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越南亲华领袖之一,因不满反华投奔中国,去世后被葬入八宝山

方圆君喜欢阅读 2024-08-02 03:37:26

1969年9月,胡志明去世后,越南劳动党就不再设主席职务,因此,作为第一书记的黎笋自然而然成为了北越的最高领导人,他继承胡志明主席的遗志,继续领导越南人民坚持抗美斗争。

1975年,越南抗美斗争结束后,黎笋却公然背离了胡志明主席的路线,逐渐走向“亲苏反华”的道路,并在苏联当局的怂恿和支持下,于1978年入侵柬埔寨。

对于黎笋集团倒行逆施的危险行为,以黄文欢为首的越南老一辈革命家与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结果被黎笋一伙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击。

1976年12月,越南共产党在河内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四大”)。在此期间,黎笋采取不正当手段使黄文欢落选,并将其被排挤出中央委员会,只保留了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国会副主席的头衔。

然而尽管如此,黎笋一伙依旧不肯善罢甘休,此后又相继采取了许多卑劣的做法包围和孤立黄文欢。

面对黎笋一伙的紧紧相逼,黄文欢深感自己若继续待在国内的话不仅毫无作用,甚至连基本的生命安全可能都无法得到保障,于是他便萌生了来中国的念头。

事实上,黄文欢对中国并不陌生。

早在1926年秋,时年21岁的黄文欢就来到了中国广州,寻找救国的真理。可以说,黄文欢的革命生涯就是从中国的土地上开始的。

到了广州后,黄文欢被安排进入胡志明举办的政治训练班学习,并在这里度过了来华的第一个春节。春节结束后,黄文欢也从政治训练班顺利毕业了,而后加入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不久后返回国内,开始从事各种革命活动。

而此次来华,也给黄文欢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也很想再回去看一看。但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

1935年后,由于革命需要,黄文欢再次来华,并先后在南京、广州、长沙、昆明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我党的很多同志,并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1950年1月18日,中越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也是第一个同越南建交的国家,为此,越南还将1月8日作为其——“外交胜利日”。

两国建交后,黄文欢成为了越南首任驻华大使和越南劳动党中央派驻中国的代表,他在中国一呆就是八年。在此期间,他还被选为了越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在这8年里,黄文欢为中越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黄文欢也一直将中国视作他的第二故乡。正如他晚年时所说:“在我的记忆里,永远不会忘记的是越、中之间深厚的情谊。”

然而,随着胡志明主席的逝世,黎笋集团的上台,这一切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对于黎笋集团奉行的“亲苏反华”政策,黄文欢表现得极为愤慨,他曾多次提出反对意见,并全力促进和维护中越友好关系。

尽管黄文欢是越共元老,又是政治局委员、国会副主席,但也始终无能为力,不仅使自己处于孤立地位,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于是,在1979年7月,黄文欢便借前往东德治病之机,改道去了中国。

来到中国后,黄文欢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高规格礼遇,并将他安排住进了301医院,让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为他治病。最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黄文欢的病很快便痊愈了。

然而,当黄文欢改道来华的消息传到黎笋耳朵里后,他大为震怒,当即便决定开除他的党籍。次年6月,黄文欢以“叛国”罪被判处死刑。

不过,对于黎笋集团自导自演的这出好戏,黄文欢并不感冒,他来到北京后不久,就举行了中外记者招待会,并发表了《致全国同胞书》,宣布:

中国是“曾经在抗法 、抗美救国斗争中,和我国人民一起流血牺牲,并肩战斗的邻邦”;黎笋等人这是“颠倒黑白,认友为敌”……

在当时中越双方关系紧张的情况下,黄文欢的正义发言,无疑在维护中越关系、以正天下视听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黎笋的离世,中越关系逐渐趋于缓和。尽管越南当局仍没有撤销对黄文欢的判决,但还是做了一些缓和之举,比如允许他的儿子到北京探望他,允许他的夫人来华小住等。

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越南原国防部长武元甲大将还作为特邀嘉宾,来华参加了亚运会开幕式,在此期间,武元甲还与黄文欢见了面。

事实上,从1986年阮文灵上台后,就曾准备为黄文欢“平反”,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付诸实践。

1991年5月18日,黄文欢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25日,黄文欢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后葬于八宝山。

斯人虽逝,但其为中越友谊所作出的贡献,却永远留在了两国人民的心中。

0 阅读:0

方圆君喜欢阅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