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谁的城府最深?都以为是曹操,其实并不是

风中浅笑嫣然 2024-12-13 15:29:00

《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谁的城府最深?都以为是曹操,其实并不是》

世人皆知三国时代曹操善于权谋,被后人称为"奸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三国群雄之中,最为深沉的其实是东吴的孙权。他能在18岁承继大统后,在张昭等老臣的掣肘下稳坐江东;能在赤壁之战后,隐忍十余载,在曹操父子面前装作"孝顺儿子";更能在关键时刻翻脸无情,让曹丕都难以置信。若说曹操是个"枭雄",那孙权就是个"深潭",其城府之深,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不得不赞叹其有"勾践之奇"。那么,这个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智慧的江东之主,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的呢?

一、少年掌权:从藩镇之子到江东之主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在丹徒县巡视时遭到刺客袭击。临终前,他将年仅十八岁的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希望他能辅佐孙权继承江东基业。此时的江东局势并不稳定,孙策留下的势力范围仅有江东六郡,周边还有各路豪强虎视眈眈。

孙权继位初期,面临的首要挑战来自内部。张昭作为"仲父",掌握着军政大权。其他江东老臣如周瑜、程普等人,也都是跟随孙策打天下的功臣,对这个年轻的主君并不完全信服。孙权此时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政治智慧,他并未贸然改变现状,而是采取了循序渐进的策略。

建安五年春,孙权在张昭的陪同下,拜访各地重要将领。他在与程普会面时,对其父孙坚和兄长孙策的往事表现出极大兴趣,这让程普非常感动。同时,他又向周瑜请教军事谋略,展现出虚心好学的态度。这种举动既安抚了老臣,又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建安六年,孙权开始逐步展开自己的施政方针。他首先任命周瑜为都督,统领军事,这一任命既避免了张昭独大,又笼络了周瑜这位能臣。同时,他开始重用吕范、鲁肃等新进之士,在军政体系中形成了新老势力的平衡。

建安七年至八年间,孙权开始向外扩张。他先后平定了庐江、豫章等地的割据势力,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长江以南地区。在这些军事行动中,孙权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善于用人,让周瑜负责战略部署,程普等将领分别统领各路军队,而自己则坐镇后方,统筹全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定豫章时,孙权采取了怀柔政策。他不仅不杀降将,反而委以重任。这种做法使得更多原本观望的地方势力倒向他的阵营。到建安九年底,孙权已经基本控制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建安十年,曹操南下攻打刘表,这给了孙权一个绝佳的机会。他派遣周瑜率军北上,与刘备结盟,最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这场胜利不仅巩固了孙权在江东的地位,也让他在军中树立起了崇高威望。此后,张昭虽然仍在朝中任职,但已不再能左右孙权的决策。

二、外交韬略:在强敌之间的周旋

赤壁之战后,孙权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势。北方的曹操虽然受挫,但仍是最强大的诸侯;西面的刘备也在荆州站稳脚跟,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这种形势下,孙权展开了一场精妙的外交博弈。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派使者送来印绶,册封孙权为扬州牧。对此,孙权非但不拒,反而欣然接受。他随即向曹操上表称:"臣本江东小吏,受任齐民,蒙恩过厚。"这种姿态让曹操一时摸不清孙权的真实意图。同年,孙权又派遣使者北上许都,向曹操表达效忠之意。这一举动不仅缓解了北方的军事压力,还为江东争取了发展时间。

建安十四年,孙权更是派遣了长子孙登入质许都。这个决定令张昭等人大为震惊,然而孙权的用意却极为深远。通过送质子的方式,他不仅取得了曹操的信任,还得以名正言顺地派人常驻许都,打探北方军情。同时,他又暗中支持刘备,使荆州成为牵制曹操的前线。

建安十六年,曹操南下江淮,孙权再次展现出高超的外交手腕。他一面调兵遣将,布防江岸;一面派使者北上请降,表示愿意"举江东降服"。曹操见孙权如此"诚恳",竟然真的停止了军事行动。待曹军主力撤离后,孙权立即翻脸,重新收复失地。这一连串举动,充分显示出他"伪降"之策的高明。

建安十九年,刘备占据荆州后日渐强大,对江东构成威胁。孙权转而与曹操结盟,共同对付刘备。他派遣使者到许都,请求曹操册封自己为吴王。曹操深知孙权的用意,却也不得不顺水推舟。这样一来,孙权在名义上成为曹操的属下,实际上却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位。孙权立即调整策略,一改过去对曹氏的恭顺态度。他先是拒绝朝贡,继而在夷陵之战中配合曹魏攻打蜀汉,最后又与刘备议和,在三国之间保持平衡。这种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使得孙吴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孙权再次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他表面上接受魏朝的册封,实则在暗中积蓄力量。黄武元年(222年),当魏国内部出现矛盾时,孙权立即宣布独立,自号"吴王",正式与魏国分庭抗礼。这一系列外交举措,不仅保全了江东基业,还为后来的东吴建国奠定了基础。

三、用人之道:集贤纳士与铁腕统御

孙权的用人之道堪称三国时期最为独特的。他既能重用老臣,又善于发掘新人;既能容忍异议,又能在关键时刻展现铁腕。这种灵活多变的用人方式,使得东吴人才辈出,朝廷上下既有制衡又有凝聚力。

在对待老臣方面,孙权采取了既用且防的策略。张昭作为江东旧臣之首,屡次在朝堂上与孙权争执。特别是在对魏关系上,张昭主张臣服称藩,与孙权的志向相左。然而,孙权并未因此疏远张昭,反而每次都耐心听取其建议,有时甚至采纳其意见。黄武二年(223年),张昭去世,孙权亲自为其举哀,并追赠其为太傅。这种举动不仅显示出孙权的宽容大度,更向其他大臣传达了明确信号:只要忠心为国,即使意见相左也不会遭到排挤。

在发掘新人方面,孙权更是独具慧眼。他善于从基层选拔人才,不拘一格。诸葛瑾初到江东时,因为兄长诸葛亮在蜀汉任职,很多人对他有所顾虑。但孙权却看重其才能,不仅委以重任,还让他多次出使魏国。同样,对于出身寒门的陆逊,孙权也给予了充分信任。陆逊从一个普通将领开始,逐步被提拔为大都督,最终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

建安末年,孙权在选用人才时开创了一项特殊制度:亲自考核年轻官员。每当有新人被推荐时,他都会召见对方,详细询问其对时局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他发现了很多有才能的年轻人,如步骘、朱桓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东吴的重要支柱。

然而,孙权的用人之道并非一味宽容。当发现有人不忠或者威胁到统治时,他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黄武四年(225年),大将吕蒙病逝。有人告发吕蒙的亲信私下非议朝政,孙权立即下令严查,最终将涉事者全部处死。这一事件表明,孙权在恩威并施的同时,也有着雷厉风行的一面。

在对待功臣子弟方面,孙权采取了独特的培养方式。他让这些年轻人从基层做起,但又给予特殊关照。如周瑜的儿子周循,虽然因父荫被任命为郡丞,但孙权要求他必须实际担任县令,从最基层积累经验。这种做法既照顾了功臣之后,又确保了人才的质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孙权对待降将也有独到之处。当荆州名将吕范投奔江东时,很多人建议慎重对待。但孙权却破格重用吕范,让他担任要职。这种礼贤下士的态度,使得更多外地人才愿意投奔东吴。到了孙权晚年,东吴的人才储备已经相当充足,朝廷各个部门都有合适的人选,这为东吴的长期存续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经济政略:富庶江南与海上贸易

孙权统治时期,东吴的经济发展可谓独树一帜。他充分利用江南地区的自然优势,发展农业生产,开拓海上贸易,使东吴成为三国时期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

在农业发展方面,孙权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建安十五年(210年),他下令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种植技术。当时的江南多为沼泽地带,种植条件并不理想。孙权派遣农业专家陈恢带领团队,在太湖流域开展水利工程,修建圩田。这些圩田不仅能防止洪涝,还可以蓄水抗旱。到建安二十年,太湖流域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成为东吴的粮仓。

农业技术的改进也是孙权特别关注的领域。他从交州引进了耐旱品种的稻种,在江南各地试种。同时,还推广了双季稻种植法,使得一年可以收获两季水稻。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为东吴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

在手工业方面,孙权特别重视冶铁和造船技术的发展。黄武元年(222年),他在丹阳设立了官营铁场,专门生产军用武器和农具。这些铁场不仅满足了军需,还为民间提供了大量农具,促进了农业生产。造船业更是东吴的支柱产业,建业、吴县等地的船厂昼夜不停地工作,建造各类战船和商船。

海上贸易是孙权经济政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赤乌元年(238年),他派遣朱应和康泰出使扶南(今柬埔寨一带),开辟海上贸易路线。这支商队不仅带回了大量珍贵物品,还收集了关于南海诸国的重要信息。此后,东吴的商船经常往来于南海各国之间,将丝绸、瓷器运往海外,换回象牙、香料等珍品。

为了支持海上贸易,孙权在沿海地区修建了多个港口。其中,徐闻港和广州港成为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他还在这些港口设立了专门的市舶司,负责管理海外贸易事务。这些措施使得东吴的海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库收入大增。

孙权还十分注重货币经济的发展。他在建业设立铸钱局,统一铸造"吴货"钱币。这种钱币不仅在东吴境内流通,还被南海诸国接受,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媒介。同时,他还允许民间使用私铸铜钱,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货币供应不足的问题。

在税收制度方面,孙权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政策。他根据各地的经济状况,制定不同的赋税标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及时减免赋税,这种做法既保障了国家收入,又避免了加重百姓负担。特别是对于新开发地区,他往往给予几年的免税期,这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五、文教政策:兴学育才与文化发展

孙权在军政之外,对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样倾注了大量心力。他创立了一套独特的教育体系,既传承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江南地区的特色,使东吴在文化教育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建安十七年(212年),孙权在建业设立了东吴第一所官学。这所学校不同于魏国的太学,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除了传统的经学教育外,还增设了算学、天文、医术等实用性学科。特别是在航海知识方面,专门聘请有海上经验的老船工传授经验,为东吴的海上贸易培养了大量人才。

在图书收藏方面,孙权做出了突出贡献。赤乌三年(240年),他下令在建业建立藏书楼,派人四处搜集典籍。据记载,这座藏书楼收藏的图书多达数万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藏书不仅包括儒家经典,还有大量关于农业、水利、医药的专业书籍。孙权还特别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命令各郡县整理当地的历史文献和民间典籍。

教育普及是孙权文教政策的重要内容。他在各州郡设立学官,负责地方教育。这些学官不仅要教授经典,还要选拔人才。每年春季,各地学官都要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这些学生经过考核后可以进入建业官学深造。这种制度为东吴培养了大量基层人才。

孙权特别注重实用人才的培养。在建业官学中,他设立了专门的工艺课程,教授造船、冶铁等技术。黄武年间(222-229年),他又在丹阳设立了专门的技术学堂,培养工匠人才。这些工匠后来成为东吴造船业和冶铁业的骨干力量。

在文化艺术方面,孙权提倡"务实"之风。他支持文人创作反映现实的作品,而不是一味追求华丽的辞藻。建安文学在东吴地区呈现出独特的面貌,诗文中多描写江南水乡的风物和百姓生活。著名文人严畯的《吴都赋》就是一部描写建业城市风貌的代表作。

医药education也是孙权特别重视的领域。他在建业设立医学馆,专门研究医术和药物。华佗的弟子吴普被任命为医学馆的主持人,编撰了《吴普本草》一书,系统记载了江南地区的药用植物。这部著作不仅造福当时,还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字的统一和规范化是孙权推行的另一项重要文教政策。赤乌年间,他命令丞相顾雍主持编纂《吴书》,统一文字规范。这项工作不仅整理了大量古文字,还创制了一些新的字形,以适应江南方言的需要。这些新创制的文字,很多一直沿用到今天。

在民间文化方面,孙权采取了包容的态度。他允许各地保持原有的风俗习惯,但要求记录整理这些文化现象。各州郡每年都要向朝廷提交风俗报告,记载当地的节庆活动、民间习俗等。这些资料后来成为研究江南文化的重要史料。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