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王婆演员李明启:3次试装一次比一次朴实,可难死我了

盛朋评社会 2023-04-17 15:35:05

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能否成为经典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故事情节符合原著,二是人物的选择符合原著。尤其是第二点,角色选好了就相当于电视剧成功了一半。87版《红楼梦》,86版《西游记》,94版《三国演义》乃至98版《水浒传》之所以成功,就在于达到这两个主要标准。不仅主要人物符合原著,配角也符合原著,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塑造了经典。

本文以《水浒传》的“王婆”为例,尝试分析一下老戏骨李明启塑造的这个“小人物”为何成了经典?

与其他版本的“王婆”对比,李明启又有什么艺术特色呢?

01扮演王婆,李明启自称:难死我了

1996年,央视版《水浒传》开拍。

与《红楼梦》和《三国演义》一样,为了选到符合原著描述的演员,副导演康洪雷等人坐着火车,“天南地北”地选演员。有一次他相中了一位“好汉”,为了说服他到北京试镜,竟然跟随他坐了好几天火车,最终这位“好汉”成了《水浒传》的演员之一。多年后康洪雷说,那时候没有手机,这种选演员的方式很辛苦,但这种实打实的演员与原著对比效果非常好。

毫无疑问,能成为名著《水浒传》的演员是一种幸运。

李明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剧组选中的。

照她的话说,接到剧本时李明启“如临大敌”,因为北京人才济济,可以演“王婆”的演员很多,她生怕这块“肥肉”被别人抢去了。既然导演选中了她,怎么能不珍惜这次机会呢?

要塑造好一个人物,首先要对人物有了解。李明启反复阅读《水浒传》。她发现,里面对“王婆”的描述很少,也难怪,毕竟这是一个“小人物”,次要角色。但李明启又认识到,“王婆”虽然戏份少,却是一个起关键作用的角色:假如不是他在中间穿针引线,西门庆和潘金莲就不会在一起,也不会导致武大郎被害,武松为哥哥报仇。从这里可以看出,王婆虽然是阳谷县一个普普通通卖茶的,但她有能力,能导致这一系列事情的发生,演好这个角色很出彩。

但是,在化妆时,李明启产生了怀疑。

当时她化了3次妆,妆容和服饰一次比一次朴实,李明启越发觉得:“王婆”分明是一个好人!

这样的妆容,怎么能成为间接的杀人凶手呢?

多年后李明启回忆说:

当时我接到这个角色,难为死我了。我三次试装,一次比一次朴实,哎哟我都不知道这怎么办呢?

在她看来,“王婆”是坏人,就应该在妆容上令观众看出她是反面角色,而不是这样一个普通大娘的形象?

李明启苦思冥想,不知道该怎样塑造这个角色。

有一次她到剧组食堂吃饭,遇到副导演康洪雷,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康洪雷启发她说:王婆的妆容是个普通老大娘的形象,外表看起来像好人,但“好人”如果去做坏事,岂不是给人心灵上很大的震撼?另外,《水浒传》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戏,演员需要做到“生活化”,不露痕迹的表演才是好的。这让李明启茅塞顿开:她是话剧演员,在话剧舞台上,她的表演经常是夸张的,因为需要面对舞台下面的很多观众,但电视剧不同,需要生活化的表演。

有了剧组人员的点拨,李明启对扮演“王婆”心中有数了。也对“王婆”这个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王婆是阳谷县普通卖茶的。她儿子跟人到淮上做生意,杳无音讯,一个老婆子经营茶馆,每天总是算计怎样挣银子。每日坐在门口,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里有盘算,嘴上又甜,是个能说会道、很有人生经验的主。因此,要饰演这样的人物不能脸谱化,要找准她的性格特征。

那么,“王婆”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呢?

在李明启看来:王婆主要有嫌贫爱富、见钱眼开、欺软怕硬等性格弱点。见了西门庆这等富人就热情招呼;看了郓哥儿这样做小生意的就冷眼相待……在人间生存的阅历让她像“狐狸”一样精明。另外还有一点,王婆的性格特点已经固话,一出场就是这样人,没有成长的余地。

不像其他女角,比如孙二娘等人,有一个认知上的成长,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递进,显得人物有层次感。

如何演好王婆,并且一出场就把这个人物“立”起来,很考验一个人的演技。假如王婆演不好,后面西门庆、武松、潘金莲、武大郎等人的戏份就很有压力,因此,王婆的“出场”很重要。

按照剧本,王婆坐在自家茶馆门口东张西望,街市上人来人往。如果仅仅是呆坐着,就显得不生动。

李明启正想着,忽然看到瓜子,便对导演说:“我能不能吃着瓜子演?”

导演一听立即说:“当然可以啊!”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一幕:王婆坐在门口东张西望,一边吃着瓜子,还晃着腿。这样,就让“王婆”的形象显得很“生活化”,不露痕迹地表现出一个普通大娘的日常生活,比呆坐着好多了。

事实证明,李明启塑造的“王婆”第一次出场很成功,王婆演好了,后面的演员压力就小了。

在后来的表演中,李明启又根据不同剧情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给“王婆”戴上三朵红花,表明王婆这个人虽然看起来普通,但她也有很不一般的一面,“朴实”的外表下是心机重重。

02

李明启:我是个小人物,演小人物正合适

作为一个话剧演员,通过塑造“王婆”这个人物,让李明启更加认识到:话剧舞台与影视剧有很大区别,导演一声“开机”,演员的喜怒哀乐都会呈现在镜头上,整个表演被胶片记录下来,等到看回放时她往往会傻眼“天哪,这太夸张了!”在镜头前,尤其要强调生活化的表演。

1936年,李明启出生于辽宁丹东。

她从小家境贫寒,由于早早没了父亲,11岁就进工厂当了工人。

新中国成立后,李明启家生活好转,心情也与过去不一样。小小年纪的李明启除了每天与机器打交道外,一有空闲她就唱歌解闷,想方设法让生活中充满欢乐。由于天生有一副好嗓子,每次参加业余演出时,她都受到欢迎。也因为这个特点,她被当地铁路文工团选中当了专业演员。

那时候,李明启经常随火车到各地区演出,犹如一滴水珠汇入大海,她的演出受到观众和专家的肯定,后来又到哈尔滨接受专业训练。当中国铁路文工团成立时,李明启又以过人的嗓音和表演能力,力克群雄,来到北京,成为国家级的专业演员。当时文工团给她安排的任务是:让她改行演话剧。原本以为让李明启放弃自己的演唱专业会觉得很可惜,谁想她说道:

没问题,我是一个穷孩子,如果不是国家的培养,哪有今天呢?就是使出全身的力气,也报答不完这种深似海洋的恩情啊!

从唱歌到改行演话剧,李明启一步步接近更复杂的艺术殿堂。话剧她是一部接着一部地演。

1960年,当她演到《12次列车》时,忽然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个话剧要拍成电影,演员们都可以上银幕了。李明启的高兴别提了。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李明启逐步由话剧专业,想影视行业转变。

80年代,当电视剧逐步繁荣时,李明启在电视剧《小镇总理》中饰演了小翠妈,后来又在电视剧《便衣警察》中饰演了郑大妈一角。90年代,她和陈佩斯、赵丽蓉等人合拍过喜剧电影。

无论从开始的美声演唱,到演话剧,再到演电影,再到后来演电视剧,李明启都可以说是先行者。

但这些角色大多是配角。那时候,就算她出演了很多影视剧,能让观众记住的角色并不多。当有人问她为何总是演“小人物”时,李明启说:“我本身就是小人物,演小人物不是正合适吗?”

1996年,李明启出演《水浒传》里的“王婆”一角,毫不夸张地说,她对这个角色的精彩演绎,让观众把她记住了。在她的演艺生涯里,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正是从“王婆”开始,让李明启对演艺事业有了更深入的看法:塑造一个人物不能“脸谱化”、平面化,而是要立体化、生活化,只有不露痕迹的表演才是好的演技。比如在塑造“王婆”时,通过“嗑瓜子”和“晃腿”这样的细节,就把“王婆”的性格表现出来了。以至于多年后李明启还是说:

谈到演王婆时我的感触太深了……王婆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不过她的毛病太多,既自私又好管闲事……演这种角色不能脸谱化,要找出她的性格依据……

在《水浒》剧组拍戏时,有一次李明启因热水器故障烫伤了腿,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伤口发炎溃烂,在镜头前一上戏就疼,但李明启硬是咬牙挺住了,在她看来,饰演“王婆”是机不可失!

1997年,李明启又在《还珠格格》中饰演了容嬷嬷一角。这是她继《水浒传》里的“王婆”之后,塑造的又一个坏人。虽然同样是配角,但这个角色她也塑造地很经典,观众一想到“容嬷嬷”,就会想到李明启,正如同一想到“王婆”,就会想到李明启一样,这两个角色给观众印象很深。

03“百变老太”

李明启进入中国铁路文工团后成为话剧演员。在话剧舞台上,她塑造了大量个性鲜明的舞台形象,成为国家一级演员。还因为主演话剧《人生感受》获得过文华奖。然而,由于话剧形式的局限,李明启在话剧舞台上只是“墙里开花”,话剧舞台之外的人,很少有知道李明启的。

当年拍《便衣警察》时,李明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剧组,那时候她担心自己是话剧演员,演电视剧会不适应,也担心观众能不能接受她?后来她心一横,对剧组说:我人长得丑,演不了美女,难道还演不了一个老大娘?这句话让剧组的人都笑了,后来一试镜,她的妆扮把大伙都逗乐了,说她演老太太的形象特别棒。《便衣警察》的成功,让李明启接触到更多影视剧。

尤其是《水浒》里的“王婆”和《还珠格格》里的“容嬷嬷”这两个形象,让她为观众熟知。

这也成为她的两个代表角色。

李明启饰演了很多“老太太”形象,这让她获得了“百变老太”的美誉。李明启很认可导演焦菊隐的话:演员应该是块橡皮泥,能捏出各种形象,捏什么像什么,不仅形似,还要神似!

但怎样才能既形似又神似呢?李明启说:那需要深入生活,积累形象,尤其是用心去演非常重要!

04李明启版的“王婆”与香港版“王婆”对比

《水浒传》已经有过多次重拍。不同的版本相互对比一下,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文学里有一种创作形式叫“比较文学”,就是把相同类型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取长补短,找出不同的艺术特点。

以《水浒传》里的“王婆”为例,香港也曾拍过一部“水浒”题材的电视剧,里面的“王婆”是这样的:

与李明启扮演的“王婆”相比差距就太大了。

港版的“王婆”花枝招展的,给人跳戏的感觉。

不比不知道,一比之下,就越发觉得李明启塑造的“王婆”经典。

总结

在李明启的艺术生涯中,她塑造的大多是小人物、普通人、配角。角色虽“小”,戏却很“大”。尤其是演艺圈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只要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小角色也能塑造成经典。李明启就是这样一位演员。因此,她当得起老戏骨、老艺术家的称号。

0 阅读:58
评论列表
  • 2023-04-25 10:40

    容嬷嬷[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3-04-17 23:22

    李老师[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盛朋评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