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到底改革了什么,又开放了哪些方面?

八方镜 2024-12-24 12:02:16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有46年的历史,说起这个词,大家都知道,但具体改革开放都改革了些什么,又开放了些什么,很多人却知其然不其所以然。

改革的两个方面,其一是从农村到城市。

很令人惊讶的是,改革开放最开始并不是从城市向农村,恰恰相反,最开始的时候,是从农村到城市。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所谓的包产到户,这是个什么政策呢?为什么说这件事会成为改革开放的标志?

众所周知,建国之后,我国的农村主要实行的是人民公社制度,所谓的人民公社制度,就是统一经营管理的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分配制度变成了定量分配,简言之就是干多干少一个样。

起初,人们还可以依靠一腔热血来干活,但渐渐的人们发现,不管怎么努力,分给自己的粮食都只有这么多,所以,渐渐的人们就失去了积极性。

这一点在上世纪70年代表现的最为明显,在正常的生产环境下,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但全国的粮食产量没上去,反而还越来越少;

粮食产量少了,人口还在增长,这可不就是矛盾了嘛!所以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一个最显著的问题就是人们吃不饱饭。

面对这个问题,小岗村的农民们干了一件在当时可以说是禁区的事情,那就是包产到户,既然产多产少都一样,无论如何都吃不饱,那还不如包产到户,光是这一个举措有多大的效果呢?

到了1979年,小岗村竟然产出了66吨粮食,这可不得了,这个产量相当于村里过去五年的产量,难道是一年干了五年的活?还是年景太好了,大丰收?

其实都不是,仅仅只是动员了村民的积极性。

但是直到这个时候,小岗村的事迹还是不敢被公开认可,因为当时小岗村的做法实在是有点违背常识,尤其在思想更为保守和僵化的农村地区,包产到户,可没办法得到认可。

好在,消息很快传到了邓公的耳朵里,邓公一看,包产到户之后,产量提升的如此之快,他立刻认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因此,邓公主导之下,包产到户终于得到了落实。

自此以后,包产到户才成了农村的基本策略。

其二是乡镇企业有了发展的空间。

到了1985年,刺激经济发展的第二步被提出了,这就是《活跃农村的十项政策》,这个政策说了啥呢?

其实很简单,既然农业生产有了余量,自然就有更多的劳动力被解放出来,那么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自然不能闲着,只有发挥这些人的积极性,继续搞生产,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所以,一个在当年很新鲜的词汇就诞生了,这个词就是乡镇企业。

以往,农村都是搞农业生产,从没有人把农村与企业联系在一起,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诞生了出来。

事实上,乡镇企业的诞生,严格来说,也不算是国家的导向,而是农民自己的创造。

毕竟当时越来越多的家庭,投入到农业生产上的劳动力有了剩余,这部分人总不能闲在家里等着别人来养,那总要找些事情来做。

最初,就是办砖厂,向城市卖砖头,这个模式不就是商品经济,农村人搞商品经济说起来如同天方夜谭,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如鱼得水;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的乡镇企业不但办起来了,还办的有声有色。

这不但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有了去处,关键是这些人还赚了工资,卖出去的商品也赚了大钱,这笔钱甚至比农民的主业种地赚的还要多。

自此,农村,这个挂着贫穷帽子数千年的贫苦之地才彻底富裕起来。

第三步,终于轮到了城市

农村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而且,改革最初出现在农村的这几年,不但是经济起飞发展的几年,更是打破思想僵化局面的几年。

最初人们的步子不敢迈的太大,生怕触碰一些不该触碰的东西,但随着邓公对新事物的支持,人们的胆子也变得大了起来;

上世纪80年代,下海成了那个年代最出名的词汇,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让整个社会的活力的到了飞速的提升。

当然,城市的改革也是有阶段的,主要就是指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发展,例如个体工商户,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

随着民营经济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之后,改革的步伐也逐渐推进到企业端。

以前的企业讲计划,到了80年代之后,就要讲市场了,市场有需求,我们就生产,市场有需要,我们就发明。

正是这样的做法,让企业打破了依靠国家生存的畸形局面,开始自我造血,自力更生。

说到开放,最出名的就是深圳,深圳的面积不大,最开始的时候只有327.5平方公里,但不要小看这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当时可是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蜂拥而至。

这就是开放的第一步,以点带面。

在深圳,只有你想,没有不能干的,当时针对特区,有所谓的十大措施,简言之就是因地制宜,关税优惠,简化手续,实行新制度,而最关键的一条,自负盈亏。

事实上,特区的自负盈亏和农村的包产到户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那就是充分给予市场参与者自主权,在过去办企业可不是个人的权力,而是国家的权力,企业不是你想办就能办。

但是在特区,个人也可以创办企业,只要能够自负盈亏,符合法律,都是可以的。

最开始这样的开放措施只是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地,四个地区的面积加在一起还不到400平方公里,相较于咱们国家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真的只是四个小点。

但到了1984年,开放的城市就扩大到了14个,其实直到这个时候,仍旧是一个个的小点。

但不要小看这些点,正因为当年这些城市先行一步,它们时至今日,都仍旧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

比如大连,上海,宁波,福州,放到现在,也是富裕地区和领先的城市。

为什么这些城市能够发展的好,很大程度上自然是他们当年先行先试,吃到了所谓的政策红利。

当然,伴随着这些城市实验的成功,人们意识到,充分发挥自主性,刺激积极性,减少行政限制,才是发展经济的良药,很快,长三角,珠三角也变成了开放区域。

这就是以点到面的一个过程。

当然后面的事情,大家也就都清楚了,渐渐的,全国所有的地方都加入到开放的行列中来。

自此以后,我国的经济开始迅速腾飞,从沿海到内陆,全国各地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生产景象。

现如今,改革开放的成果已经无法用简单的三五句话来形容,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不管是沿海还是内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各地的经济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回忆当年,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创先河的做法,更是打破旧思想的举措,如果没有小岗村的18个村民勇敢的变革,如果没有当年深圳速度给出的例证,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