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先生今年69岁了,最近他常常向邻居们感叹:“当年要是听我女儿的,买了社保,可能日子就不会这么难了。
”这一句话让不少人都陷入了沉思,特别是那些和他年纪相仿的人,都在反思自己当年的选择。
养儿防老的打算卢先生和妻子从年轻时就生活在农村,靠种地和养猪养羊养活一家子。
家里有一儿一女,女儿成绩不错,中专毕业后当了幼师,儿子则学了厨艺,在城里的酒楼找到了工作。
儿子工作没多久就结婚了,生活看上去渐渐有了起色。
当年的农村家庭,大多数人都想着“养儿防老”。
卢先生也不例外,他觉得只要把儿子培养好了,自己晚年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于是,夫妻俩东拼西凑了五万元给儿子结婚买房用了,希望他能有个好生活,将来可以照顾他们。
社保还是买房的抉择事情的转折点在于,当时政府推出了农村人也能缴纳社保的政策,只需一次性交个4.8万元,等到60岁以后每月都能领到固定的养老金。
女儿了解政策后,劝父母一定得买社保,并愿意出5000元帮衬。
可是这个想法却被儿子坚决反对,他说有这钱还不如先给他凑房子的首付,将来生活好了自然能照顾父母。
卢先生听信了儿子的承诺,把手里的7万元都交给了儿子买房。
那年也正好,他和妻子还有点力气,猪羊养得好,收入也还行。
对于买不买社保,两人也没太放在心上。
现实中的养老困境日子没几年,夫妻俩身体状况开始下降,干农活越来越吃力。
原本以为靠卖猪羊的收入就能养老,可实际情况却不如意。
此时,村里不少人已经开始领养老金了,金额逐年增长,生活也变得悠闲起来。
而卢先生不仅继续辛苦劳作,儿子在城里生活也并不轻松,还经常需要用信用卡来周转。
照顾父母的承诺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难兑现。
儿子为了两个孩子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又换了新房,重新背上了房贷,经济压力更大了,每月根本拿不出钱来贴补父母。
而女儿每月能固定给点钱,加上兼职的收入,让卢先生夫妻还能维持基本生活,要是完全靠儿子,真不知道生活会成什么样子。
女儿的孝顺成了我们的依靠好在女儿一直都很懂事,从嫁人起,每个月固定寄些钱回来,有时还给他们寄些日常生活用品。
每到节假日,女儿总会带孩子回来看看老人,给他们带来诸多慰藉。
有女儿在身旁,卢先生感觉生活还算有一丝温暖。
通过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卢先生深刻体会到,与其单纯依靠子女养老,不如提前为自己规划好养老金。
看到同龄人领养老金,生活无忧无虑时,他心中更是生出一股后悔,当年没有听从女儿的建议。
社保的意义社保不仅仅是一种保障,更是老年生活的一种依靠。
卢先生回忆起当年决定放弃社保买房时,只觉得自己太过盲目了。
现在日子艰难,不是儿子不孝,而是儿子自己的生活也不容易,靠孩子养老,确实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从女儿的孝顺和这几年的实际生活中,他终于明白,社保的重要性。
结尾:如今,卢先生常对邻居们说:“社保比养儿防老更靠谱。
”他希望用自己的经历提醒那些还在犹豫的人们,选择社保不是为了否定子女的孝顺,而是为自己的晚年增加一份保障。
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大,指望他们完全照顾老人的生活确实不现实。
而社保每个月固定的收入,能保障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同时也能减轻子女的负担。
他深情地说道:“有社保,生活有保障,儿女的孝顺是锦上添花,不至于晚年生活得那么紧巴巴。
”这番话让周围的人都陷入了深思,让不少人重新审视自己对未来养老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