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女儿刚出生的时候,我满心欢喜地迎接她来到这个世界,可婆婆却在婴儿床旁边冷嘲热讽一句:“一点都不像严力小时候。”这话像一根刺,扎进了前夫的心里。
从那以后,他对我的态度变得恶劣,甚至开始怀疑孩子不是他的。
女儿满周岁的时候,严力拍着离婚协议书激动地说:“这丫头肯定不是我的种!”我拉着他去验DNA,他却说:“验了别人会看笑话的,我不验!”他的无赖和冷漠彻底摧毁了我们的感情。
法院判每月一千的抚养费,但严力一直拖着不给:“帮别人养孩子?
我傻吗?
幸好,我有一个好姐姐。
她开车来接我和女儿回家,那时候,她说:“咱们不缺他这点钱,他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咱们计较。”她的支持让我在最黑暗的时期里找到了一丝光亮。
姐姐的支持与生活的转机姐姐比我早几年离婚,靠着前姐夫的赔偿,她得到了抚养权和两套房子。
她把房子卖掉,在娘家附近购置了一所新房,让我搬过去一起住。
她说:“孩子们可以有个伴,涵涵还能帮忙照顾妹妹。”就这样,我们住在一起,日子一天天平稳地度过。
那些年里,外甥女涵涵放学后会帮忙冲奶粉,看着女儿摇摇晃晃学走路,也是一字一字教她说话。
有姐姐的陪伴,我的人生逐渐回到了正轨。
有一天,我无意中听说了前夫再婚的消息。
他有了一个一岁多的儿子,前婆婆美滋滋地炫耀:“我们严家的大孙子诞生啦!”这时候我才明白,前夫根本不在意女儿的血缘问题,因为他在意的只是儿子的诞生,传承家业。
女儿的叛逆与误解时间一天天过去,女儿对外甥女涵涵的嫉妒却越来越明显。
她总觉得我偏心,觉得我对涵涵更好。
明明我对她们一视同仁,甚至在逢年过节给涵涵的红包和礼物也没少过,但女儿还是不高兴。
搬家后的那个晚上,女儿再次抱怨我偏心。
我终于发了脾气:“你大姨对我们这么好,这辈子都还不清!再说了,涵涵考得上复旦,你能吗?”女儿被我的话堵得哑口无言,但我从她的眼神里看出了怨气。
从那以后,我们的母女关系变得紧张。
女儿上初中时,我父母相继去世,她们名下的房子归我。
姐姐率先表态要处理给我,但我没有接受,因为这房子最初是姐姐出钱买的。
可是姐姐说:“你要接受了,才有底气。
这房子是我自愿的。”我内心充满感激,但也感到难以报答。
拆迁后的决定,引发的冲突去年年底,我住的房子被征收了,得到了92万的赔偿。
第一时间,我就带着卡去姐姐家。
姐姐坚决拒绝,说她不要。
但我坚持:“房子本来就是你结婚前买给爸妈的,我不过是住着。
现在这笔钱无论如何要还给你们。
姐姐还是不肯收,我只能借上厕所的借口把卡留在她家。
终于,她答应了帮我保管。
不过几天后,我突然接到了拆迁办的电话。
对方说:“你的女儿赖在房子里不肯走,说房子有她的份。
那一刻,我想起了很多。
从女儿小时候柔弱无助的样子,到她叛逆、不服管教、对我冷漠无情的画面。
我坚定地告诉拆迁办:“我没有女儿,房子写的我一个人的名字,与任何人无关,你们可以随意处理。”
挂了电话,内心阵阵疼痛。
但我知道,这样的决定是对的。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几件事。
家庭是彼此依赖和支持的港湾,但这种依赖和支持是相互的。
女儿选择信任别人而不信我,这种伤害是深重的。
与其把所有情感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不如找到那些真正愿意陪伴和支持你的人。
生活中,亲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选择。
当我们选择原谅或决裂,不仅仅是在处理一段关系,更是在重新定义自己的生活。
我的姐姐和外甥女给了我无私的爱,我也愿意把自己的一切托付给她们。
这不仅是信任,也是我们之间最深厚的纽带。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经历失望和重新选择。
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心去对待那些真正关心我们的人,珍惜眼前的幸福,学会释怀过往。
希望通过我的故事,大家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