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卷英雄”张铁生靠一封信进大学,后被判15年,出狱创亿万身家

虞子侃闻 2025-03-18 14:03:40

1973年,经生产队推荐,张铁生获得了参加高考的资格。然而,在理化科目考试中,他仅完成了最后三道小题,并在试卷背面附上了一封信。

成绩公布之际,张铁生的分数揭晓:语文38分,数学稍好,得了61分,而理化成绩尤为惨淡,仅有6分。

基于他的考试成绩,本应与大学失之交臂。然而,正是理化试卷背面附的那封信,意外地为张铁生赢得了踏入大学校门的机会。

世事难料,时隔三年,张铁生竟因昔日那封信再度身陷囹圄,被判入狱十五年。

重获自由的他,时年41岁,凭借不懈努力与奋斗,在商界闯出一番天地,累积起了上亿的财富。

张铁生的一生堪称传奇。

【“白卷英雄”】

张铁生1950年在辽宁诞生,年满18岁后,自中学毕业便踏入社会,前往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的第四生产队,开始了他的劳动生涯,在那里辛勤耕耘。

他不同于其他下乡知青那般娇弱,干农活时极为卖力,肩能扛手能提。凭借这股拼劲,他迅速融入了当地群众之中,与大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张铁生因劳动积极且耐苦,迅速被提拔为仓库管理员,此职相较于田间劳作轻松不少。然而,他仍抽空参与劳动。不久,因其出色表现,张铁生再次被晋升为生产队队长。

1973年,中断了7年的高考得以恢复,考生需经所在单位推荐,并参加语文、数学及理化三门科目的考试,依据成绩择优选拔入学。

张铁生同样渴望上大学,尽管他在乡下的工作干得热火朝天,但他心中更加缅怀在校园中度过的学习时光,对知识的向往未曾减退。

经大队推荐,张铁生荣获了珍贵的高考资格。6月27日,他收到通知,告知将于一天后举行考试。

正值农忙时节,作为队长的张铁生,深感责任重大,他不愿因个人复习而让队员承担更多劳作。因此,他难以安心独自复习,而将农活留给其他队员去完成。

张铁生在农田里继续辛勤劳作了两天,直至日落收工,才得空拿出借来的书籍,借着朦胧月色,争分夺秒地阅读起来,渴望汲取更多知识。

当时考试规定为开卷,允许翻阅书籍寻找答案,然而张铁生拒绝此道,他坚持独立思考,勤勉作答,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量力而行,知多少便述多少。

张铁生在校时成绩优异,备受老师赞誉。尽管试卷考察的是基础知识,然而经过数年的劳动生涯,他已将昔日所学忘得一干二净。

数学课紧随语文课之后,这曾是张铁生的拿手好戏。然而,此刻面对试卷上的题目,他不禁叹了口气,随即拿起笔,开始认真解答起来。

第三场考试为理化科目,张铁生迅速翻阅试卷,粗略浏览了一遍题目后,发现仅有三道小题是他所掌握的。

张铁生在连续两场考试累积的负面情绪达到顶点时,终于无法抑制,他翻过试卷,决定在背面倾诉心声,于是提笔写下了一封信。

尊敬的领导:特此呈报,望您审阅。内容条理清晰,旨在汇报工作进展,确保各项任务稳步推进。我们团队已竭力付出,力求达成既定目标。恳请领导给予宝贵意见,指导我们不断完善,共创佳绩。

书面考试已然结束,我对此颇有感触,希望能向领导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张铁生慷慨陈词,挥洒自如地撰写了八百余言,阐述自己在集体与个人利益间毅然抉择集体,坚决不做那种无视集体利益、只顾自我的自私之人。

他解释交白卷的原因:每日近十八小时的辛劳,让他无暇复习;同时,他不愿草率作答,以免浪费阅卷老师的宝贵时间。

同时,对于那些多年来未专注于正业、过着漂泊不羁生活的所谓书呆子们,我深感不满与不服,认为他们并未充分展现应有的努力与成就。

考试结束后,张铁生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心里明镜似的:“这回,大学梦怕是真要破灭了。”

张铁生在考试中,语文得了38分,数学61分,理化成绩更是仅有6分。尽管他并未完全交白卷,但这样的分数确实远低于大学的录取标准。

得知成绩后,张铁生表现得很平静,一切都在他的预想之内。他没有因此分心,而是继续保持从容的态度,在公社里专注地投入到劳动中。

出乎意料的是,他写在试卷背面的一封信竟被刊登在报纸上,迅速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举动让他意外地获得了“白卷英雄”的称号。

不久之后,令张铁生惊讶不已的是,他收到了铁岭农学院畜牧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这份意外的通知让他既惊喜又激动,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那封即兴书写的信件,成就了张铁生步入大学的梦想,然而,也正是这封信,导致他深陷囹圄,度过了漫长的15年牢狱生活。

那封信的影响深远,致使众多学校削弱了数理化教学力度,给当时的学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走出监狱重新干】

1983年,法院对张铁生作出判决,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并剥夺政治权利3年。这一判决的刑期自其被捕的1976年起计算。

张铁生入狱后,感觉世界仿佛崩塌,认为此生已无望,整日消沉,毫无生气。

家人欲探监探望他,却遭他冷漠回绝,他言道:“你们权当从未有过我这个孩儿。”话语间,尽显决绝,不让亲人踏入高墙之内,心意已决。

张铁生彻底封闭自我,对外界充耳不闻。监狱外的世事变迁,他既无兴趣知晓,也无意探究,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凭借畜牧专业的背景,在狱中自学成才,从兽医转型为人医。通过不懈努力,他为监狱内众多狱友提供了医疗帮助,展现了其自学医学知识的成果与对狱友的关怀。

在狱中,他担任卫生所的护士职务,在负责照料病人的日常工作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其专业护理从未出现任何差错。

1990年,鉴于改善张铁生与其家人关系的考量,监狱领导特别允许其前来探视的弟弟进入牢房与他相见,此举打破了常规规定。

弟弟望着久违的哥哥,声音哽咽:“家人十分挂念你,爸妈年迈体弱,却总牵挂你的生活。还有,董礼平,你的女同学,她一直暗恋你,至今仍单身,期盼你归来。”

张铁生回想起父母往日的关爱与期望,心中涌起暖流。他又记起入狱之际,董礼平那坚定的话语:“无论多久,我都会等你出狱。”这些念头让他的内心充满了力量和希望。

在弟弟的耐心劝解下,张铁生那双原本空洞无神的双眼渐渐闪烁起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之光。

1991年10月16日,41岁的张铁生重获自由,走出监狱大门时,他见到了久候的家人——父母与弟弟,还有董礼平,这位坚守爱情、默默等待了他整整15年的伴侣。

在监狱中度过的这几年间,外界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张铁生感到极度不适应。

例如,弟弟驾驶一辆小拉达汽车来接他出狱,他听闻这车竟是个人所有时,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惊愕不已。

路边遍布众多餐馆,几位老板娘站在自家店前热情揽客。张铁生见状,连忙对弟弟吩咐道:“赶紧停车,那几位女士似乎正向我们发出求助的信号。”

让张铁生最为震惊的当属手机,这小巧的铁盒竟能与千里之遥的人即时对话,甚至跨越国界与外国人交流。他不禁感叹:“如此一来,岂不是轻易就能与国外的特务取得联系?”

12月22日,张铁生与董礼平在家乡举办了婚礼,两人正式缔结婚姻。此事传开后,曾管理他们的监狱领导们也特地赶来,向他们表达了诚挚的祝福与祝贺。

出狱后,张铁生计划开设一家医院,然而,因缺乏行医资格证,加之办理工商营业执照面临困难,他无奈放弃了这一念头。

张铁生因过往案底,在人际交往中常感自卑,故而不太乐意与熟人相遇,总是尽量避免碰面。

他前往亲戚家中求助,希望能找到一份足以维持生计的工作。然而,时光荏苒,两个多月悄然流逝,却始终未能等来任何回音或进展。

当他再度提出询问,得到的答复却是:“此事还需你自行思量对策。”

此时,张铁生的妻子董礼平正值孕期,中年将为人父的他满心欢喜。在家人的支持下,他重燃斗志,毅然决定踏上创业之路,立志成为一个优秀的丈夫与父亲。

【自主创业】

董礼平担任沈阳农业大学讲师一职,她的学生金卫东,现已成长为正大康地公司东北区的经理。金卫东在董礼平的教导下,取得了显著的职业成就。

见丈夫日日为职场事务忧心,她内心倍感难受,于是决定牵线搭桥,将金卫东引荐给张铁生相识,希望能为他分忧解难。

彼时,正大康地公司正欲在东北市场大展宏图。金卫东知晓张铁生在当地颇具名声后,即刻诚邀道:“诚邀您加入我们的行列,借助您的名气,我们定能在东北市场开创辉煌。”

张铁生在金卫东的劝说下心潮澎湃,但一听闻正大康地实为外资企业,他立刻婉拒道:“身为中国人,怎能为外国人效力?这恐怕不妥。”

他的观念仍旧拘泥于入狱前的旧时光,坚信中国人理应致力于国家事务,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卫东见无法说服他改变主意,便出于师长的情谊,为他谋得了一份位于辽宁鞍山的工作机会。

辽河饲料公司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企业,其老板黄先生与金卫东有着不错的交情。公司以其规模和影响力在业界颇有声望,名字也因其显著的业绩而被广泛认知。

张铁生出狱后,迎来了他的第一份工作。想到即将出世的孩子,他对未来满怀憧憬,工作中干劲十足。尽管任务不过是跑腿打杂之类的琐事,但他依然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

张铁生因与社会隔绝长达15年,41岁时他在部分领域的知识储备竟不及小学生,面对这一现状,他不得不从零开始,逐步学习以弥补知识的空白。

在鞍山工作一年后,黄老板鉴于他性格开朗、行事果断,决定派遣他到沈阳,负责新市场的开发工作。

此刻,他的妻子诞下了一位女婴,为了让妻女日后能过上安稳生活,他决心要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张铁生充满干劲,性格极为要强。他将大部分时间倾注于工作,无论大小事务都坚持亲自监督。仅仅经过半年努力,他便在沈阳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然而,正当沈阳分公司业绩稳步攀升之际,总公司意外决定派遣一位新经理,以接替张铁生目前负责的所有工作事务。

这让他倍感恼怒,认为公司行事欠缺诚意。他辛苦开拓了沈阳市场,如今公司却开始对他有所戒备。

愤怒之下,张铁生决定辞职。他联合了朋友汪洋、丁云峰,并邀请了在北京任高管的金卫东,共同创立了天地饲料公司,踏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张铁生虽负责销售工作,却不满足于单一角色,他认为:“作为饲料行业的从业者,掌握饲料配方知识至关重要,否则容易受制于人。”因此,他决心深入了解饲料配方,以增强自身竞争力。

学习饲料配方并不简单,首要条件是掌握一定的电脑技能,因为整个配方的制定与调整均需依赖电脑操作方能实现。

在那个时代,电脑极为稀有,不仅价格高昂,操作也颇为复杂。鉴于此,张铁生毅然决定,首要任务是熟练掌握打字技能。

他嘱咐妻子董礼平将五笔字型的字根誊写于纸上,随后他将此纸随身携带。一有空闲,他便取出温习,日常更以腿为键,一字一句地刻苦练习,不断提升打字技能。

在熟练掌握打字技能后,他拿出平日里省吃俭用积攒的2800元钱,购置了一台老式电脑。

经过为期半年的探索与实践,张铁生已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巧,并成功学会了利用电脑制定饲料配方的方法。

1993年末,天地饲料公司初创未久,便遭遇严峻生存挑战:资金匮乏。这一困境让公司站在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亟需寻找解决之道以维系其初步建立的业务运营。

随着金卫东和丁云峰两位挚友的离席,张铁生深切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这让他倍感困扰。

正当他为筹集资金以助公司脱困而苦恼时,一位老客户伸出了援手,预付了10万元订购饲料,并说:“钱先放你那,有货再给我。和你合作这么久,你的人品我放心。”

张铁生利用所得资金租赁了厂房,扩大了天地饲料的生产。因资金紧张无法聘请饲料员,他便亲自用电脑调配饲料。就这样,天地牌饲料应运而生,并迅速在当地占据领先地位,销量名列前茅。

多家均出现类似情况,张铁生遂逐一上门细致检查,力求找出问题究竟出在哪一个具体环节上。

经检测,问题出在饲料上,氟含量严重超标。对此,张铁生勇于担当,未推诿责任,直接向受损客户承诺:“天地公司将全额承担所有损失。”

张铁生毅然决定一次性向客户赔付6万元,此举彰显了他的真诚与诚信。正因如此,众多供销商对天地饲料产生了高度信赖,纷纷选择与其合作。

随后,张铁生采用了新的饲料配方,并在经过严格的检验确认合格后,方才再次将该饲料投放市场进行销售。

此时,台湾大成这一国际知名的饲料品牌着手进军沈阳市场。经过一番精心布局的策略较量,天地饲料凭借出色表现脱颖而出,成功稳固地占据了沈阳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1998年,郑铁生意识到单凭个人力量难以成事,遂作出决定,将天地饲料整合进金卫东等人创立的禾丰牧业中,认为团结协作方能壮大事业。

2014年,禾丰公司顺利登陆资本市场,作为该公司的第6大股东,张铁生的个人财富随之飙升,其身价达到了1.89亿元的高位。

张铁生,已逾古稀之年,早已决定退休,回归家庭生活。他携家人一同定居于新西兰,享受宁静的晚年时光。

张铁生坦言:“我乃凡人,与同窗挚友相较,并无过人之处。多年奋斗事业,并非为向世人炫耀,唯愿过上平凡安稳的生活,此乃我心之所向。”

0 阅读:1

虞子侃闻

简介:虞子侃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