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读过高中的普通人,就知道《甲申三百年祭》;六零末知道郭沫若的人,大多是从《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始,那时常香玉还用豫剧唱腔演绎过这首词;至于“李岩的悲歌”,当是读过姚雪垠《李自成》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看过电视剧《李信与红娘子》的人才知道。

1944年,郭沫若潜心研究月余,写了洋洋洒洒近两万字的史学论述《甲申三百年祭》,在《新华日报》副刊连载后,时国府认为此文影射当局,立即组织写手围堵批判;毛主席读后,立即要求《解放日报》转载全文并印发单行本,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赴北京当天,案头仍摆着一本《甲申三百年祭》。诸多影视剧当中,主席角色都有句台词: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不要做李自成。

胡澄文中提到的李岩,此人是否存在,一直有争议,不过这无关李自成失败之大局。明末农民起义的失败,是李岩的悲剧吗?愚以为,这是李自成的悲剧,有朋友或许问了,难道这不是中华民族的悲剧?那么我反问一句,李自成坐龙椅,就能带领中国跟上文艺复兴后欧洲的步伐吗?看看李自成手下那些大将、谋士,谁是有长远眼光、放眼海外的人?
李自成的义军能够扫了朱明北京朝廷,固然有他的“均田免粮”纲领顺应民心的因素,但是朱明烂到极点才是最主要原因,李自成这根压倒朱明的稻草,多少次差点儿被朝廷烧球了!再说他的“均田免粮”,并无新意,此前诸多提出这个口号的农民起义,也没谁打下天下!

看胡澄文中这段论述:可以说,读懂了《李白与杜甫》……进而,读懂了毛主席的晚年奋斗,就知道了无产阶级的“李岩”们如何才能不再浩叹悲歌。

我不赞同他这个观点,李自成起义与伟人领导的中国革命隔着十万八千里呢!历史上真正农民起义坐天下的,只有朱元璋。李自成与朱元璋相比,差距是全方位的:人才储备,朱元璋有朱升、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等,单单一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战略,李自成手下谁有这头脑?朱元璋部队的“九字真言”,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建立稳固的立足点、埋头搞队伍和地盘经济建设、不做招风树。
李自成起事时,土地高度集中,这是封建王朝更迭前的通病,又赶上天灾,真是饿殍千里、民不聊生。他提的“均田免粮”看起来应时,但免粮怎么带队伍?就只有抢大户了,抢完后一部分充军粮、一部分分给老百姓。李自成手下谋士炮制传播了一段顺口溜:吃他娘、喝他娘,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样一来,许多种地不能糊口的农民,可能一见义军路过,扛着锄头就跟上了。明末官僚腐败、崇祯皇帝都是死抠,当兵的吃不到粮饷,谁给你卖命?李自成后期队伍膨胀式发展,以扛锄头农民为主的义军,自身没有人员和时间整军;攻打城池时,政府军不抵抗,义军也就没有经历血与火的磨炼!李自成最后失败,教科书说法是李自成队伍进京后腐化了,野史说法是那时京城一带闹鼠疫,义军战斗力受到影响,愚以为,关键还是义军队伍本身没有多强的战斗力!

李自成连朱元璋都远远不及,李岩一个子虚乌有的人,扯得着读懂如何如何吗?又怎能生拉硬扯地同伟人挂钩?我们革命队伍,没有李自成,也没有李岩,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民群众的领路人!
胡澄文中提到的郭沫若对封建知识分子功名心的批判,真是让人无话可说。学而优则仕有错吗?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在封建王朝想要报效国家,除了入仕,还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吗?后世所谓的“实业救国”,能救的也不过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经济和民生,但如果进入体制,从制度上、社会意识上改变发展思路才会改变整个国家,这就是鱼和渔的区别!至于对忠君思想的批判,不便多说,只是想说一句话,要看历史背景,不管什么时候,社会需要稳定,不能一直造反!

永远不要用今人的思想去评价古人的行为,曾经所谓“受阶级立场限制”就是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