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也要坚守政治正确?韩国白菜涨到天价,民众坚决拒绝中国白菜

文晓小书生 2024-10-30 01:32:40

文丨文晓书生

编辑丨椒麻鱼鱼

前言

尽管泡菜起源于中国,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大家一提起泡菜,第一反应就是隔壁的韩国,毕竟泡菜真的可以说是他们的“国菜”,不管什么场合都离不开泡面。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泡菜居然还能够卷起特大的政治风暴,而这一切都跟白菜有关。

白菜究竟怎么了?为什么能够牵扯到政治?

当白菜不再“白菜价”

对韩国人来说,泡菜绝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符号,从繁华的首尔到偏远的山村,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数据显示,韩国每年人均泡菜消费量高达90万吨,几乎相当于每人每天都要吃上几口。

今年秋天,韩国民众却发现,这道日常美食的价格开始变得不再“日常”。

原本在超市里随处可见、价格低廉的白菜,突然之间身价暴涨,甚至一度飙升到每颗48元人民币,终端售价更是在百元左右徘徊。

以前25块钱就能买到一颗两公斤的白菜,现在一公斤都要60多了!

这场“白菜风暴”的背后,是韩国近年来日益严峻的农业困境,极端天气频发,导致白菜主产区江原道的产量大幅减少。

与此同时,韩国耕地面积也在不断缩减,20年间高寒地区白菜种植面积几乎减少了一半。

更让韩国政府头疼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躺平”,不愿从事辛苦的农业劳动。

数据显示,韩国15-29岁的年轻人中,有高达44.3万人没有就业意向,宁愿依靠信用卡额度度日,也不愿走进田间地头。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生产力下降,这些都为韩国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面对民众的焦虑和不满,尹锡悦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计划从中国进口1100吨大白菜,以缓解国内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

令尹锡悦政府始料未及的是,这个看似合理的举措,却在韩国国内引发了一场更大的风暴。

被情绪裹挟的“爱国运动”

当韩国政府宣布从中国进口白菜的消息传出后,韩国互联网上瞬间炸开了锅。

无数网民涌入各大论坛、社交媒体,用各种尖酸刻薄的语言对尹锡悦政府进行攻击和嘲讽,仿佛进口中国白菜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行。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很多韩国民众开始质疑中国白菜的品质,认为中国水土不好,生产的农产品肯定也“不干净”。

甚至有人将中国白菜与“毒害”、“威胁”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仿佛吃一口就会中毒身亡。

这场“抵制中国白菜”的闹剧,本质上是韩国社会长期以来积累的“反中情绪”的一次集中爆发。

而这场情绪的始作俑者,正是尹锡悦政府自己。

自上台以来,尹锡悦政府就一直奉行亲美反华的路线,在外交、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试图将韩国打造成“对抗中国的前沿阵地”。

为了迎合美国的战略意图,尹锡悦政府不惜牺牲韩国自身的利益,强行加入“芯片四方联盟”,限制对华芯片出口,甚至公开宣称“台湾问题并非中国内政”。

在政府的刻意引导下,韩国媒体也开始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将中国塑造成一个“试图侵略韩国的邪恶国家”。

各种真假难辨的负面报道充斥着韩国的报纸、电视、网络,不断强化着民众对中国的恐惧和敌意。

长此以往,很多韩国民众,尤其是对国际局势缺乏了解的年轻人,便逐渐接受了这种被扭曲的“中国形象”,将中国视为一个“落后”、“野蛮”、“危险”的国家,对中国的一切都充满着排斥和敌意。

因此当政府宣布要从中国进口白菜时,这些被“反中情绪”洗脑的民众才会反应如此激烈,仿佛中国白菜不是用来吃的,而是一种“文化入侵”的武器。

但讽刺的是,这并非韩国第一次从中国进口白菜。

早在2010年、2011年、2012年、2022年,韩国就曾多次向中国进口白菜,规模从162吨到1811吨不等,甚至在2021年,韩国快餐研究院的调查显示,70%的韩国餐馆都在使用中国白菜。

为什么之前进口中国白菜没有引发如此大的争议,而这次却成了众矢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之前的韩国政府并没有像尹锡悦政府这样,刻意煽动“反中情绪”。

由此可见,这场“抵制中国白菜”的闹剧,与其说是韩国民众对中国产品的抵制,不如说是对尹锡悦政府反中政策的一种反噬。

被“泡菜”遮蔽的真相

这场“中国白菜”引发的闹剧,看似荒诞不经,却折射出韩国社会深层次的焦虑和困境。

韩国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年轻人看不到未来,只能选择“躺平”逃避现实。

曾经引以为傲的“汉江奇迹”,如今已成为遥远的传说,高房价、高物价、高竞争的“三高”压力,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

“努力工作就能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在韩国年轻一代心中早已崩塌,他们不再相信奋斗可以改变命运,转而选择低欲望、低消费的生活方式,以逃避残酷的现实。

韩国政治生态日益恶化,政党恶斗不断,政府公信力下降,民众对国家未来充满担忧。

尹锡悦政府上台后,非但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反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从“萨德”部署引发的中韩关系危机,到强行加入“芯片四方联盟”损害自身利益,再到如今的“中国白菜”风波,尹锡悦政府的一系列操作,都让人看不到解决问题的诚意,反而像是在不断制造新的问题。

而这一切,都被掩盖在了“中国白菜”这块小小的“遮羞布”之下。

韩国民众将怒火发泄在中国白菜上,看似是在表达对中国产品的抵制,实际上是在发泄对自身处境的不满,对政府无能的愤怒。

他们不是真的关心中国白菜的品质,也不是真的害怕中国会“入侵”韩国,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一个转移矛盾的靶子。

而可悲的是,尹锡悦政府似乎也乐于看到这一幕,他们不断煽动“反中情绪”,将中国塑造成一个“假想敌”,试图以此转移国内矛盾,掩盖自身执政无能的现实。

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最终只会损害韩国自身的利益,让韩国社会陷入更加分裂和混乱的境地。

从“泡菜坛”里跳出来

面对这场由“泡菜”引发的危机,韩国社会需要的是冷静思考,而不是盲目跟风。

韩国民众需要认清现实,不要被“反中情绪”蒙蔽双眼,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中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符合韩国的根本利益。

一味地抵制中国产品,不仅无法解决韩国自身的问题,反而会损害韩国经济,加剧民众的生活负担。

韩国政府需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停止煽动“反中情绪”,将精力放在解决国内问题上。

与其将中国视为“假想敌”,不如把中国当作合作伙伴,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中韩两国需要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避免误解和误判。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双方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彼此,求同存异,携手共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语

正如一句中国古话所说:“以邻为壑,终将自绝于世。”

韩国如果继续沉溺于“反中”的泥潭,最终只会作茧自缚,错失发展机遇,只有跳出“泡菜坛”的狭隘视野,拥抱合作共赢的未来,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0 阅读:0

文晓小书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