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追缴4.8亿税款的宁波上市公司,转投无锡国资怀抱

青记爱观察 2025-02-12 05:02:31

去年被宁波税务追缴4.8亿税款的上市公司博汇股份,有了新动向。

2月10日,博汇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宁波市文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文魁集团”)及实控人金碧华、夏亚萍与无锡惠山原鑫曦望产业升级并购投资合伙企业(下称“原鑫曦望”)签署了关于公司的控制权收购框架协议,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拟发生变更。

信息显示,原鑫曦望于1月26日新注册成立,由无锡惠山区国资平台无锡惠山科创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惠山科创集团”)等出资成立。

惠山科创集团成立于2015年,负责全区市场化运作科创产业投资服务工作,重点投资人工智能、企业服务、先进制造等领域,直接或间接投资企业已达6600多家,其中不乏雷鸟创新、悦兴微半导体等新兴企业。

随着博汇股份上述组合方案完成,公司控股股东将由文魁集团变更为原鑫曦望,原鑫曦望将合计持有公司1.06亿股股份,对应股权比例约33.13%。博汇股份将由上市民企变更为无锡国资控股上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易主无锡国资之前,博汇股份曾向宁波资方寻求合作。

2024年11月,博汇股份公告,文魁集团与宁波宁聚资产管理中心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文魁集团计划向宁波宁聚协议转让其持有的公司1227.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

从中不难看出博汇股份缴纳4.8亿元税款后面临的巨大经营压力。

整体上说,作为燃料油深加工领域头部企业,博汇股份仍然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

比如,2024年2月,博汇股份还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合作协议,计划投资22.8亿元在宁波青峙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投资建设160万吨/年新材料及高端化学品一体化项目。

不过,时隔近一年后,今年1月20日,该项目已终止。

可以说,无锡惠山区国资此时向博汇股份伸出援手,既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从自身产业发展角度看,也将更好地助力全区化工产业发展。

近年来,无锡惠山区正大力推进传统化工产业转型,关闭一批“小而弱”化工企业、淘汰低端落后产能。

在此背景下,惠山区发挥国资力量入主博汇股份,将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加速整合全区化工企业资源,实现产业做大做强。

1

博汇股份是一家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生产制造企业,主要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应用于多领域的特种芳烃系列产品,公司于2005年成立、2020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

上市以来,博汇股份业绩持续飘红。2020年至2022年,博汇股份营业收入从9.72亿元增至29.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3.05%,净利润由0.53亿元增长至1.52亿元。

然而,博汇股份的好日子没有延续到2023年。

2023年6月底,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部分成品油消费税政策执行口径的公告》(下称《公告》),其中明确了重芳烃按照石脑油征收消费税。在此之前,重芳烃并不在消费税征收范围内。

2024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镇海区税务局澥浦税务所向博汇股份送达《税务事项通知书》,要求公司“重芳烃衍生品”按“重芳烃”缴纳消费税,涉及2023年下半年、2024年一季度应缴欠税,共计约4.8亿元。

受此影响,2024年6月起,博汇股份对4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40万吨/年环保芳烃油生产装置及相关配套装置进行停产。

博汇股份的停产也是无奈之举。

相关政策显示,2023年7月后,重芳烃需要按照1.52元/升征收消费税,即一吨重芳烃需要缴纳消费税约2150元。

另据博汇股份2022年财报,公司具备年产40万吨重芳烃的生产能力,当年销量为23.38万吨,收入金额为9.17亿元,对应销售价格为3921.34元/吨。

这意味着,在征收消费税后,博汇股份主营的重芳烃利润空间将大幅缩水,公司会陷入“越卖越亏”的局面。

随着后期博汇股份完成缴纳4.8亿元税款,公司业绩也急转直下。

2023年,公司业绩亏损约2.03亿元,为上市以来首亏。

据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净亏损2.35亿元至4.11亿元 。

2

博汇股份是否需要缴纳4.8亿元税款,一直存在不小的争议。

一个主要的矛盾点是,博汇股份认为,公司在2023年《公告》出台后,已快速调整产品线升级计划,将重芳烃升级为重芳烃衍生品;宁波税务则认为,“重芳烃衍生品”仍需按“重芳烃”缴纳消费税。

争议焦点之一是,“重芳烃衍生品”算不算“重芳烃”呢?

据财联社采访业内相关人士,“重芳烃衍生品”与“重芳烃”在理化性质等方面存在区别:

重芳烃是一类分子量较大的混合芳烃,主要来源于石油加工过程;重芳烃衍生品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处理从重芳烃中进一步提炼或改性得到的产品。这些衍生品的理化性质和用途往往与原始的重芳烃完全不同,可以是特定的化学品、树脂、增塑剂、溶剂等,具有更专门的应用领域。

另一个争议是,宁波税务部门表示追缴税款“依法依规”,其具体支撑点则在于,根据消费税暂行条例,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也属于消费税征税范围。

也就是说,若博汇股份“重芳烃衍生品”是用其前道生产流程的“重芳烃”产品转化而来,则因“重芳烃”已纳入消费税缴纳范围,其“重芳烃衍生品”是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所得,故而也应缴纳消费税。

3

作为石化大市,这几年宁波石化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2022年,宁波石化产业总产值达到522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较2021年的4145.9亿元,大增25.9%。

同一年,宁波绿色石化产业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国石化产业唯一入围的集群。

客观说,对于“家大业大”的宁波石化产业,博汇股份易主以及相关项目终止,对产业发展影响有限。

但从城市整体营商环境、市场主体培育的角度看,博汇股份的转投无锡国资却为宁波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由于存在“变票销售”等行业通病,石化行业一直是国家税务稽查的重点领域。

据了解,除了对博汇股份追缴税款,2024年,宁波税务还对一石化贸易公司的逃税行为进行处罚。

根据公告,在2020年01月至2023年06月期间,该公司采取逃避缴纳税款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422.82万元。

去年6月,新京报发表《查税当以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为前提》评论,其中指出征税主体依法征税、纳税主体依法纳税虽是不言自明的常识,但具体到税务部门和企业打交道,还是“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税务部门在依法征税的过程中,务必要妥善把握好税款“应收尽收”与企业正常经营的平衡。

在各地普遍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下,各地抓经济的一大着力点仍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助力企业成长、不断提升发展效益,继而实现财政高质量增长。

4 阅读:3324
评论列表
  • 2025-02-12 10:50

    杀鸡取卵

  • 2025-02-12 12:29

    上市筹资的钱投资40万吨项目报废,宁波上市公司难道到无锡国资就能起死回生?炒作而已!

    5945 回复:
    现在国资控股,亏了怕什么[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 2025-02-12 19:36

    利润都不够交消费税,接盘等倒闭吧?

  • 2025-02-12 16:54

    因此敢送就可以脱壳,亏了国家扛。

  • 2025-02-12 23:20

    偷税漏税还有人同情,这社会什么了

青记爱观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