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后,苏联方面为了中国的抗战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走,斯大林特地派遣曾经给中国革命带来重大损失的王明重返中国。
斯大林
王明在苏联期间凭借着自己巧舌如簧的口才逐渐获得了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青睐,即使是远在国外,王明依然对国内的形势十分关注,他甚至远程指挥他在党内的代理人博古、李德等,在党内实行“左”的路线,令党不断遭受挫折。
此次,王明回国,他的“威风”更甚,仗着自己背后有斯大林撑腰,把自己当作是“钦差大臣”,屡屡违抗中央命令,他主持的长江局更是一副要与中央分庭抗礼的架势。
面对王明的咄咄逼人,毛主席一开始颇为忍让,不断地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希望能令王明回心转意。可是,王明这个人自恃有国际背景,狂妄自大,逐渐背离党的基本原则,最终毛主席忍无可忍,使出一杀手锏令王明彻底放弃了争权的念头。
王明
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段往事呢?
一、奉命回国
1937年11月29日,王明夫妇以及康生、陈云、曾山等人乘坐苏联派遣的飞机抵达延安,毛泽东、朱德等亲自前往机场迎接。
周恩来、毛主席、朱德
毛泽东致欢迎词说道:“欢迎从昆仑山下来的‘神仙’,欢迎我们敬爱的国际朋友,欢迎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们。你们回延安来是一件大喜事。这叫做‘喜从天降’。”
王明则回话道:“我们是共产国际派来的,是斯大林同志派来的。我们几个人都是我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没有什么地方值得欢迎,应当欢迎的是毛泽东同志。”
王明这句话说得咄咄逼人,颇有反客为主的味道。以他的意思,自己是国际上的代表,本来就是主人,是来掌控大局的,而毛泽东只是辅助他们的,因此应该是他们欢迎毛泽东才对。
对于王明的这番言论,毛泽东虽然心里明白,不过也并未在意。毕竟王明曾经就受过党内批评,此次相见,他说两句气话也无可厚非。
毛主席
然而,当12月9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时,王明作了题为《如何继续全面抗战与争取抗战胜利》的专题报告,令毛泽东意识到问题并非一开始想到那样简单。
他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奉行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指示,仿佛自己是拿着“尚方宝剑”的莫斯科特使,如同传达“圣旨”一般向中央发号施令。
他在会议中提出“国共两党共同负责领导”、“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没有力量喊无产阶级领导是不行的”等等论调,表面上是从抗日的大局出发与国民党合作,实际是彻头彻尾的投降主义论调,他完全放弃了党的独立自主原则,选择屈从于国民党的力量,放弃了无产阶级的立场。
虽然这些意见,与中共中央的决策有着明显不同,甚至是完全相悖,但是由于他手上拿着的“尚方宝剑”,大多与会者无奈只能表示赞同。
毛泽东自然对王明的论调进行了驳斥,并且据理力争,但还是遵从投票原则,采取了忍让态度。
当会议来到最后一天,王明在没有跟任何人讨论的情况下,突然拿出一份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名单。这种突然袭击,王明自然知道难以服众,于是“此地玩应三百两”地一再声明无夺权之意。
然而,其实他自作主张的那张名单跟毛泽东心目中的名单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座次稍有不同而已,于是毛泽东也表示了赞成,只是他没有事前征求中央意见,令毛泽东稍有不快。
在会上,王明与毛泽东最为尖锐的矛盾是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解释上,毛泽东一直坚持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但是王明却提出了国民党与共产党共同领导。由于王明所谓的“国际精神”,与会的大多数同志都投了赞成票。
王明的这次搅局对八路军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彭德怀事后说道:“共产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作用有些降低,党的政治工作也有些削弱,从而发生了个别军官逃跑和国民党勾引八路军官兵叛变的现象。
彭德怀
同时,国民党对八路军的发展加以限制,对共产党的发展也加以限制,国民党的反动面目更加暴露。”
二、分庭抗礼
在12月份的这次政治局会议中,王明以非常明显的优势占据了上风,这使他更加目空一切、自以为是。
12月18日,王明就任中共长江局书记,前往武汉负责与国民党的谈判事宜。在武汉期间,王明把持住长江局,对中央的命令置若罔闻,彻底与中央撕破脸皮。
12月底,王明发表《挽救时局的关键》,字里行间全面倒向国民党,并且批评中央作出的正确决策。
1938年2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延安召开,从武汉回来参加会议的王明更加变本加厉,叫嚣着:“只要一个军队”、“统一军令”,提出了“军事上全面服从国民党”的提议。
王明的这一提议令毛泽东大感意外,因为他这明显的亲蒋行为,毛泽东提出王明“不宜再留武汉工作”的意见,但是由于并未获得大多数的支持而没有被采纳。
3月21日,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王明不经中央批准就擅自将自己起草的《中共中央对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提议》送达国民党中央党部,主要内容就是将对八路军的领导权交于国民党。
中央知道此事后,立刻草拟《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电》作为补救,但是文件传到长江局之后,被王明压下并没有交给国民党。
由于王明这一系列的行为在党内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直接破坏了党内的团结,造成了党的分裂。
三、力挽狂澜
1938年3月,面对王明变本加厉的分裂行为,毛泽东派遣任弼时携带《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前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和斯大林说明了中国的真实情况。
在了解完中国共产党真实的处境之后,共产国际经过讨论,摒弃了之前因为王明的蒙蔽而做出的错误结论,坚定地站在了毛泽东这一边。
同年8月,王稼祥从莫斯科回国,同时也带回来了共产国际最新指示。中央为更好地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和讨论接下来的工作内容,筹备召开六届六中全会。
王稼祥
王稼祥回国之后,立刻给在武汉的王明去电,让他马上动身来延安听取最新的国际指示并且协助筹备六中全会。
此刻的王明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失去而来国际的支持,居然以唯我独尊的口气给中央回电,让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去武汉筹备六届六中全会。
他甚至居高临下地要王稼祥来武汉,向他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
对于王明的无理取闹,中央严词拒绝,并且以“后果自负”这四个字警告王明。
王明看到如此强硬的措辞,只好立刻赶赴延安。
王明回到延安后,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一年来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尤其是朱、毛等领导了八路军,执行了党的政策。国际认为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中共在复杂的环境及困难条件下真正运用了马列主义。……在中国,抗日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抗日的关键,而中共的团结又是统一战线的关键,统一战线的胜利是靠党的一致与领导者的团结。”
朱德、毛主席影视剧形象
随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顺利召开,会上毛泽东以不点名的方式,批评了王明的一切错误行为,并且撤销长江局,对王明作出重新任命,留王明在延安担任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由此结束而来王明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