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思想战线的核心阵地,宣传和教育领域始终是敌对势力渗透的“重灾区”,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这里就爆发了一场又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教育领域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教育工作者涉及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三观塑造,以及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
如果自私自利,毫无责任担当,一味安于享乐的思想深植于人心,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对金钱和欲望的追求超过其他一切,进而导致贪污腐败横行,社会风气糜烂。
宣传领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大众媒体涉及到社会公众的认知和情绪,一旦形成某种“洗脑”效应,其在潜移默化中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觑。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了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实际上还有思想意识层面的战争,资本主义阵营不遗余力地全面否定苏联的体制、政策、文化,而苏联对于来自对方的种种抹黑竟然无力反抗。
以布热津斯基为首的西方政治家们,一边积极向非资本主义国家输出“奶头乐”理论,一边在这些国家大力物色、扶植和培养自己的代理人。

好莱坞的价值输出无孔不入
他们最喜欢收买的一类人,就是当地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专家、教授,和普通相比这些人有三大优势。
第一,就是他们是经过“认证”的某方面的所谓“权威”,在媒体平台上发言自带流量,只要带着个“大V”的认证,权重,就算发几个字、一张图都会有百万量级的流量。
至于这些方面的“认证”完全可以靠钱买证来实现,并不用过于担心。说句实在话,现在在各种平台上顶着帽子发言的“专家”林林总总,其中倒有一大半的头衔我们之前根本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再讲句难听的,所谓“专家”只要发本证就行了,其发言之荒诞可笑简直匪夷所思,认知连最普通人都不如。
像这样的“专家”,要么是真的水平太低,要么就是良心坏了。
第二,就是他们往往从事教育或者宣传工作,要么是什么大学、学院的教授,要么是什么著名大报的总编、副总编、著名记者,甚或二者兼具。

遭人唾弃的“汉奸学者”余茂春
他们一方面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另一方面又承担着向社会公众传递思想,发表见解的任务,影响力十分巨大。
在学校里,听过他们课程的学生数以万计;在网络上,看过他们文字的网民更是达到上千万、上亿。
由于受众太广,只要在对外输出的思想中稍微夹带一点私货,天长日久也会成为潜移默化的力量。
有些出自“专家教授”之口的荒谬言论,例如为日本侵华战争洗地,否认日本战争罪行,在我们看来简直不值得一驳,但却有大量的年轻人听了之后深以为然。
我们还是距离战争年代太远了,那些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血迹斑斑的证据早就已经淡化,要么放在平时根本没有什么人去的博物馆里。
就算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那年出生的人,到今天也已经70岁整,至于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则连反映抗战、朝鲜战争题材的影视剧都很少看到了。

美国加州大学的访问学者项目
第三,就是这些专家教授本身有大量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比如出去当访问学者,或者跟随媒体一起到国外采访,参加一些国际活动,这就很容易脱离国内组织监管的视线。
但凡是人总有七情六欲,有贪嗔痴恋,更何况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他们中间很多人都难以抵御金钱、美色、权力的诱惑。
倒不是说他们挣得不够多,或者名气不够大,说真的他们中间有的人一年挣的钱比别人一辈子挣的都多,名气也早已达到了常人一生难以企及的水平。
而是他们总想着收更多的钱,出更大的名,有钱有名之后再找几个红颜知己,从此神仙眷侣,岂不快哉。
既然要钱、要名,那就不难拉拢了,近年来,美国和日本的官方或者非官方组织会设立各种各样的“基金会”或者是“专项资金”,以合作的名义与一些国内的知名学者或媒体人保持联系。
在西方的拉拢和腐蚀下,总有一些没有气节的无耻之徒、民族败类沦为汉奸走狗,走上了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对立面。

汉奸嘴脸
2022年2月在新侨饭店与日本间谍接头时被国家安全部门当场“抓现行”的《光明日报》高级干部董郁玉就是其中的典型,在他身上可以完整地看到前面所述的三个特点。
第一,董郁玉的头衔相当丰富:他是北京大学法律系的硕士,90年代的知名记者,被抓前担任《光明日报》评论员,光明日报社评论部副主任,属于正儿八经的体制内人士。
从1995年开始,董郁玉的多篇报道曾经获得过中国新闻奖项,可以算得上是资深媒体人。
第二,在从事媒体宣传工作的同时,他又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尼曼研究员,日本庆应大学访问学者,北海道大学公共政策大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综合上述身份,称他一个“董教授”应该不算过分,即便他只是个外国大学的“教授”,连有没有正儿八经地上过课都不知道。
第三,董郁玉长期从国外领取大量报酬,在美国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基金会的资助名单中,董郁玉赫然在列,而这份名单上还有多位已经臭名昭著的“公知”,至于在日本领取的各种奖金更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尼曼基金会在美国新闻界拥有巨大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尼曼新闻基金会的资助名单上还有许多来自于《财新》、《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医学界》、《南华早报》、凤凰卫视以及新闻传媒界的重量级人物。
而且,由于他身负多重外国大学学者教授身份,长期在国外活动,脱离组织和主管单位管控的视线,他在国外见了什么人,谈了什么事,如果不仔细调查根本搞不清楚。
收了绿油油的美钞和花里胡哨的日元之后,董郁玉的说话腔调明显变得阴阳怪气起来。
他最有名的一篇文章,莫过于所谓的《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在文中他以跪舔的姿态这样写道:
“不知怎么回事,在两次赴港的途中,有句话反复萦绕在脑际:‘我也到了该领儿子朝它跪去的时候啦’。……我领着儿子,但没有在中国的教育“神殿”前跪下,以拜上最后一拜——我们用脚选择了逃避。”
在装模作样地分析了一番之后,董郁玉在文中做出了这样的结论:美国的对手永远赢不了未来。

说白了,还不是为了这个
两周后,董郁玉的儿子继他老爸又写了篇《我要去美国读大学》,对美国大学制度的优势各种吹捧,并号召国内的优秀学生统统到美国读大学。
就这样的一个汉奸分子,居然一路做到了《光明日报》的高级干部,而《光明日报》又是什么概念呢?
这份报纸创刊于1949年6月16日,是由中共中央主办,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思想文化大报,是中央直属事业单位,由中宣部代管的新闻机构,是政策和思想宣传的重要阵地。
如今,光明日报社拥有《光明日报》、《文摘报》、《中华读书报》和《书摘》、《博览群书》、《新天地》、《留学》、《教育家》等多份杂志,以及光明日报出版社、光明网、光明日报“两微一端”等全媒体。
光明日报社的社长、总编辑是副部级干部,评论部副主任虽没有明确的级别,但大致可以推测是副处级干部。
别看这个副处级的干部级别不高,但以其所在的位置,上可提供内参影响国家决策,下可写文章左右舆论风向,还可以把自己接触到的一些机密信息提供给美日,可谓危害性极大。

如图
像这样的被西方反华势力收买的间谍分子,早已满脑子利欲熏心,一心想着怎么样讨好巴结外国主子挣美钞,能指望他为人民群众说话吗?能指望他给上级领导提供准确的信息吗?
再联系到一些主流媒体上层出不穷,偏离常识和人民疾苦,甚至是刻意引导风向挑起对立的种种奇谈怪论,难道不值得警惕吗?
还有那些言论首鼠两端颠三倒四,表面装傻充愣实则贩卖私货,说不定在国外早就买了几套豪宅的所谓“大V”专家,难道不觉得可疑吗?
为什么我们国家会出现汉奸?汉奸现象只是症状,但不是根子上的原因,如果要找病因,要回溯的问题就太多太多了。
尤其可恶的还是一些体制内的叛徒败类,这些人享受着高薪酬和高福利,吃着国家的饭,却砸着国家的锅,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
归根结底,还是出卖国家利益付出的代价太低,收益太高,导致一些民族败类心存侥幸,认为可以给外国主子卖命的同时顶着“专家教授”的头衔在国内发表谬论大捞特捞,再安然无恙地全身而退。

汉奸败类人人得而诛之
真正的“攘外必先安内”,是国家想要真正强大,首先要肃清内部的汉奸和间谍,如果自己内部上下同欲,团结一致,那么距离不战而胜亦必不远了。
敌对势力的渗透无孔不入,之所以选宣传和教育,居心不良,宣传可以影响人的意识形态,即洗脑。教育可影响下一代。值得高度警惕啊!
中宣部和教育部管这些吧!工作要努力才行!
烟草公司他们也进不了啊!
公知经常带的节奏,不要奋斗,不要吃苦,不要读书,大家要躺平,大家要拼爹,一派胡言祸害下一代,这就是想发展一大群流浪人员呗
巨量事实怎么成了宣传了…
高层必须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