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有一句话,“生我养我者父母,舍命可报;生我未养我,断指可报;未生我,为养我,何以为报?”
亲情这个东西,真的说不清道不明,明明两个人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却无比的亲切。
有的人虽然是有血缘关系,但老死不相往来。
张玲玉,4岁之前,曾经被抛弃过3次,4岁之后,她说自己有了一个家。
如今大她40岁的老爸年龄已经很大了,行动也不是很方便。
张玲玉带着自己的养父干了件件大事,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1.
张玲玉是河北人。
说起来张玲玉过得也挺苦的,因为在她4岁之前,就已经被抛弃过3次。
后来就被大她40岁的养父给带回了家。
养父那个时候还是光棍儿一个人。
自从把张玲玉带回家之后就节衣缩食,所有心思都在张玲玉的身上。
当小工搬水泥、搬砖,挣一点钱,就是为了让她能够上学,能够读书,吃好饭,穿好衣服,怕她受一点委屈。
甚至为了张玲玉的考虑,她的养父并没有结婚。
这期间的艰辛或许只有张玲玉和她的养父知道吧。
毕竟一个男人忽然间,多了一个4岁的女儿,洗衣,做饭,照顾孩子的所有这几天,艰辛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给孩子扎头发,给孩子洗头,洗衣服等等,所有的所有,这都是很大的问题。
尤其是当别人问张玲玉自己的母亲是谁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很尴尬的局面。
也或许她们因为这件事情发生过争吵,也闹过不愉快,但两个人相处起来还是挺好的。
渐渐的,张玲玉长大了,如今已经30多岁,有了双胞胎孩子。
而当年养她的这个养父,年龄也大了。
或许长久以来工作努力,身体慢慢的也不好了。
嫁人的张玲玉并没有选择抛弃自己的养父,而做一件伟大的事情,那就是带着自己的养父开始周游全国了,当然,更合适的说法就是,要养自己的养父。
2.
从她以往的视频中可以看出来,张玲玉带着她养父去过很多很多地方,出过海,爬过山,吃过海底捞等等,做了很多事情。
张玲玉甚至问她养父有没有后悔捡到自己。
她养父不假思索的说了一声,后悔。
张玲玉惊讶了。
为什么后悔啊?
而她养父的一句话也让张玲玉感动到落泪。
他说,后悔没有早一点见到她,如果早一点捡到,张玲玉可能就少受一点罪。
在后来的视频中说,张玲玉说,你养我到大,我就养你到老。
我想看到这里都替张玲玉以及她的养父感觉到幸福,因为这是一个善有善报的好事。
但也有人说,像这种事情可能是1%的存在吧,因为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的结果。这句话看上去很悲观,但似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在农村老家,尤其是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这种情况是经常出现。
3.
可能谁家没有孩子,从外面捡回来一个。
辛辛苦苦养大的,结果在临出嫁的时候,忽然间生父母找上了门来,只是几句话就想着要把孩子带走,实在不行就跪在地上哭,说这些年多么不容易,多么的想念孩子,再道德绑架一下,说彼此之间才是有血缘关系的,跟养父母家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如此二三,就把人家辛辛苦苦养了几十年的孩子给带走了。
带走之后,那么对于这老两口来说,剩下的是什么呢?
只是无尽的回忆和失落吧。
然而这种还算好的,还有一种更加的为难,那就是亲戚家的孩子。
这种情况更为常见,就比如说我的朋友鹏程,他姑姑当年家里面困难,一连生了三个闺女。
家里面实在是养不下去,但又想要一个儿子,最后把老三送到鹏程家了。
送过来的这个孩子和鹏程一起生活了好多年,鹏程的父亲,也就是孩子的舅舅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
吃的喝的用的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甚至上学的时候给她生活费也是如此。
而鹏程的姑姑头几年的时候还说要把孩子领回去。
但渐渐的再不提这件事情了。
甚至这么多年,也没有给过孩子什么钱。
直到前两年,当年送过来的这个女孩要出嫁了,结果鹏程的姑姑就过来。
要把孩子带回家,说自己才是孩子的母亲,要把孩子领回去,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是因为孩子出嫁要收彩礼钱了,她姑姑就过来了。
因为这件事情,鹏程的母亲大发雷霆,说要跟鹏程的姑姑断绝所有的关系。
但鹏程的姑姑也觉得委屈,因为她说当年只是把孩子送过来寄养一段时间,只是后来因为工作忙,因为生活的琐碎,就没有想着把孩子领回去。
甚至鹏程的姑姑到最后也哭了,说是鹏程一家给孩子灌输了不好的思想,让孩子不认她这个母亲了。
生活中总是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说不清道不明,养孩子更是很复杂的事情。
我们都说就怕把孩子养成白眼狼,就怕孩子长大了跑了,不管是抱养还是路边捡到的,其实最怕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似乎,养别人的孩子,其实就是一场豪赌。
就像张玲玉,她的养父当时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不知道,只是从张玲玉的口中得知,她从很小的时候,她的养父就对她很好,出去搬砖,搬水泥赚钱供她读书上学,给她买衣服不让她受委屈,所有所有的爱都给到了张玲玉。
而如今,张玲玉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按理来说,在婆家好好把日子过好就行。但是她偏不这样,而是带着自己的养父开始周游全国,去爬山,去出海,去吃好吃的。
她说,你养我大,我就养你到老。
我们为什么总是感动于这样的事情呢?
我想这是因为我们看到好人有好报的结果,心里面比较激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