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不应该只归功于华野,中野的功劳也非常大

轮回历史 2024-08-23 10:31:16

提到淮海战役,很多网友都想到毛主席说的那句话:“粟裕立下淮海战役第一功”,再加上粟裕大将的各种传奇事迹,于是,难免会让一些不知情的人认为淮海战役当中华野是主力,中野只是辅助,甚至可能会认为整个淮海战役完全是由华野打下的,全部应该归功于华野。

当然,粟裕第一功应该没有太大争议,但是淮海战役的功劳不仅仅只是第一功,还有其他功劳,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个第一功,就对第二功、第三功等等重要战功视若无睹。

其实,淮海战役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华野,中野的功劳也值得书写。

淮海战役成立了“五前委”,很多人说,“淮海战役五前委”只是一个后勤协调机构,对军事指挥不起作用,且其成立时间靠后,对战役的走向影响不大。其实不然,淮海战役的最大作用是统一军心,整合了华野和中野的战力,起到了毛主席所说的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淮海战役五前委”是战役的第二阶段,粟裕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成立的。此时,并不能说淮海战役已经结束,杜聿明兵团、黄维兵团实力犹存。粟裕此时想吃掉杜聿明的三个兵团,难度不小,更要小心黄维兵团前来救援,形成被包围的局面。

但出人意料的是,实力强大的黄维兵团,在机动的过程中,被中野包围了。孙子兵法提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意思是:想要包围敌人,需得是对方的十倍兵力。但当时中野的兵力也只有10余万人,和黄维兵团差不多,且中野刚出大别山,重装备几乎没有,就这样,中野居然把黄维兵团给包围了,这真有点匪夷所思。只能那么解释,包围黄维兵团的是军神刘伯承,军事指挥艺术太高超了。

可即使再高超的指挥,也需要武器去打仗,装备处于劣势的中野打得非常吃力,战士牺牲非常大。如若没有成立“淮海战役五前委”,中野、华野很难系成一根绳,共同为淮海战役出力。此时,中野、华野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野再难,也得拿下黄维兵团。

黄维兵团是全机械化主力军团,前线中野的战损比已经超过黄维兵团了,但邓政委仍然说:“即使这一仗中野拼光了也值得,其他野战军照样渡江,中国革命照样胜利!”最后,也是“淮海战役五前委”之一陈毅,当时正在中野办公,他协调了华野两个纵队过来,合作歼灭了黄维兵团。

可以说,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淮海战役五前委”凝聚了双方的力量,是发挥了重大作用。

淮海战役,华野司令部收发电报200多万字,这里面主要是中央和华野、中野,华野和中野之间的通信联络,虽然刘邓并没有以“淮海战役总前委”的身份下达作战命令,但陈毅也在中野,中野和华野的沟通,一定程度就能代表“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态度。

邓政委针对淮海战役,曾经说过:“淮海战役成立了总前委,由五个人组成,其中三个人是常委,我当书记。毛主席对我说:“我把指挥交给你。”这是毛主席亲自交代给我的。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主持决定的。”

这段话应该也大抵符合历史事实,因为总前委从来都是代表党在前线的决策机构,在“党指挥枪”的体系下,自然要对战役的部署决策负责,这是符合常理的。

0 阅读:238
评论列表
  • 2024-08-26 05:55

    华野中野在总前委领导下,以粟裕指挥功劳最大

轮回历史

简介:文以载道,史可明鉴,诗能言志,乐且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