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穆斯林移民涌入西方国家后,这些人的安置问题让各国发愁,不仅是排斥穆斯林,更多是民众认为这些穆斯林很“麻烦”,矛盾激化后,就是大量的禁令和驱逐,但奇怪的是,我国国内有多达3000万穆斯林,却从未发生过以上问题,这是为什么?
穆斯林也就是大家俗称的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早期因为信仰不同,加上各自信徒遵守的“神谕”不同,导致大量的战乱发生。
尤其是和天主教之间的冲突,以欧洲为首,就曾和东欧爆发过数十次战争,但由于当时实力不敌东欧,欧洲也是吃了几次败仗,宗教矛盾又上升到了国家矛盾,也让穆斯林成了欧美国家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19世纪初,穆斯林开始移民,法国成了最大的穆斯林移民国,当时的法国也是迫不得已,毕竟身处工业革命浪潮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才能促进革命发展。
于是大量的劳动力缺口让这些本来无家可归的西班牙、意大利及亚洲等地区的穆斯林有了可乘之机,不过基于其他原因,穆斯林的移民数量不算很多。
直到二战结束后,移民数量才开始了猛增,最大的原因是取消了对他们的限制,在法国,他们和其他本土人是有差不多待遇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因为战乱缺少劳动力而招揽的。
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左右,法国人认为,他们国家对穆斯林太宽容了,这导致不少穆斯林抢走了他们原本的工作机会,所以他们建议驱逐。
之后法国为了抚平本土人的情绪,就开始恢复管制,有很多穆斯林移民被迫回到原来的国家,即使留下来收入也不多,而别国对待穆斯林移民的态度也是如此。
更有甚者,光明正大地挑衅和歧视穆斯林,甚至禁止穆斯林移民穿罩袍。
这些反对穆斯林移民的人也被划分为“穆黑”,他们也会在网络上散布谣言,称伊斯兰教会对他们产生很多威胁,还夸大事实,认为他们是在当卧底。
诸如此类的言论尤其在中东局势紧张后多如新笋,有媒体认为,这是混淆界限,将其定义为极端主义,并上升到了整个穆斯林群体。
反观我国国内环境,对待穆斯林移民的态度是相反的。
我国有3000多万穆斯林,主要居住在宁夏、新疆、甘肃、云南、天津等,并且围绕着清真寺而生活。
这批穆斯林的来历起源于公元7世纪,一直到现在,发展成了我国的五大宗教信仰,曾经被叫过清真教、大食法等,1956年后才被称作伊斯兰教。
我国之所以不排挤穆斯林,和本土的国情和信仰有关。
从宗教角度出发,我国自古推崇的神话告诉我们要容纳万物,和西方宗教有很大区别,所以不担心伊斯兰教会影响群众的观念。
其次是我国很擅长同化外部传来的文化,穆斯林以前被称为极端,那是因为他们看起来比较自私,有很明显的西方特征,而我国则以宽容、和谐以及共生共荣的价值观为主。
两者的碰撞本该是非常矛盾且充满相异性的,但在我国的管理下,却融合的非常好。
2001年,北京还成立了我国的伊斯兰教委员会,专门引导伊斯兰教适应我国社会,减少极端主义。
在官方的努力下,伊斯兰教开始出现中国化趋势,越来越和社会主义观念相融合,和我国的社会相处更融洽。
但这并非是“吞并”,而是让伊儒相通,让伊斯兰教也慢慢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截止至今,伊斯兰教在我国已经流传千年,依然相安无事,并且还被同化了许多,并形成了新的文化,早就不构成威胁。
与其说欧美排斥伊斯兰教,倒不如说,他们排挤的是“非我族类”,而这一歧视现象,不止出现在穆斯林移民身上,只是穆斯林作为其中一个,有着非常显著的群体特征。
你信什么无所谓,但你不能强迫我信什么。也不得干扰别人的生活。
管得好就都是好人,放纵的话难免出一些恶徒[笑着哭]
中国没有西方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