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爱亲情跟法律相碰撞时,到底是父亲错了,还是社会出了问题?

易风云 2025-03-29 15:36:33

这是一个让人非常心酸,却又引发人们无限深思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于某两口和他们可爱的儿子,于某和妻子每月工资加起来5000元左右,他们有一个非常聪明活泼的儿子。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一家人却也能够维持温饱。然后往往我们的社会是残酷的,在儿子5岁那年,被查出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白血病,他们家的天简直就塌了。想要给孩子治病,凭于某夫妻二人的工资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够赚更多的钱,夫妻二人不仅卖掉了婚房,还每天打三份工,再通过借遍了所有的亲朋好友,来维持儿子的治疗。坚持了三年多之后,家底已然全部掏空,但是仍然不能够满足孩子的医疗支出。绝望之际,于某铤而走险到农村偷了20多台变压器,卖得赃款3万余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儿子治病争取更多的时间。

然而法律是无情的,不久之后,警察便找上门来,于某也非常爽快的承认了自己罪行,并交待全部的赃款已经用于孩子治病。最终,由于盗窃数额巨大(我国法律规定,盗窃3万到1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最终被于某判处4年有期徒刑。于某入狱服刑之后,对这个家族更是雪上加霜,没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孩子的生命也进入倒计时。在坚持了一年半之后,孩子的病情急剧恶化,医院下达了死亡通知书。此时此刻,懂事的孩子向医生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希望能够再见自己的父亲一面,让父亲抱抱自己。监狱了解这个情况之后,迅速进行动员宣传,所有狱警和服刑人员自发捐款,加上社会慈善机构共获得10万多元捐助,并批准了于某外出探望孩子,但是由于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孩子最终还是不幸离世了。

这个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看得让泪流满面。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讲,我敢说极少有人会认为这个父亲是一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相反在很多网友的眼中,于某是一个伟大的父亲。这位父亲在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仍然不能挽救自己的儿子之后,才会采用这种违法犯罪的手段,可以说他的出发点仅仅是那份父子之间最深沉的爱,并没有任何真正想要犯罪的恶意。因而,在很多人的眼里,这位父亲不仅不是罪犯,还应该算得上是一位英雄,至少在孩子的眼中,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是一个愿意为自己献出一切的英雄人物。那么问题来了,像这们的行为,这样的情况,我们用盗窃罪来判刑很显然是正确的,但是却又是违背人们道德认知的,难道不是么?

我记得在很多场合,一些法律人都会宣传,我们的法律是有温度的。是啊,法律本身应该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一种行为准则。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让一个老实本份的父亲,通过什么方式和方法才能够拯救自己的孩子呢?一天三份工,借遍了所有的亲朋好友,他也是在绝望之际,才会走上这条道路的。不仅如此,在我看来,他虽然偷盗了变压器,但却没有伤害任何人,只是为了让搞一点钱为孩子治病,他有错么?站在法律的角度来看,他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失他人的利益,因此他盗窃公私财物的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处罚;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做为父亲,从父亲的观点来看,他的做法不仅没有错,而且还是理所应当的,这种做法不仅不应该受到处罚,还应该在社会上大力弘扬,难道不是么?

从本文这个案件之中,充分暴露出我们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足之处。大家知道,我国现存大量的所谓公益慈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似乎只有需要捐款的时候,跟老百姓打过交道,在老百姓遇到困难的时候,到哪里去找他们帮忙呢?另外一点,我国的医疗机构商业化性质太严重,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已经违背了医生行业治病救人的初衷。有钱就治,没钱放任的现象,在很多医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再者说,我国相关的民生保障工作力度还有所欠缺,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比给一些困难群体发一些补助,过年过节慰问一些老党员、老干部更加重要么?如果我们能够保障好这样的事情,至少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多的温暖,也会减少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有相关部门愿意伸出援手,于某会去盗窃财物么?很显然不会。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本案虽然是证据确凿充分,但是量刑却是存在重大问题的。可以说,如果这样的案例放在国外某些地方,不仅不会给这个父亲判刑,说不定还会以此做为他们宣传和吸引选票的热点。毕竟这位父亲只是盗窃了一些变压器,说白了也就是一些财物。而财物在人的生命面前,其实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即便最终要判刑,最多判一个缓刑就完全足够了。因为缓刑至少不影响于某继续打工,继续为家族和孩子提供一定的经济来源。当然,我国的法律人都会说这是依法宣判的,对此我并不否认。但是这种判决很显然违背了人们的道德认知,也违背了人们的道德底线,更进一步影响了我们的社会风气和司法公信力。

我以前经常会说一句话:如果一个人因为金钱而犯罪,那么这个人有罪;如果一个人因为面包而犯罪,那么这个社会有罪。从本案之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个人盗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给孩子治病,为了能够让孩子活下去。所以说,如果真说这个人有罪的话,那说明这个社会出了问题,或者说法律的本身是有问题的。自古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都会讲究一个“因果”关系,而这个因如果是善意的,即便是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也不应该被定性为犯罪。就比如前几年有一个案例,一个人老奶奶在路边遇到一个孩子,就给孩子一个杏子吃,结果孩子却被这个杏子卡死了。大家觉得这个老奶奶是在犯罪么?或者用法律的术语来说,是叫“过失犯罪”么?对于法律人来说,当然是犯罪;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估计不一定会这么认为。

因此,我衷心的希望,从以上的案例之中,能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些警醒。一是各地要及时公布一些公益慈善机构的联系方式,遇有困难的时候,老百姓可以有渠道求助,不要只有向老百姓伸手要钱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这个机构的存在;二是医疗机构要回归初心,遇到特殊困难的群体,要先行为别人治病,哪怕是实行分期付款的方式,至少给人一线生存的希望;三是各级民政和社会救助部门要及时关心这样的事情,及时公布自己的联系方式,成为老百姓坚强的后盾。最后就是法律方面的问题,是不是犯罪不应该只看过程和结果,也要看原因,更要看是不是符合人们的道德认知,还要看会不会违背自己的良心,大家认为呢?

0 阅读:1

易风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