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冬,26岁的罗应怀被中央任命为新四军第4师26团团长,他带领着20余名新任命的新四军干部,从延安出发进入了国民党统治区。
为了掩护身份,20余名干部都换上了国民党的军装。
当他们乘船横渡黄河的时候,站在船头眺望远方的罗应怀突然看到一个羊皮筏子被凶猛的浪头打翻,十几个孩子落入水中,被冲往下游而去。
罗应怀
罗应怀赶紧将干部们都叫出了船舱,他说道:“水性好的赶紧下去救人!”
话音刚落,罗应怀就直接跳入了黄河之中。
冬天的黄河冰冷刺骨,但是罗应怀救人心切,根本顾不了这么多,向着被冲得最远的那个孩子游去,几位水性好的干部也纷纷跳下水,将附近的孩子救起。
当罗应怀游到那个孩子身边时,他们已经距离船只很远了,他一把搂住孩子,奋力往南岸游去。在罗应怀的努力下,他终于将孩子救上了岸,瘫倒在了岸上。
没想到,在上了岸之后,那个孩子一把推开罗应怀,双眼非常警惕地注视着他。
此时,其他的干部也驾船赶了过来,他们向罗应怀汇报,加上他救起的这个孩子,一共救起了11个。
其中一个干部李光明笑着说道:“我救起两个丫头片子,都哇哇地哭,就像没断奶一样。你救的这个看上去也是个丫头,应该是个假小子,她应该断奶了!”
假小子见李光明笑话她,突然大声说道:“谁没有断奶呢?你们说话放尊重点!我们是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宣传部的,国民党打鬼子都是孬种,神气什么?”
原来这些孩子看到他们的军装,把他们当作国民党了,因此对他们这么警惕。
罗应怀听到这句话,哈哈大笑,然后将浸满了污泥和河水的外套脱去。
这时孩子们才发现,他的外套里面穿的是新四军军服。
由于救人,干部们耽误了行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罗应怀只好下令就地露营。
他们生起了篝火,纷纷将衣服脱下烘烤,孩子们看着他们宽厚的脊背和满身的伤痕,都充满了敬佩和惊讶。
在跟孩子们的沟通之后,罗应怀才知道,这11个孩子是一个少年歌剧团,隶属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宣传部。在武汉沦陷之后,他们就与部队走散了,只好四处漂泊,他们的父母都在战争当中被日寇残忍地杀害了。
罗应怀见他们无家可归,于是决定将他们带上一起南下。
在进入敌占区后,罗应怀为了不暴露,命令大家都换上农民的衣服。他们一路翻山越岭,于1941年春抵达了新四军第4师26团团部。
在上任之后,罗应怀对部队进行了检阅,这是一支由2000人组成的队伍,缺乏装备和武器,有一半的战士连枪都没有,背上的大刀是他们唯一的武器,全团的重武器只有5挺非常破旧的老机枪。
罗应怀将他们编为三个营,将少年歌剧团的男孩子们分别编入各营当通讯员,三个女孩子则编入团部卫生所当卫生员。
全团的战士们都对新任的团长翘首以盼,希望他能带来一些武器,可是罗应怀只有随身的一把手枪,这不禁令战士有所失望。
罗应怀见他们士气低落,便向他们慷慨激昂地说:“26团的战友们,我知道你们在等什么,可是我这个团长没有武器发给你们!那怎么办呢?我们只能去日本鬼子手里夺,先从伪军那里下手,将他们的老巢端了,装备就都是我们的!”
罗应怀撸起袖子,说干就干,不久之后就率部捣毁了敌伪的一个据点,缴获了机枪12挺,步枪300余支。
当新枪发到战士们手上时,他们全部都欣喜若狂,也对这位新任的团长心悦诚服。
在首战告捷之后,罗应怀一鼓作气,又接连拿下了伪军好几个据点,缴获了非常多的武器。
在罗应怀的率领下,26团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人数就扩充到了3000多人,且每个人都配有步枪,他们的子弹更是多到足以支撑起战士们平时的射击训练。
除此之外,26团的每个营都配备起了机枪排,每个连都配备了机枪班,有不少机枪都是崭新的。
罗应怀的到来令26团焕然一新,在当地也是名声大噪,搅得日寇不得安宁。
日寇将罗应怀贴上了告示,重金悬赏他的人头,伪军们更是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1942年11月,日寇对第4师所在的淮北抗日根据地展开了残酷的“扫荡”,他们集结起一万多人的兵力,战马600多匹,汽车300多辆,大炮100多门,汽船30艘,坦克10辆,飞机8架,分五路合围,妄图一举歼灭第4师。
第4师师长彭雪枫知道如果与敌寇正面对抗将损失惨重,于是决定亲率第4师大部队掩护根据地近十万群众转移后,再率部从外线猛击敌人尾部,迫使日军调头,然后斩断其头部,从而一举击溃日军。
想要完成这一部署,就需要有一支强大的部队留在内线,牢牢牵制住日军,直到大部队出击的那一刻,这一重担最终落在了罗应怀的肩上。
11月12日凌晨,睡梦中的罗应怀接到彭雪枫的命令紧急赶往师部。
彭雪枫
彭雪枫对罗应怀讲述了自己的计划,然后他说道:“26团留在内线作战,在包围圈内牢牢吸引住敌人,直到主力部队向外围的敌人进攻,你们再里应外合,配合主力部队一举击溃敌军!”
罗应怀坚定地说:“是!保证完成任务!”
在接下命令后,罗应怀立刻赶回了团部,连夜召开了誓师大会,进行了详细部署。
在部署完之后,罗应怀又想起了之前带来的那11个孩子,他赶紧将孩子们叫到团部,给他们每人都分发了手枪跟弹药,让李光明带着他们跟随主力部队转移。
在送走了孩子们后,罗应怀带领全团连夜抢挖“抗日沟”。
“抗日沟”是宽3米深2米的战壕,坦克、汽车都开不过去,同时也可以将附近十几个村落连接在一起,在战时能令战士们迅速转移,做到机动作战。
全团连续挖了3天3夜,日寇的包围圈也越缩越小,第三个晚上,罗应怀命令全团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开战。
就在战士们屏住呼吸,静候日军时,李光明却带着孩子们回来了。
李光明扑通一下跪在罗应怀面前,哭着说道:“团长,你枪毙我吧!我没有完成任务!”
原来,李光明带着孩子们离开后没有跟上大部队,反而迎面撞上了日军。
他赶紧带着孩子们躲进沟里,有一个叫荷花的女孩子在慌乱之中跑错了沟,害怕的她爬出沟大声呼救,被日寇一枪打死了,李光明见状只好带着剩下的孩子跑了回来。
李光明跪着嚎啕大哭,罗应怀不忍惩罚他,将他扶了起来,安慰道:“这至少说明大部队已经成功转移了,荷花用她的生命提醒了我们日寇的兵力,我们一定会为她报仇的!”
罗应怀将孩子们聚集到团部,作为预备队由他亲自指挥。
当天深夜,日寇大军杀到,罗应怀率领全团与日寇进行了殊死搏斗,他们依靠“抗日沟”将日寇成功牵制住,日寇用大炮、坦克、飞机轰炸了26团阵地足足20余天,愣是没有前进一步。
12月7日,牢牢坚守在阵地中的罗应怀却得到了主力部队的坏消息:“我部遭遇日军追击,令26团重创日军,以转移其目标!”
接到命令的罗应怀立刻率部跳出“抗日沟”,强袭日寇主力部队!
26团与敌人血战两天两夜,伤亡巨大,不得不于12月9日撤入朱家岗,而日寇则全面转移目标,派大军一路追击,将朱家岗团团围住。
罗应怀连夜清点人数,一营、二营均损失惨重,三营失去了联系不知情况,目前加上团部机关人员,已总共不足500人。
12月10日凌晨3点,日寇向朱家岗发动总攻,26团与敌激战至上午10时,朱家岗几乎全面失守,团部所在的曹圩也被敌人包围。
为了能够守住圩门,罗应怀不顾参谋长的阻拦,亲上阵地观察敌情。
没想到这时,日寇的一支小分队穿着我军的衣服,摸进了阵地。
罗应怀凭借经验一眼就看出了端倪,拔出手枪撂倒了一个鬼子,而此时另一个鬼子已经向他扑来,罗应怀另一只手拔出背身后的大刀,一刀便将其活劈。
之后,罗应怀又以一敌三,连劈两个鬼子,最后一个鬼子见状慌忙逃窜。
罗应怀在后面穷追不舍,被逼上绝路的鬼子拿出一个手榴弹直接引爆。
听到动静的战士赶紧赶来,发现罗应怀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们立刻将罗应怀抬回团部,浑身是血的罗应怀躺在床上,孩子们看着他的鲜血浸润了床单不断地往地上流,两个女孩子都吓哭了。
罗应怀忍痛厉声呵斥道:“哭什么!给我挺起胸膛来!”
这时前方的战报传来:“圩门失守了!目前阵地后方仅剩5个战士,参谋长都顶上去了!”
罗应怀不顾重伤的身体,下达命令:“让预备班去支援,请参谋长速回团部!”
参谋长回来之后,两人进行了紧急商议,但是手上的兵力实在是捉襟见肘,团部仅剩一个报务员负责联系各部队,一个警卫员趴在屋顶上警戒。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8个男孩子们走了进来,他们围在罗应怀的床边请战!
罗应怀本不想同意,但是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和自己满身是血的身体,他说道:“现在你们就是战士了,我给你们每人一颗手榴弹,怎么用就看你们的了!”
小战士们拿着手榴弹来到了院子中,此时日寇的一支小分队摸进了院子的西面。
小战士们赶紧将手榴弹分成两捆,从院子的墙门里塞了过去,一下子就炸死了十几个鬼子。
倒塌的院墙冒起了巨大的烟尘,小战士们趁着鬼子看不清,拿起扒犁和锄头向鬼子们头上砸去,鬼子因为看不清人数赶紧撤退。
与此同时,去支援圩门阵地的部队重新夺回了阵地,但是也损失过半,敌人随时会发起下一次冲锋。
小战士们再次来到罗应怀身边请战,而两个女孩子也擦干了眼泪,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罗应怀又给了他们一人一颗手榴弹。
然后,罗应怀强撑起身体,用自己的血在白布上画了一张战术布置图,让小战士们从侧面偷袭敌人。
小战士们根据罗应怀的指示,从墙洞爬出去,匍匐到日军的侧面,在距离敌人非常近时,他们将手榴弹扔向了敌人阵地。
鬼子们被这突入其来的进攻吓了一跳,小战士们趁势吹起了冲锋号,鬼子以为是新四军的支援到了,赶紧撤退。
这一奇招立刻缓解了圩门阵地的压力,战士们见鬼子们突然撤退,乘胜追击将他们杀得溃不成军。
就在此时,报务员传来好消息:“报告团长,三营联系上了,他们已经往抵达团部东西面!”
与此同时,大部队的消息也传来:“我部已击溃敌军,正往朱家岗支援!”
当天下午4时,大部队的骑兵率先赶到朱家岗,26团终于等来了支援!不久之后,大部队的步兵也赶到,日寇四散溃逃,朱家岗保卫战胜利结束!
战斗结束后,26团转移至吕集待命,而此时罗应怀的伤口已经严重感染,被紧急送往旅卫生所。
陈毅听闻此事,派遣了全军最好的医生为罗应怀动手术。因为缺少麻药,罗应怀忍痛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手术,取出碎骨60多块,他愣是死死咬住嘴唇一声未吭。
陈毅
最终手术很成功,罗应怀也逐渐恢复了健康,并且再次披挂上阵,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建国之后,罗应怀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2010年5月2日,罗应怀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