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是一类既有自我复制和高度增殖能力,又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肝硬化的微环境中可以转分化为肝细胞,或者与残存肝细胞融合,或者通过旁分泌的作用改善肝功能。
大量实验及临床已经证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减轻肝硬化程度,改善肝脏功能。为临床进行有效干预终期肝硬化提供了新途径。
传统方法干预肝硬化效果欠佳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衰亡病因之一。肝硬化传统的干预方法主要是通过输注白蛋白、利尿、保肝及副反应的干预,但这些方法不能很好的改善症状及延长生存期。
肝移植手术干预虽然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但供体缺乏、手术风险、术后的排异反应、高昂手术费等诸多问题使得该干预方法开展受限。
研究证实干细胞移植干预肝硬化效果显著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多年对干细胞的研究,干细胞移植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干细胞移植干预肝硬化的研究也逐渐深人。经过动物模型及临床的研究已经证实其有效性,并且此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存在排斥反应、副反应少、费用低等优点,为终期肝硬化干预提供了一个新办法。
目前研究报道,在5例肝硬化患者中,将干细胞分别经肝动脉(2例)和门静脉(3例)移植到患者体中,其中3例患者血胆红素下降、4例患者血白蛋白得到了升高,并且在干预过程中无明显副反应。
在随后24周随访中发现患者白蛋白、肝脏Chikl-Pugh评分都明显改善,在干预过程中也未出现副反应。移植后半年,患者肝功能得到好转,血清白蛋白增加,胆红素降低,肌酐降低,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干细胞移植干预肝硬化两大作用机制
该研究认为,干细胞移植干预终期肝硬化在肝脏形态、肝脏内干细胞定植数、肝纤维化程度、肝功能指标等均未见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认为干细胞移植干预终期肝硬化无差异的可能机制有两种:
1、干细胞的趋化作用:如SDF-1/ CXCR4轴能够促使移植到体内的干细胞向肝损伤部位迁移,从而使得不同途径移植的干细胞最终都定植到肝脏中,从而使得干细胞发挥的生物学效应基本一致。
2、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通过不同途径将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在干细胞还未大量定植于肝脏的时候,其分泌的多种干细胞因子随着血液循环不断进人肝脏,发挥生物学效应,改善肝脏功能。
综上所述:结合临床实践,科学家认为外周静脉移植方法简单、方便。通过介人手段经肝动脉将干细胞移植到肝脏的方法在临床已成为常规技术。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修复肝损伤、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和肝脏储备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如何在完全意义上促进移植的干细胞向肝细胞转化,以便更有效地改善病变肝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谢你的分享、点赞与评论!
新闻是好新闻,也就是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