但说实话,很多人对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觉得科技这东西离农民太远,有点“高大上”。

其实,科技兴农一点也不玄乎,说白了就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比如,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利用传感器监测土壤墒情、利用大数据分析农产品市场等等,这些都是科技兴农的具体体现。

当然,科技兴农也不仅仅是应用一些高科技设备,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比如土地资源问题。

众所周知,咱们国家的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却相对有限,而且还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各种问题。

要想保障粮食安全,就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土地利用率,而科技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就拿咱们今天要说的盐碱地改造来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科技兴农案例。

如果能把这些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那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提起东北,很多人都会想到一望无际的黑土地,那里盛产着优质的水稻、玉米、大豆,被誉为“北大仓”。

而松嫩平原,作为东北地区的核心区域,更是以其肥沃的黑土资源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就在这片富饶的黑土地上,还隐藏着一片不毛之地——盐碱地。

松嫩平原,地处东北腹地,总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比5个台湾岛还要大,主要城市包括哈尔滨、齐齐哈尔、松原等。

这里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拥有松花江、嫩江两大水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然而,就在这片看似“风水宝地”的平原上,却存在着巨大的资源差异。东部地区,由于降水充沛,土壤肥沃,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北大仓”的美誉。

而西部地区,由于蒸发量大、降水少,再加上地下水位高、矿化度高,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形成了大片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漠,与东部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统计,松嫩平原西部的盐碱地面积超过4500万亩,相当于8个上海市的面积,占全国盐碱地总面积的近10%。

这些盐碱地,pH值普遍超过10,土壤板结,透水透气性差,别说种庄稼了,就连一般的植物都很难存活,只能生长一些耐盐碱的野生植物,如碱蓬、虎尾草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盐碱植被”。

由于环境恶劣,这些盐碱地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农业生产的“禁区”,不仅无法创造经济效益,还会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治理和利用这些盐碱地,一直是困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一道难题。

面对松嫩平原盐碱地这一难题,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表观遗传学家曹晓风,就将目光聚焦在了这里。

曹晓风院士,长期从事植物表观遗传学研究,在植物基因表达调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

然而,作为一名科学家,曹晓风院士并不满足于仅仅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写论文,她更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走出实验室,应用于实际生产,解决社会问题。

几年前,曹晓风院士在东北考察时,被当地广袤的盐碱地所震撼。她亲眼目睹了盐碱地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农业生产困境,也感受到了当地农民对改善盐碱地现状的迫切愿望。

“能不能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种上庄稼,让这片荒芜的土地焕发生机?”这个念头,在曹晓风院士心中萌发,并逐渐成为她科研攻关的新方向。

从那时起,曹晓风院士带领着她的团队,一头扎进了盐碱地改造的“战场”。他们深知,要解决盐碱地问题,必须找到一条“治本”之路,而这条路,就隐藏在植物基因的奥秘之中。

曹晓风院士团队深知,要治理盐碱地,首先要找到能够在高盐碱环境下生存的植物。

为此,他们走遍了大江南北,收集了800余份植物种质资源,并进行了大量的筛选和培育实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试验,他们最终发现了一种名为“田菁”的植物,对盐碱环境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

田菁,是一种豆科植物,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耐盐碱、耐旱、耐瘠薄等特点,其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的养分,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田菁不仅能够在盐碱地上生长,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田菁的茎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优质的饲料作物,可以替代部分玉米、豆粕等传统饲料,用于发展畜牧业。

此外,田菁还可以作为绿肥,翻压还田后,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为了更好地推广田菁种植技术,曹晓风院士团队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在松嫩平原建立了多个田菁种植示范基地,并选育出了适应性更强、产量更高的田菁新品种——“中科菁1号”。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造福于民。

为了让田菁种植技术在松嫩平原落地生根,曹晓风院士团队积极与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民合作,将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田间地头的致富果实。

在吉林省长岭县的盐碱地示范种植基地,一排排“中科菁1号”田菁迎风挺立,长势喜人。

经过实地测产,这里的田菁平均株高达到2.82米,亩产鲜草超过2吨,远远高于其他作物的产量。

更令人欣喜的是,种植田菁后,示范田的土壤pH值明显下降,从最初的10.14下降到9.57,降幅达到0.57个单位,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得到有效缓解。

吉林白城,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拥有丰富的盐碱地资源,但也面临着农业发展滞后的困境。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地政府积极引进浙江九亩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光伏农业,希望利用盐碱地发展清洁能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然而,由于光伏板的遮挡,会导致土壤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发生改变,进一步加剧土壤盐碱化,给光伏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曹晓风院士团队主动联系了九亩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议他们在光伏板下种植田菁,利用田菁的耐盐碱特性,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

公司负责人于红卫,一开始对种植田菁持怀疑态度。因为之前他们也尝试过种植其他作物,但都以失败告终,所以对在盐碱地上发展种植业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然而,曹晓风院士团队的坚持和对田菁的信心,最终打动了于红卫。他决定再试一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光伏板下试种了240亩田菁。

结果,让于红卫喜出望外。今年夏天,白城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持续降雨,许多农田被淹,就连耐盐碱的野生植物都难以幸免。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种植在光伏板下的田菁,却依然顽强地生长着,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田菁,于红卫感慨万千:“以前我们也试种过很多作物,都没有成功,今年听了曹院士的建议,改种田菁,没想到效果这么好!真是太感谢曹院士了!”

据于红卫介绍,今年他们试种的240亩田菁,平均亩产鲜草2吨左右,每亩的纯收入在500元左右,不仅有效改善了光伏板下的土壤环境,还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曹晓风院士团队的盐碱地改造故事,是科技兴农的一个生动案例,也是科技工作者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真实写照。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只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将科技创新与国家需求、民生福祉紧密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让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为实现农业强国梦贡献力量。

在未来,希望有更多像曹晓风院士这样的科技工作者,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科技的力量,让广袤的农村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0 阅读:0

凌统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